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战事典(MOOK5二战德国的巡洋作战)
内容
编辑推荐

查攸吟著的《海战事典(MOOK5二战德国的巡洋作战)》选取了“巡洋作战”这样一个异常精彩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对大西洋海战这场世界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战况最复杂的海战进行了精华回顾,全面追溯了“巡洋作战”这种远程破袭作战的诞生背景、起源、经过和最终破产,包括“北方出巡作战”、柏林作战、莱茵作战、雷霆- 瑟布鲁斯行动等内容。本书绝非单纯枯燥的史料堆砌,作者笔调轻松、风趣,尤擅旁征博引,使这段徒劳却辉煌的岁月充满了魅力又耐人回味。

内容推荐

《海战事典》是指文倾力打造的海洋军事文化类MOOK,旨在关注海域局势,了解海战历史,传承海洋文化。通过指文号角工作室及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共同努力,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阅读的体验上,2016年新版《海战事典》有了更大改善。

查攸吟著的《海战事典(MOOK5二战德国的巡洋作战)》讲述了: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的自沉行动结束了舰队作战、大海战、远洋决战的历史,德国新一代海军将领迫切地需要一场全新的胜利。此时提出的巡洋作战计划,无疑包藏着巨大的野心。为此,德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及北海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交锋。

然而,庞大的Z计划和那些能使德国海军战胜“大西洋上最可怕的敌人”的巨舰,到底是一股突如其来的自信,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冒险?从战争初期德国海军的战备情况来看,这场期盼已久的胜利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希望渺茫了。

目录

前言:野心

“北方出巡作战”及柏林作战:海上大绞杀

莱茵作战:短暂的“俾斯麦”传奇

莱茵作战:黄金依然沉睡

雷霆- 瑟布鲁斯行动:落幕

试读章节

“北方出巡作战”及柏林作战:海上大绞杀

1939年9月3日早晨,德国海军的装甲舰“施佩伯爵”号正缓慢航行在佛得角以西560海里外,补给船“阿尔特马克”号尾随其后。热带海域毒辣的阳光照射在水波不兴的海面上,也炙烤着这艘孤单的战舰。水兵们提着水桶和拖把在甲板上列队,准备开始例行的洗刷工作,舰长汉斯·朗斯多夫则叼着雪茄同往常一样倚靠在舰桥一侧的游廊边。

杀机被掩饰在了这片看似祥和的景象之下。就在两天前,德国的武装力量越过了波德边境线,德国海军炮击了自由港但泽,英国和法国已经对德宣战。此时此刻在数千海里外,“施佩伯爵”号的姐妹舰“德意志”号正游弋在格陵兰岛南边,而一道由22艘德国潜艇构成的巡逻线,已经在不列颠岛以西1000多海里的大西洋上展开。

“施佩伯爵”号是当时德国海军中最好的远洋舰艇,配备着6门280毫米口径主炮,能够以26节速度连续航行超过5000海里。现在,它正整装待发。

无线电室一直在监听英国人的通讯,窥探着伴随战争爆发而暴增的电讯。“自11时起,开始向所有遭遇的德国船只发起攻击……”,一条不曾加密的讯息从纷乱的电讯中浮起,紧张的电讯兵不顾一切地跑向舰桥,将这则讯息通告上级。39分钟以后,位于柏林的德国海军最高指挥部发来命令,其内容简短而明确:立即反击英国人。

…施佩伯爵’号前进三!”伴随朗斯多夫的命令,车钟连续发出三次清脆的呜响。甲板下,MAN公司生产的柴油机组的轰鸣声和全舰集合的哨声一起响起,令人振奋。

“阿尔特马克”号开始转向,“施佩伯爵”号正在加速。战争,开始了!

“施佩伯爵”号的荣耀与毁灭

德国大型水面舰艇的隐蔽出航进行得非常顺利,当两艘装甲舰进入各自预定的待命海域时,英国的情报还显示两舰尚在波罗的海。

“克莱门特”号是被“施佩伯爵”号携带的A卜196水上侦察机发现的,这艘不幸的商船没有即时认出德国袭击舰携带的水上侦察机,反而误判为英国巡洋舰“阿贾克斯”的舰载机。随后,这艘倒霉的蒸汽船遭到了德国舰载水上侦察机的俯冲扫射,被迫停船。不过,在德舰赶来将其击沉之前,这艘大意的蒸汽船还是即时发出了专用求救信号“RRRRR……”,这份求救电讯,也使英国终于察觉到公海上有德国袭击舰活动。

