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汕头港
内容
编辑推荐

林继宗先生的《汕头港》是一部抒写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侨乡特色、特区特色、潮汕特色和海湾特色的新老两代潮人与港湾人的长篇小说。小说尝试了诗化散文式的创作。它将文学的三大体裁或曰三大因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颖的颇具个人特色与个人风格的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丛书已于近日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丛书中有汕头市作家林继宗的长篇小说《汕头港》。

长篇小说《汕头港》抒写汕头港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和事、情与境,试图塑造具有侨乡特色、特区特色、潮汕特色和海湾特色的新老两代潮人与港湾人。

试读章节

10

“海城”号是万吨级远洋巨轮。五个大舱,开着四个舱口。船机“开双弓”,码头和驳船的货物正在同时装舱。

张书记上了“海城”号,一边观察事故现场,一边听取现场指导员汇报。

洪局长带着参加现场会的干部赶到“海城”号轮上。

张书记对洪局长说:“这是一桩严重的责任事故,要坚决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现在应马上组织人力,打捞落海的瓷器!”

洪局长转头对调度室谭主任说:“请潜水员老赵、小韦来一趟。”

“老赵来了!”谁大喊一声,人们循声一齐转过身来,寻觅着。

原来是班长牛大力,他参加现场会后,跟着洪局长来了。这时,他已脱光上衣,下身只穿着蓝色运动短裤,像举重运动员一样粗壮,他的身后,跟着马跑山和郑明山,也是只穿着短裤,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健美。

牛大力来到船舷边。

“能行吗?”张书记担心地问。

“别下去!”洪局长大声阻止。

可是,“噗”的一声,像海鸥俯冲海面捕食小鱼一般,牛大力迅速地跃进海里,转眼,黑色的脑袋就浮出海面来。

“小韦也来了!”郑明山喊着,像轻捷的海燕,剪身下海。

“小韦的爸爸也来了!”马跑山喊声刚落,身子也没人海中,海面又绽开一朵雪白的浪花。

三个脑袋浮在海面上,仰着脸,等待着加长绳子的尼龙索帕坠下来。

他们高高地举起手,抓着了索帕。于是,人和索帕没人了海里。

林大队长笑着对张书记说:“这下该给他们奖励了吧?”

蟹叔助一臂之力:“赏罚分明嘛!”

大家一齐哈哈大笑。

张书记侧脸问洪局长、韩副书记和杜副局长:“你们的意见怎样?”

“应该。”洪局长说,其他两人也肯定地点点头。

张书记赞许地笑了,目不转睛地注意着海面。

小马的脑袋首先冒出水面,他口里喷出一个水花,手往脸上一抹,睁开眼睛,食指指向天空,晃动着。于是,船机开动,索帕慢慢上升。

另外两个脑袋也冒出来了。郑明山的脸膛显然青紫了。三月里的海水也是够凉的。

索帕露出了海面。“一、二、三……六件,还差两件。”有人数着。

“老肥,快卸!”牛大力对驳船“船大”喊道。

六件水淋淋的瓷器卸在驳船上。

三个“水鬼”拉着空索帕,又潜人海底。

三分钟过去了,郑明山和马跑山浮上来换气。

“找到了没有?”商务科杨科长关切地问。

“找到了一件。”马跑山喘着气回答。

张书记:“找不到就算了,安全第一,快上来吧!”

郑明山:“一件几千块钱,捞不到太可惜。”  马跑山笑哈哈地:“书记,我们要捞回来补奖金……”

张书记:“小牛呢?四分钟了怎么还没露头?”

马跑山笑个不停:“放心吧,书记,他在捞奖金,我熟悉这头‘千里牛’……”

牛大力冒上来了。

洪局长:“这头水牛,到现在才喘气呀。捞不到就算啦。”

牛大力:“捞到了。”

“好呵!”船舷上飞出一片喝彩声……

11

张书记、洪局长带领参加现场会的人们,在港区对货运质量进行巡回检查。

他们从堆场走向仓库;从14号仓出来,又走进15号仓。

这是粮仓,大米和面粉,一堆堆,有棱有角,方方正正。其中有四堆,堆头插着布做的小红旗。

仓库管理员张秀秀见爸爸和洪局长带领大群人马进仓检查工作,赶紧迎上去,笑盈盈地说:“各位领导,请检查,请指导。”

洪局长笑着对张书记说:“秀秀多有礼貌,像日本姑娘了。”

张书记:“在外面像个样子,在家里就不听话啦。”

