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伦理视域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者文库/观海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6章,结合新世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最新研究动向,立足于莎士比亚时代的伦理环境,运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阐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尝试深入剖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爱情”“友情”“亲情”之下的各种伦理真相,揭示诗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诸如两性、亲子、友谊等的真实伦理关系;进而尝试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各类人物进行身份定位,解读文艺复兴时期朋友、夫妻、恋人、君臣、父子、母子等各种伦理关系与情感,以期发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真实面目。 作者简介 王改娣,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等。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伦理真相”、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译者’为中心的文学翻译口述史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新世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述评 一、历史视角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新批评”解读 三、文化研究批评视野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哲学思考 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跨学科研究 第二章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世界:前奏曲》看莎士比亚时代的伦理环境 一、诗中人物和创作动机 二、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环境 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和婚姻 第三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男性 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男人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文学赞助人 三、对手诗人 第四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男人与女人 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夫妻关系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母子关系 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失夫妇女:寡妇 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婚姻之外的女性:情妇 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强权女性——女王 第五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男人与孩子 一、“儿童”概念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缺失 二、社会伦理之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儿童的社会身份 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诗的伦理地位:诗和儿子并置 第六章 早期现代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伦理的“误读”和“重释” 一、哈里斯、萧伯纳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二、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误读” 结语 参考文献 导语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的肇始期,英国作家王尔德、萧伯纳和哈里斯不约而同地把眼光聚焦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误读”和重释。他们从莎士比亚的身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语境三个方面,对经典进行了解构和重写。这些作家对莎士比亚的重新解读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创作出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显示出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转向。 伦理视域下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可以看作莎学领域中的一个案例研究,能够为拓宽莎学和诗歌研究范围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书考察了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动机,部分还原了16世纪90年代莎士比亚的生活和情感痕迹,对莎士比亚传记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伦理视域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者文库/观海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改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00615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2 |
CIP核字 | 2021208461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2 |
丛书名 |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者文库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