灾难还在扩大,10月至11月初,又有4艘商船在南大西洋遭到德国袭击舰攻击而沉没。英国海军部通过遇难船只最后断断续续发出的电讯,逐渐搞清楚了德舰的全貌。情报显示,袭击舰是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很可能是“施佩伯爵”号,而非“德意志”号或者“舍尔海军上将”号。11月中旬,“施佩伯爵”号转战印度洋,于11月15日在莫桑比克海峡击沉了“非洲”号油轮,并于16日逼近了丹麦籍货轮“玛利尔”号。不过,这艘当时还属中立国的商船没有遭到德舰攻击。

“非洲”号和“玛利尔”号的情报一度使英国海军困惑不已,他们担心不仅是南大西洋,连印度洋都可能有德国袭击舰在活动。为了剿灭这些可能呈复数存在的“流寇”,英法联手采取行动。10月5日,英国海军部发布命令,联合法国舰队组建了8支搜索猎杀群,皇家海军出动了在役的足以歼灭德国袖珍战列舰的全部3艘战列巡洋舰,法国海军则动员了性能足以克制德舰的2艘敦刻尔克级小型快速战列舰,并于月底在南大西洋撒开大网。可是,这种精心布置的围剿计划却因为德舰暂时转向印度洋而毫无成效。“施佩伯爵”号的舰长朗斯多夫上校精通业务,也深刻领会了雷德尔“外海巡洋战争”的精髓,这一时机恰到的转进(这可是真正的“转进”,而非对屁滚尿流般溃退的委婉称呼)使他和他的船逃过了搜捕的第一道网。

构成同盟国搜索舰队主力的是巡洋舰,配有8英寸主炮的重巡洋舰和6英寸主炮的轻巡洋舰。在单舰火力上超越德舰的唯有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声望”号、“胡德”号,以及法国的小型快速战列舰“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除此5艘舰外,任何其他的巡洋舰单独遇上“施佩伯爵”号都只有任其宰割的命运。搜索队的指挥官当然清楚利害关系,所以搜索队不会轻易分散兵力。小心谨慎意味着自保无虞,却也同样意味着搜索能力会大打折扣。

“施佩伯爵”号并非单独行动,德国海军的远洋补给船“阿尔特马克”号负责对其全程支援。11月27日,“施佩伯爵”号第5次与该舰会合,在补充燃料的同时转移俘虏的水手,使这艘补给船成了事实上的流动监狱。朗斯多夫指挥手下利用这段时间,对装甲舰的柴油主机进行了翻修。在此之前,由于长时间不停歇的航行,“施佩伯爵”号的主机零件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损耗,输出功率持续下降,一度只能维持23节半的速率,这次维修使其主机恢复到极速可超过25节、长时间航行能维持24节的状况。因为缺少部分零件,所以暂时也只能将就着。在和僚舰约定了下一个会合地点后,朗斯多夫指挥军舰继续独自航行。

12月初,朗斯多夫舰长指挥战舰回到了南大西洋,于12月2日、3日分别在骷髅海岸以西击沉了货船“多利克之星”号和“泰勒”号,随即转向西行。7日在南大西洋中部靠近南美的海域摧毁了另一艘名为“斯特里奥萨拉”的货轮。

朗斯多夫舰长和“施佩伯爵”号的好运在1940年12月5日宣告终结。当天,德国的“乌萨库玛”号维修船在向蒙得维的亚航行途中遭遇了英国巡洋舰“阿贾克斯”号。虽然该舰悬挂着中立国旗帜并伪装成了一艘普通货船,但已经获悉此地有德国辅助舰活动的英国巡洋舰还是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临检。“施佩伯爵”号主机换修所需的零件不幸被英国人搜出,随后,英国水兵又缴获了部分来不及销毁的文件和密码本。研判这些情报后,最终暴露了“施佩伯爵”号行踪的秘密,由于需要零件修缮主机,那艘困扰了同盟国海军两个多月的军舰将会驶往拉普拉塔河口附近与“乌萨库玛”号会合。

大约在1940年的12月8日,“施佩伯爵”号正在作横越南大西洋的航行。它将驶往拉普拉塔河口地带,这里是航运的密集区,从“斯特里奥萨拉”号上缴获的文件显示英国商船队在此地的航运异常繁忙。同时,德舰亦可在此与维修船“乌萨库玛”号会合,获取翻修主机所需的配件。