秀秀在前,引大家检查,几十双眼睛闪动着。

堆叠整齐,堆高标准,通道干净,仓顶没有蜘蛛网。

一片啧啧的称赞声。

洪局长:“秀秀,你们仓还真行咧,整齐干净,规格化。”

秀秀嗔笑着:“洪局长,你这样夸耀我,会惹恼我爸爸的。”

张书记不吭声,手一挥,招呼洪局长,韩副书记和杜副局长,走近插着红旗的大米堆头,踩着梯上了堆头顶,一看:堆叠齐刷刷的。

于是,他们又先后攀上第二个红旗堆头顶:还是整整齐齐的。

大概除了张书记外,其他三人都已经产生了信任感,所以只有张书记独自走向第三个红旗堆头,上了顶,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来吧,包饺子,都是包饺子!”

韩副书记上了顶,一看,一袋袋大米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和整齐的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堆头,就像一个露了馅的大饺子。

洪局长攀上第四个红旗堆头顶——也是包饺子。

大家分头又进行了一次堆顶检查。

商务科杨科长向书记、局长汇报:“全仓十二个堆头,有七个包饺子,它们分别是:一班、九班、三十四班、六十二班和六十九班堆叠的。”

洪局长感到受了欺弄,气恼地:“翻堆,叫他们马上翻堆!”

张书记绷着脸,一声不吭地从仓库办公室的案头扯下一张白纸,用“手刀”割成三角形,贴在小竹竿上,做成白旗,拿在手里,走向“红旗”堆头,插上去;又用力扯下红旗,狠狠地扔进柱根旁的痰盂里,随后吐了一口痰!冲着秀秀怒喝:“愣什么?包饺子的堆头,都换上白旗!你这个月的奖金,别想拿了!中午,先写个检讨书来……”张书记气恼地走出仓门外。

秀秀盯着父亲的背影,对洪局长、韩副书记说:“他是80年代的焦裕禄,你们要向他学习呀!”

韩副书记满脸复杂的表情:“秀秀”。

洪局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笑了。

秀秀不以为然地望着插上白旗的堆头,心里说:“干吗那么认真呢?今天进货,也许明天就出货了,堆那么美干啥?又不是叠嫁衣裳!让工人少流点汗有什么不好?爸爸就是爱小题大做……”

12

张书记、洪局长带领现场检查组,向堆场走去。

刘顺急急走来,惊魂未定地向张书记、洪局长、杨科长报告:“破天荒,破天荒!东河港抢我们的饭碗啦……”

杨科长:“怎么回事?”

刘顺:“东河港派船到出海口处的锚地,把庆山号给包下啦!我们的三千吨盐就这样流跑了……”

洪局长:“船拉跑了吗?”

刘顺:“还在锚地。”

张书记:“快赶到锚地去!”

韩副书记:“嘿,真是头版头条的大新闻。”

检查组一行鱼贯似的登上了七号交通电船。

船头,劈开绿野般的湾面;船尾,雪白的浪花激溅翻飞;电船拖着一条翻滚的白龙,呜叫着,向出海口疾驰而去。

一只海鸥勇猛地俯冲海面,叨起一条银亮的鱼儿;另一只海鸥扑上来,咬住鱼尾巴不放。两只海鸥在海空中争夺着,扑腾着……

P10-12

后记

许久许久之前,我就想写潮人了,并且实际上已经在写潮人了。

不论历史如何演变,社会如何发展,文学作品题材的选择还是有其规律的。作家还是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最熟悉的生活,这是首选,也是优选法使然。我熟悉的人不多是潮人吗?我周围的人不多是潮人吗?我不也是潮人吗?我熟悉的生活不多是潮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吗?

世人皆知: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据统计,世界上的潮人将近三千万人,分布于全球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经济纽带和文化底蕴的种群,其成就其贡献其影响均为世界所瞩目。近期,汕头市委宣传部正在广泛征集“汕头形象宣传语”,我也积极参与了。我以“绿染商埠,红塑潮都”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大角度概括汕头形象。汕头既是百载商埠,又是世界潮都,这就从汕头的根本地位和作用上突出汕头特色,既具有纵深感、沧桑感、业绩感,又具有广博性、包容性、根源性。前者彰显汕头的时缘与业缘,后者彰显汕头的地缘与人缘。我想,写潮人的我几十年来生活在世界潮都,实在是一种幸运;而生活在世界潮都的作家写潮人和潮人文学,应是绝无旁贷的责任,也是人生难得的乐趣!

我热爱生我养我的故土,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汕头市,她是我最熟悉的城市。我的文学之魂就附着在汕头市的净土之上。

我热爱生我养我的潮人,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潮人社会,潮人社会是我最熟悉的社会,我的文学之魂怎能离开潮人社会呢?

