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票据法学(中国特色法学教材)/商法学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依据我国《票据法》及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及部门规章,结合我国票据最新理论及票据司法实践最新成果,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规定,针对票据法教学需要组织编写而成。全书共包括22章,内容涉及票据概述、票据法概述、票据法律关系、票据行为、空白票据、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票据的更改与涂销、票据权利、票据时效与票据权利保全、票据法上权利、票据的丧失与补救、票据抗辩、汇票概述、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追索权、电子商业汇票规则、本票、支票等。在结构体例上,除正文外,每章还设置了导语、典型案例、本章(节)理论与实务探讨、本章法考与考研练习题等栏目,并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了参考答案。全书编写形式新颖,内容全面,在阐释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将知识点运用于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本书既可供高校法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供实务界人士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董惠江,1964年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商法、票据法。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近二十年的票据法研究与票据法修改”,以及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票据法相关项目多项。代表性论文:《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票据表见代理适用及类推适用的边界》(《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票据法的坚守与发展》(《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票据抗辩的分类》(《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等。 目录 第一章 票据概述 第二章 票据法概述 第三章 票据法律关系 第四章 票据行为 第五章 空白票据 第六章 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 第七章 票据的更改与涂销 第八章 票据权利 第九章 票据时效与票据权利保全 第十章 票据法上权利 第十一章 票据的丧失与补救 第十二章 票据抗辩 第十三章 汇票概述 第十四章 出票 第十五章 背书 第十六章 承兑 第十七章 保证 第十八章 付款 第十九章 追索权 第二十章 电子商业汇票规则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票据法学(中国特色法学教材)/商法学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董惠江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5879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0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0 |
CIP核字 | 2022109689 |
中图分类号 | D922.28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