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选取了“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性别”“思考博物”和“医学文化”这样四个观察视角,而在研究立场上,则主要倾向于在科学元勘意义上的STS。
至于书中的文字,主要是来自作者已经发表的一些通俗性跨文本属性文章的汇集,其中也有一些是在不同场合和他人谈话的记录整理,亦有极少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图书 | 转换视角看科学(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选取了“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性别”“思考博物”和“医学文化”这样四个观察视角,而在研究立场上,则主要倾向于在科学元勘意义上的STS。 至于书中的文字,主要是来自作者已经发表的一些通俗性跨文本属性文章的汇集,其中也有一些是在不同场合和他人谈话的记录整理,亦有极少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传播等。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16种专著,《刘兵自选集》等10种个人文集。其中著作《剑桥流水》曾获国家图书奖。 目录 自序 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关联的四个层次 时空中的身体和宇宙 构建艺术与科学的坚实基础 关于“智能化”与设计的若干哲学思考 “图”与“书”——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蒙文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与性别 科学与性别: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维度 从科学史与男性视角关注性别研究 性别视域下如何看“整容”技术的流行 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中国妇女的环保实践与本土特点 性别与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漫谈 转换视角看科学 思考博物 梭罗、利奥波德与卡森,他们是什么“家”? 丛中人与丛中鸟:品读《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官方与民间:科学传播与观鸟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看鸟 “鸟人”的审美与科学 给《中国博物学评论》创刊号的贺词 医学文化 医学中的身体之多元性 关于中药“毒”性争论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也许是对中医发展的一次重大打击 对民族医学的理解与医学理论的多元性 对话民族医学 1918年大流感和今天的新冠肺炎——《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读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转换视角看科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26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0 |
CIP核字 | 2021193492 |
中图分类号 | G301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9 |
宽 | 15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