潮人,一生一世的恩人;潮人,一生一世的亲人;潮人,一生一世的情结;潮人,一生一世的文缘!

几十年来,我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从不曾辍笔。多少年了,面对“潮人”这一重大题材,总想写厚重一些的作品,首选当然是长篇小说,最好是系列长篇小说。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创作计划——创作以潮人为题材的四部系列长篇小说。不过,经反复考虑,我决定放弃稳妥的传统写法,而是将诗歌因子尤其是散文因子糅合进系列长篇小说之中,形成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在陆续出版的四部“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中,我并不刻意追求人物与故事的完整性,我更希望作品在向读者展示人物与故事时,能够呈现更多的诗歌与散文的语言,隐含更多的诗歌与散文的意境,抒发更多的诗歌与散文的情韵。

这四部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总定名为《魂系潮人》,一方面是沿袭了我的“魂系”文学作品系列,另一方面自然就是要好好写一写“潮人”这一重大主题了。

当代有一句名言:从我做起。这几十年,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我就常常从我想起,从我写起,写的多是我熟悉的潮人。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定名为《家园》,写的绝不仅仅是家,更不仅仅是我,而是从“家”和“我”的原点出发,向周边辐射,向社会和自然辐射,向潮人世界辐射。后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定名为《海岛》、《汕头港》、《潮人》,这三部与第一部是一脉相承的思路,即从我写起,向周边辐射,向社会和自然辐射,向潮人世界辐射,从而更加别致地表现潮人。《海岛》更多着墨于潮人尤其是潮籍知识青年在海南岛的创业史与人生情。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是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门户,也是沿江沿海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汕头港历史上是粤东、闽西、赣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素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之称。改革开放后,汕头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主要港口,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1860年开港以来,汕头港至今已有150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进出港外洋船艘次及吨位数居全国第三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汕头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港城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汕头港已与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的289个港口有客货运往来,正在着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深水大港。

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魂系潮人》第三部《汕头港》抒写汕头港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和事、情与境,试图塑造具有侨乡特色、特区特色、潮汕特色和海湾特色的新老两代潮人与港湾人。

作家活在他的作品之中,而作品又活在读者心中。只有读者,只有在时间隧道上前行的读者,才握有评判作家的标尺。我只想写属于自己心中的作品,并且以对读者负责的强烈责任心,像跳高那样,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写好每一部作品。出版之后,虚怀若谷地交由读者们去披阅,去评审。

近年来,许多文友盛情为我写出一些很有分量的评论文章,我内心真诚地感谢各位,决定将这些宝贵的评论文章分期汇编出版。在此,谨让我对文友们尤其是为我呕心沥血撰写评论文章的文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林某人此生决不会忘记真诚友善的文友们!本书的出版,还得到妻子和孩子的帮助,感谢之意虽不必溢于言表,但也应该应当捎上一笔。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著名作家从维熙先生为系列长篇小说《魂系潮人》写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陈建功先生,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永恒的母爱编委会主编罗大勇,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先生,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廖琪、张建渝,著名作家程贤章,著名诗人、作家郭光豹,省作协副主席郭小东、杨克,省文联原副主席吕成忠,省作协党组原副书记、现主席团成员吴赤锋,省作协党组原成员、省作协原秘书长、现主席团成员何锹,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岭海诗社社长黄赞发,省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杏元,汕头市作家协会顾问林东山等为本系列题贺诗词,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先生为本系列题赐书名。我谨以感恩之心一一致谢!

本书是继报告文学集《魂系胶林》、戏剧集《魂系椰风》、短篇小说集《魂系海角》、中篇小说集《魂系人生》、散文集《魂系真诚》、诗集《魂系天涯》、评论集《魂系求索》、散文集《魂系神州》、系列散文集《魂系真情》长篇生态系列散文《魂系苍凉》、长篇系列小说《魂系潮人》第一部《家园》和第二部《海岛》之后的第十三部作品,本人已创作了各类文学作品597万字。

作者

2011年4月18日于韩波斋

书评(媒体评论)

《汕头港》抒写了汕头港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和事、情与境,艺术地塑造了具有侨乡特色、特区特色、潮汕特色和海湾特色的新老两代潮人与港湾人。

《汕头港》创作的诗化与散文化,是对长篇小说有益的尝试,是新的文学创作实践。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林继宗先生的《汕头港》的诗化散文式创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将文学的三大体裁或曰三大因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颖的颇具个人特色与个人风格的诗化散文式系列长篇小说,值得一读。

从维熙(中国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汕头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继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2658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8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