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心雕龙讲记
内容
商品特色

目录

第一讲?《文心雕龙》导读?
过去研究《文心雕龙》,问题太多了,都遭了遮蔽。此书身世沧桑,久不受古人重视,明朝后期才渐有人关注,但认知水平很低。清朝整理者多起来了,也受骈文家推重,但关心的主要是其文采与文体写作,民国以后才转到文学批评方面。今日读之,则当知古今异谊、中外异理,并观其要、知其蔽,以避免前辈之误导。
第二讲?刘勰其人?
史书对刘勰的身世记录不详。关于其名氏籍贯,后世异说纷纭。实则他家几代都信奉道教,只是持续没落,到刘勰时,几乎无以为生,只好依附僧祐,在定林寺整理佛教文献。后来替做秘书,写了《文心雕龙》也没人过问。然后梁武帝又派他回到了寺里继续整理佛经,终出了家。如此平淡的人生,却颇引起人们对他和佛教义理、昭明太子关系亲密的想象。
第三讲?刘勰生存之时代?
刘勰经历过的宋、齐、梁三代,乃南朝文武鼎盛之际。但当时政治混乱,君王道德和政治手段皆不可问,南北方的军事冲突及文化竞争也越来越剧烈。文学上,沈约创立“四声八病”的学说,裴子野作《雕虫论》。刘勰七岁时梦到踩着彩云往天上走;刚过三十,又梦执礼器,随孔子南行,故发奋写《文心雕龙》。可是他与社会和文人集团缺乏互动,主要为僧团服务。
第四讲?经学礼法社会中的文论?
刘勰虽然名位不显,然其文论,却可算是主流之一,与裴子野相呼应。强调经学、礼法、复古。今人多以为魏晋南北朝盛行玄学与老庄,其实当时重礼法门风、经史传家。以《隋书·经籍志》考之,经部高达七二九〇卷。其中礼学盛,春秋学次之。史部更从《春秋》独立出来,有书一六五五八卷。刘勰就反映了这个时代风气。
第五讲?文论中的经学?
改而论文,写《文心雕龙》,借此发扬圣人思想。故其文论是与经学紧密结合的。所有的文体都推源于五经,五经也是高的写作典范,对各文体,则依古文经学的讲法做阐释。这不但反映了当时的经学环境,也是汉代扬雄、班固等经学家文论的嗣响。所以不了解经学,看《文心雕龙》就会一头雾水。
第六讲?文学解经的传统?
扬雄班固已不满当时文风,希望文学能跟经学结合起来发展。其后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裴子野的《雕虫论》继续阐发此旨。刘勰亦然。但他更能细致地发掘经典的文学性,这也是他不满陆机和颜延年的缘故。这种以文学观点或文学性来处理经典的方法,到明朝蔚然大盛,经典全面文学化。刘勰即其先导。
第七讲?《文心雕龙》的文?
学界谈《文心雕龙》,自相矛盾。一方面,拼命夸此书是一本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一方面又说它谈的多半不是文学。其实,纯文学、杂文学之分,是个假命题,从来找不出分的界线。而“文”在中国,又是复杂也重要的一个字,不能用西方的、现代的观念去乱解。《文心雕龙·原道》以文为道,上承《周易》,可谓得其正解。
第八讲?刘勰的文学史观?
刘勰对文学的评价是顺着经学来的,儒学衰了,文学就差。所以三代好,汉次之,魏晋以后愈来愈不堪。其文质观,认为魏晋以后的缺点就是文太多而质不足。其本末源流观,又认为古代是本,后代是末;前面是源,后面是流,故有流弊,所以必须正末返本。魏晋宋齐作者都很差,他谈都懒得谈。
第九讲?文学史与文学史观?
经典的文学性、在文学史上的典范意义被刘勰彰显了,汉代也成为具体的写作典范。近人情感上不喜欢儒家,又废除了经学,所以我们的文学史都是从是从骂汉人讲起的,认为汉人不懂文学,所以都用政教观点来扭曲了文学。到了魏晋,才有文学自觉。懵不知史,故解《文心雕龙》多可笑,亦不知“文学史”为何物。
第十讲?文字文学文化?
近人论文学,只就文学语言格式说,与道无涉。勉强说,则如黄侃《札记》说“道者,犹佛说之如”。不如刘勰能得要领。刘勰说道即文、文即道,是他的创见,古代儒家道家并没如此说。其说怎么来的?本章借汉魏六朝新兴的道教思潮来解释,因为刘勰与它们有极大的“家族相似性”。所谓“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
第十一讲?《文心雕龙》文体论?
《文心雕龙》是以人的才性定文体不,文类是客观的作品语言结构,可以跟作者个人因素无关。早先《说文》云,“体,总十二属也”,指顶面颐肩脊尻厷臂手股胫足。后来将文体比拟于人体,亦指语言文字所构成之结构与辞采样式。每个文体传统,都有它类型上的规范及流变,故文体的正变,不仅可作为文学史的观念,也是创作时的准则和批评时的依据。
第十二讲?《文心雕龙》文势论?
势字在先秦已经是重要的观念词。道家、法家、兵家都论势。东汉,则开始以势论艺,以此掌握书法这门艺术而通用于文学。刘勰之定势说,延续汉魏以来的书势理论,且有发展。可惜从黄侃以来,皆不知此理,遂把定势宗旨全讲错了。
第十三讲?《文心雕龙》与《文选》?
过去研究《文选》跟《文心雕龙》的人都说这两本书是相同的、相为辅翼的、相互印证的。殊不知两书之文体分类、观念等等,差异极大,应仔细分辨。
第十四讲?《文心雕龙》与《诗品》?
《文心雕龙》跟钟嵘《诗品》可算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同一时代,有两部体系完整的文学批评史论著,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大家喜欢把它们拿来对比。这是批评史上重要的论题,相关的论述也很多,都可参看,这里只就几个问题做些与众不同的说明。
第十五讲?文心余论?
本讲补谈若干问题。例如《文心雕龙》专家对校勘和版本的处理各有意见。结构方面,或认为它体大思精、结构完密,或对它的组织结构不满意。评价呢?文学理论是要解决时代问题的。问题解决了,后人就不需要再处理,故对后代人来讲,它便没价值了。时代变迁,问题也可能消失或转移了,后人亦不需要再面对它。所以适当的评价也很必要。
附录一?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反省?
附录二?《文心雕龙·通变》旁征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被推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圣典,其研究也被称之为“龙学”,但近世对其也存在较多误解。本书即是有名学者龚鹏程先生多年精研《文心雕龙》的会心之作,以“讲记”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刘勰的身世,《文心》宗旨,刘勰文学观、史学观、文体论、文势论等内容进行了精辟透彻的剖析梳理;辨析纠正了前人对《文心雕龙》的误读之处,厘清了《文心雕龙》及刘勰的历史。并将其与《文选》《诗品》进行比较,对当前文学理论研究进行深入反思。
全书多具新见,如辨定刘勰身世为没落士族,认为魏晋南北朝是重礼法的时代,等等;格局宏大、博通古今,关涉经史;重治学之法的传授,其充满思辨性和勇于质疑的治学之法,具有很强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心雕龙讲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31798
开本 32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680
CIP核字 2020166271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1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7
155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