在同盟国搜索舰队方面,可以拦截“施佩伯爵”号的舰队正位于福克兰群岛一线。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施佩舰队突袭福克兰群岛的纪念日,故英国海军特别将一些巡洋舰派往该岛,以防备这艘以海军上将施佩命名的军舰会特地赶来搞点26周年纪念活动。P17-20

序言

“海上交通线是英国的生命线,不仅军事与海军力量,甚至经济命脉与整个国家的存亡,均与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和巩固休戚相关。因此,德国海军的基本兵力,应用于破坏这些交通线,即——击沉、击伤或者瘫痪英国及其盟国的商船……”

这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任海军司令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于1927年至1928年发表的《外海巡洋战争》一书中所阐述的他所构想的海上战略,即有关下一场战争中德国海军应当采取的基本战略。而就如何贯彻这一策略,雷德尔接着写道:

“实现这一任务的决定性手段之一,应以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进行大胆而坚决的作战行动”。在当时,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在德国海军内不算少数。“今后,具有强大巡航能力的现代巡洋舰所起的作用,可能将大大地超过潜水艇,巡洋战役的规模和它对整个战争的战略意义,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更为广泛和重要”,这是雷德尔的同僚格劳斯在他的名为《根据世界战争经验论海战》一书中的观点。

雷德尔的观点在德国海军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格劳斯在他的著作《根据世界战争经验论海战》中这样写道:“……唯有‘巡洋战争’才能使海战区域扩大到整个海洋,以突击敌人海上交通线的手段,来动摇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而发起这种“巡洋战争”的武器,并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潜水艇,因为在今后,现代巡洋舰可能会比潜水艇起到更大的作用。

根据马汉式的经典海军战略思想,海军的价值在于控制海洋、夺取并保障制海权。强大的海军力量将有助于其所属国家对于海洋的有效支配,并在有效支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利益。在这一思想中,夺取制海权才是海军战略的根本目的。马汉的理论只是近代海军思想中的一家之言,虽然在诸多场合内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却是一个执行起来代价高昂的战略原则。事实上,德国海军在战前(也是在之后的战争中)采取的海上战略,与19世纪末曾一度盛行的海军“新学派”思想颇有几分相似。“新学派”思想主张以大量轻型雷击舰担任海上力量的中坚,鱼雷艇在负责海岸防御的同时,还承担着突破敌方海上力量近程封锁、协助己方巡洋舰突破封锁执行破交作战、掩护主力舰队和敌小规模舰队交战的任务。当然,大量集中使用轻型雷击舰艇亦能起到封锁特定海域的效果,进而掌控局部海域的制海权。

“新学派”出台自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正值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于德国,对外肩负巨额战争赔款、对内承担各种社会重建重任。法国方面对继续投入巨资到海军建设上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这一时期新式武器鱼雷问世,使小型舰艇也具备了可以和大型主力舰一搏的能耐,进而使力不从心的法国人看到了独辟蹊径的可能。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有可能的话,法国海军还是愿意建造以主力舰为核心的常规海军舰队,至少在普法战争之前的十数年内,法国海军一直致力于和英国进行主力舰竞赛。德国的情况也一样,《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的规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做出了不允许配备航空母舰、主力舰排水量低于10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1英寸等硬性规定。种种限制之下,德国无法通过走马汉理论这种“正道”来发展他们的海上力量。虽然表面上,魏玛共和国并不与任何欧洲邻居为敌,但是潜在的战争风险依然存在,而制定各种可能性高和可能性低的作战计划及战略准则,以应对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这也是国家武装力量存在的根本价值。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野心和实力不相称,或者有着远大志向却力不从心的角色存在,马汉的战略对于第二帝国时代的法国、魏玛时代的德国而言未免太过不切实际。正如古代智者所说:“伟大的帝国不是用谦和来维系的”,追求国防安全亦是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基于这种意愿,魏玛共和国及它的海军选择了同半个世纪前法国人相似的海军发展道路,而不是去构筑一支专守防御,以保卫德国港口为目的的舰队。在20世纪20年代末,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海军可以逐步汰换舰队中最老式的几艘战列舰。《外海巡洋战争》的作者雷德尔从1928年开始担任德国海军司令一职,他上任之初带给海军的礼物便是德国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草案。草案一共4个,其中3个设计是拥有250毫米装甲、18节航速、航程不超过1800海里的近海防御战……具体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而已。启动不足半年的“z计划”显然也即将流产。而此时被海军将领寄予厚望,能够“战胜大西洋上最可怕的敌人”建造代号战舰H的战列舰,仅有2艘刚铺下龙骨。

