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亡与少女/中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编著的《死亡与少女》是中篇小说集。分别是《白雪公主》、《睡美人》、《罗莎蒙德》、《杰姬》和《墙》,其实在这五部分之外还可以加上最后成为代后记的《阴间王妃》。这六位女性毫无顾忌、直截了当并且观念颇为现代地谈论着所有严肃的哲学命题:存在、真理、谎言、思想、理性、永恒、美、死亡,当然,还有爱情和性。

内容推荐

《死亡与少女》由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编著。

《死亡与少女》是一部微型戏剧集,收入《白雪公主》、《睡美人》、《罗莎蒙德》、《杰基》和《墙》五个精短的剧本,加上代后记《地下王妃》,共解构了童话、神话和现代生活中的七位明星女性形象:白雪公主、睡美人、歌剧家赫尔米纳·冯·舍茨笔下的罗莎蒙德公主、杰奎琳·肯尼迪、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和戴安娜王妃,借她们的口,探讨了存在、真理、死亡、爱情、美和性等诸多严肃的话题。

目录

死亡与少女Ⅰ(白雪公主)

死亡与少女Ⅱ(睡美人)

死亡与少女Ⅲ(罗莎蒙德)

死亡与少女Ⅳ(杰基)

死亡与少女Ⅴ(墙)

地下王妃(代后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两个巨人,稻草人模样。却全是毛线钩织再加上填充料而成。一个是白雪公主,另一个是戴帽持枪的猎人。两人正在静静地交谈。画外音传来,略有变调。

白雪公主 在这弯弯曲曲的森林小路上,我不知已经走了多少年。找不到什么吗?找不到小矮人!据说,小矮人性情随和,这点很像我们,但外形不同。您呢,先生,看来是这样一个人:外形与我相近,但性情就不怎么随和了。也许是因为您肩负重任的缘故吧。存在的要澄清,正确的要判断,做这些肯定麻烦得很。我管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我花容月貌,所以总是成功。后来,我又满腔热情去寻求更多的成功,结果跌进了继母的陷阱。她趁我不备,出其不意地抓住了我,不久就用毒苹果害死了我。说什么自作自受,她为别人挖了个坑,自己却没有掉进去。打那以后,我就在寻求真理,包括在语言方面。看来大家对这一切都极有兴趣,不然我的故事就不会流传几百年了。真不明白,这故事有啥好玩,哪点动人?我似乎必须不断地爬上去,然后再跌下来,从女人手里跌下来。这种例外还不错,可死亡不是这样的例外。死神总是作为男人降临,然后又不像是男人了。他潜伏在那里等我们,令人讨厌地冒出来,总是在我们——就拿我作例子吧——快成功的当儿来捣乱,阻止我们成功,迫使我们出局,连一句安慰话也没有。

猎人 也许是你自己误入了歧途?我给你提个建议吧:别再把自己当成避难所。这样就不会错过真理了。你一直在寻找这真理,我在林子里看见真理好几回了,它有时以无助者的形象出现,有时酷似掘墓人,暗地里为人、为野兽掘墓。为野兽掘墓者与我无关,因为我总是把打死的猎物带走,埋在地底下太可惜了。你找到什么却不扔给真理充饥,也没有捕猎的经验,因为你自己就是猎物。这样,真理当然一有机会就从你身边溜掉了。你的故事版本我才不信呢,小姐。可怜的真理,它不可能绕着圈子躲你。你设身处地替它想想:它要是突然遇见一个你这样的、衣着完全不适合森林生活——在这点上我毕竟还在行——的女人,那感觉一定是像被公交车的大光灯照花了眼。这样的女人现在打听起某个或者某些戴着帽子的人来,我估计谁也不会去戴那样的帽子。戴上那样的帽子像什么!你最好还是拿我的帽子做样子吧,你,还有你找的那些人,应该戴我这样的帽子!上面插着漂亮的公琴鸡羽毛,棒极了,不是吗?拜托,千万别戴什么尖角帽!身材矮小,却偏要用这玩意儿让自己显得高大!高跟鞋,特制鞋垫,还梳起高高的发型,像水泥浇的!难怪真理不愿和这样的家伙同流合污!真理为什么还要化身为七个人齐刷刷地登场呢,如果大家甚至都不愿让它独自安静地经过?为什么不让它经过,虽然这样一来,事情本来就结了,人们就又能讲童话故事了?真理之所以变得如此胆怯,就是因为谁都想去抓它。

而且你现在还到处挡它的道。你听着,对我们这帮荒郊野地里到处转悠的人来说,你的美貌并没有什么太了不起。我们每周都在冰封的湖面上举行一次双人溜冰表演。美丽和真理也来参加,这样它俩就能增进了解。你不想加入吗,小姐?没准在真理和美丽之间,你会更喜欢前者呢?对你来说,换换口味也不错!可以咂咂地吮吸美丽,就像一种体验,但过后也就把它和真理,把这为了不在冰面上摔倒而搂抱着的一对儿给忘了。细想下来,我觉得七个小矮人作为真理其实也不赖,因为他们既然个子这么小,那么也许就该自我复制,这样别人才能发现他们是真理。他们头上的帽子就够显眼的了!一点不错:真理是挂满帽子的衣架!至于美丽么,它可不愿戴上那样的帽子,以免被人取笑,从而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真理是存在的歧途。你,小姐,也误人歧途了,你要是以为能看见我,你就错了。我是看不见的。假如我是看得见的,那么我就是不存在的,你同样也就看不见我。总之,你能不能认出我来,都无所谓。也许当年你也错了,你认为我是你的真理之一,但这只是由于你没看见我!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不属于你的真理!你还没看见我就傻乎乎地和我搭讪,奉劝你在这样做之前最好仔细瞧瞧我的帽子!我是死神,就这么简单。死亡是最后的真理。如此看来,你来找我也未尝没有道理。我喜欢这样的说法:死亡是终极真理,所以不想了解自己本身。此言差矣。死亡是视而不见的动物的弱点。在它的冷漠的笼罩下,人随波逐流,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但人还是得死,即使已失去知觉还得死。死亡是对你的弱点视而不见。不过,可得小心!正如我说过的那样,你看不见的并不就是死亡。所以,凡事只要涉及我,你永远不会有把握。化装成猎人确实不算别具一格。面对你漠然的、而且还是盲目的信仰,我都有点不寒而栗。你可别硬要把秘密告诉我,不过我已经知道,我是阻挡不了你的。你果真相信,如果能看见死亡,有谁会愿意和它交往吗?即使是,举个例子吧,用反正要捐献出来的、未被掩埋的动物做菜,交往一顿晚饭的工夫?瞧,这不就结了!我不能说,我因此想和真理打交道。不,真的不能!真理除了自己本身,对其他一切都不在乎。但眼下没有谁能比我更好地扮演真理。就是说,我得继续扮演下去,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扮演。我早就想撂挑子了,但没法子,只得干。只有一个真理,最后的真理,被我留下了做样板,之前所有的真理都未能逃过我和我手中的猎枪。在这方面,我做事决不马虎。最后的真理不怎么显眼,但我一直对它细加端详,为了弄明白我自己是谁。大约和传说中你的小矮人一般高。不过,我勤奋努力,通过自学得以崛起,现在充满自信地迈人了生活,就像滑上冰封的湖面。

P3-6

序言

中篇小说的“合法性”

——“中经典”总序

毕飞宇

在中国的当代文学里,。中篇小说”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依照长,中、短这样一个长度顺序,中篇小说就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个小说体类。依照“不成文的规定”,十万字以上的小说叫长篇小说,三万字以内的小说叫短篇小说,在这样一个“不成文”的逻辑体系内,三万字至十万字的小说当然是中篇小说。

然而,一旦跳出中国的当代文学,。中篇小说”的身份却是可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常识告诉我们,尽管《阿Q正传》差不多可以看做中篇小说的发轫和模板,可是,《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的时候,中国的现代文学尚未出现“中篇小说”这个概念。

如果我们愿意,跳出汉语的世界,“中篇小说”的身份就越发可疑了。在西语里,我们很难找到与“中篇小说”相对应的概念,英语里的Long short story勉强算一个,可是,顾名思义,Long short story的着眼点依然是短篇,所谓的中篇小说,只不过比短篇小说长一些,是加长版的或加强版的短篇。

那一次在柏林,我专门请教过一位德国的文学教师,他说,说起小说,拉丁语里的Novus这个单词无法回避,它的意思是“新鲜”的,“从未出现过”的事件、人物和事态发展,基于此,Novus当然具备了“叙事”的性质。意大利语中的Novella,德语里的Novelle和英语单词Novel都是从Novus那里挪移过来的。——如果我们粗暴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单词统统翻译成“讲故事”。

德国教师的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传统是重要的,在西方的文学传统面前,“中篇小说”这个概念的确可以省略。姚明两米一六,是个男人;我一米七四,也是男人。绝不是“中篇男人”。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小说家需要对西方的文学传统负责任么?不需要。这个回答既可以理直气牡,也可以心平气和。

我第一次接触“中篇小说”这个概念是在遥远的“伤痕文学”时期。“伤痕文学”,我们也可以叫做“叫屈文学”或“诉苦文学”,它是激愤的。它急于表达。因为有“伤痕”,有故事,这样的表达就一定比。呐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篇幅。但是,它又容不得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那实在太憨屈了。还有什么比“中篇小说”更适台“叫屈”与“诉苦”呢?没有了。