“Z计划”中准备建造的6艘大型战列舰、2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3艘P级远洋袭击舰、5艘重巡洋舰,似乎没有一艘能够赶上战争的爆发。其中有希望建成的唯有俾斯麦级、沙恩霍斯特级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而已,海耶被斥责为“自动承认失败”的叙述很不幸即将成为事实。

1939年7月末,无力挽回局面的德国海军部,开始仓促地制定临战计划。基于最高统帅部透露的战争计划,海军准备将目前可以投入战斗的2艘装甲舰——“德意志”号和“施佩伯爵”号于战争爆发前遣人大西洋,以避免在战争爆发后被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封锁在德国近海。8月末,“德意志”号和“施佩伯爵”号先后起航,前者的作战区域在北大西洋,后者则被委派驶往南大西洋执行破交任务。

8月25日,德国海军训练舰“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号老式战列舰受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以“纪念一战阵亡将士”为名对但泽自由市进行“友好访问”。舰长克雷坎普上校心里很明白此行的真正使命,发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的指示:“在白色方案开始后,摧毁波兰海军;封锁波兰海岸,堵塞其港口,破坏波兰的海上航运;确保德国的海上安全。”德国海军东部战区司令、海军作战部长阿尔布雷赫特海军上将指示克雷坎普将其军舰停?自在但泽市北边郊区,威斯特普拉特要塞附近的有利位置,等待Y时,即开战时刻的到来。1939年9月1日4时17分,即德国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开始之前28分钟,“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转动其老朽的前后炮塔,用4门280毫米主炮向威斯特普拉特要塞开火,600米之外的波兰兵营和阵地也随即遭到轰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由这艘早就该进拆船厂的老舰打响……

和英国海军正面抗衡的念头,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动过,就如时任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的卡尔·邓尼茨上将所述:我们的海军就好像没有手也没有脚的残疾人……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会像我们的海军这么凄惨。

和上一次大战相比,也许德国的陆军已经在“闪电战”、“空地支援”等理论和装甲兵的辅助下变得空前强大,但是它的海军却是不值一提。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海军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大型水面舰艇,仅“德意志”号和“施佩伯爵”号而已。庞大的“Z计划”和那些使德国海军可以战胜“大西洋上最可怕的敌人”的巨舰,对他们来说好似镜花水月一般虚幻。

书评(媒体评论)

海洋,人类光荣与梦想的战场。从不列颠到美利坚,一个个大国一次次不停验证着“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正在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维护海上权益。因此,了解海上战争的历史,洞悉海上博弈的玄机变得十分必要。《海战事典》是军迷们了解海战及海洋军事文化的宝典,希望该系列读物能够刊载更多精彩文章展现海洋文化的魅力。

——军事科普作家,江泓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人民海军军官后代的我,从小生活在著名的军港小城——旅顺口。这里的每一处遗迹都是海上战争为这座小城铭刻的深深印记,它们牵动着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关于海洋意识与海洋权益的深刻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也不该再次忽视海洋。但如何才能真正汲取历史的教训,又如何才能探寻到一条正确的深蓝之路?我相信,《海战事典》这本看上去很普通的书,一定会成为一扇打开历史记忆的窗,一座连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人们可以通过它,找寻到自己的答案。

——中国海军史研究者,张义军

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必须要对海洋投以足够的关注,曾在海洋上发生的交流、冲突和战斗恰恰是对历史经验的一次次总结,它们从未随涛浪平息,而是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海洋意识觉醒的基石。《海战事典》正是一本海洋历史的索引,是一个了解海上往事的渠道。

——海军史、海军舰船研究者,顾伟欣

“无海权如人无手足”。古往今来,为了将主权延伸至海洋,以获得更多的控制力,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他们既谱写过壮丽的海战诗篇,也创造过传奇的海洋故事。《海战事典》正如沧海拾珠,将这一段段精彩的历史串联、汇集至一处,相信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后,都会大呼精彩过瘾。

——资深军事编辑,刘晓

即使21世纪已被广泛称为“信息的时代”,人类最普遍选择定居、发展生产的地域仍然是各大洲的沿海地带,联结其间的繁忙海上航线仍然需要强大海军的护卫。《海战事典》为广大海军爱好者精彩描绘历史中发生于海洋上之激烈搏杀,希望启发更多国人关心我国海洋权益之保护。

——指文《军鉴》工作室主编,潘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战事典(MOOK5二战德国的巡洋作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查攸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35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6245266
中图分类号 E19-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