我们的“中篇小说”正是在“伤痕文学”中发育并茁壮起来的。是“伤痕文学”完善了“中篇小说”的实践美学和批判美学,在今天,无论我们如何评判“伤痕文学”,它对“中篇小说”这个小说体类的贡献都不容抹杀。直白地说,“伤痕文学”让。中篇小说”成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到晚生代文学那里读到中篇佳构的逻辑依据。中国的当代文学能达到现有的水准,中篇小说功不可没。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新时期得到认可的中国作家们,除了极少数,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中篇。这样的文学场景放在其他国家真的不多见。——中国的文学月刊太多,大型的双月刊也多,它们需要。没有一个国家的中篇小说比中国新时期的中篇小说更繁荣、成气候,这句话我敢说。嗨,谁不敢说呢。

说中篇小说构成了中国当代小说的一个特色,这句话也不为过。

当然,我绝不会说西方的中篇小说不行,这样大胆的话我可不敢说。虽然没有明确的。中篇”概念,他们的“长短篇”或“短长篇”却是佳作迭出的。我至今记得一九八三年的秋天:《老人与海》让我领略了别样的“小说”,它的节奏与语气和长篇不一样,和短篇也不一样。——铺张,却见好就收,

所以说,“合法性’无非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始于“非法”,因为行为人有足够的创造性和尊严感,历史和传统只能让步,自然而然地,它“合法”了。

后记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奥地利作家,不仅因为她是二〇〇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女作家,还因为她特立独行的个性。立传者称她为“语言艺术家,同时也是女权主义者、先锋主义者、色情艺术家、反法西斯主义者、虚无主义者,政治警言者,面对她,有人钦佩,有人反感”。

她的身上有许多矛盾之处:自幼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十三岁时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学生,同时修习管风琴,钢琴、竖笛、小提琴、中提琴等多种乐器,并学习作曲,然而成年后,她绝少沾手这些乐器,且在她的作品中,音乐往往是人的桎梏而非慰藉;她结婚近四十年,却在维也纳与慕尼黑之间常年奔走,从未与丈夫同居一处;她很早就投入了女性运动,却始终与女性团体保持距离,在写作中不仅批判男权,更批判与男权社会同流合污的女人;她极少错过自己戏剧的首演,却婉拒出席诺贝尔奖的颁奖礼……她的生活,糅台了低调与张扬、独立与依赖、高傲与谦逊,人们对于这位声名显赫、装扮时尚的作家,似乎从来都是捉摸不透。她向人们展示的,只是她想让人们了解的;她所隐瞒的东西,恰好藏匿于她所披露的东西之中。

耶利内克对传统的反叛,不仅身体力行,更从始至终地贯穿于她的创作之中,因此,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她的小说和戏剧中顺向和逆向流淌的音乐般的声音,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揭露了社会陈规的荒谬及其征服性的力量。”作家对于获奖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如果一个女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么她永远会被视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女人’,因此她无法‘全心全意’地感到开心。”

耶利内克的作品中,最为中国读者熟悉的应该是她的小说,如《钢琴教师》、《逐爱的女人》等,但作家本人却更偏爱戏剧。“在戏剧中,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得了一种回归感,这种感觉更甚于文学带给她的家园感。”一九九〇年之后,她只写了两部小说,却创作了十多部戏剧,从创作量的对比来说,或许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死亡与少女》是一部微型戏剧集,里面包含了被耶利内克称为“公主剧”的五个剧本。舒伯特创作过同名弦乐四重奏,耶利内克尚在音乐学院学习时,便十分推崇舒伯特,写作中也常常援引舒伯特歌曲中的歌词。《死亡与少女》是名为《无所谓——死亡的小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两部是《女魔王》和《漫游者》,标题均影射了舒伯特的歌曲。

值得注意的是,耶利内克的戏剧中,从来没有传统的连续性的情节,她试图呈现的,是一种偏执而长久的言语行为。她对于戏剧发表的最著名的言论是“我将我的角色放大(或缩小)到超越人性的层面。”她表现的,并非有血有肉的清晰的人,而是一种强烈的比照,一种黑白分明的画面。因此,在《死亡与少女》中,同样也没有很多情景说明或舞台布景之类的内容,基本上全是人物对白,这些对白中交错的种种声音,作者借角色之口表达的种种观点,要靠读者或观众自行梳理。因此,《死亡与少女》的阅读体验,同样是反传统的。读者在被迫停顿、被迫思考的阅读中,自然能看到各自心中不同的“公主”和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策划编辑:任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亡与少女/中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译者 魏育青//王滨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9902
开本 32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7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2
CIP核字 2013156649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4.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3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3-307
版权提供者 Hercules Business Culture Development GmbH,Germany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