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彩图精解一看就懂-黄帝内经
内容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视为中医学之祖。

《彩图精解一看就懂黄帝内经》参考历代版本,结合现代生活,精选《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以及防病益寿的内容,详细讲述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图解。另外,书中还附有大量的人体经络穴位图、针灸手法图、人体生理和病理图等,真正体现了无障碍阅读,趣味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优点,可使读者轻松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之要旨。

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篇》

上古天真论篇:长寿者养生秘诀

一、论述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并通过对比指出现今之人早衰而不能长寿的原因

二、揭示人类生、长、衰、老的过程和规律,并指出这一过程以及人的生育功能关键取决于肾气的盛衰

三、论述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人不同的养生方法和各自所达到的境界

四气调神大论篇:四季养生法

一、论述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而调养形体和精神的方法

二、指出四时的异常气候对人体的消极影响

三、指出违反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所导致的伤害

四、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

生气通天论篇:不生病的智慧

一、指出人体内阳气的重要性,以及阳气损伤后引起的各种病变

二、指出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指出四时气候和饮食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而致病

金匮真言论篇:疾病从哪里来

一、阐明四时气候和五脏的对应关系,以及各类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二、介绍一日之中各个时段以及人体各个部位的阴阳关系,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作用

三、论述人体、四时、五行、五色、五味、五音等之间的联系和对应情况

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五行与疾病诊治

一、论述天地万物的阴阳规律,以及人体与阴阳、四时、五行的内在关系

二、具体说明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治疗疾病

灵兰秘典论篇:十二脏腑功能简述

一、以古代官制中的各个官职做比喻,论述人体十二脏腑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二、着重指出心在十二脏腑中的主宰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六节脏象论篇:气候也能致病

一、讲述了天度和气数的内容,属于运气学说

二、论述了脏象和脉象,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密切关系

五脏生成篇:详诊五脏之病

一、指出五脏与其所合的脉、皮、筋、肉、骨以及色、毛、爪、唇、发等方面的关系

二、论述五味、五色、五脉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三、说明色诊、脉诊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色脉合参的重要性

……

五脏别论篇:五脏分类及诊病方法

异法方宜论篇:地域气候影响治病

移精变气论:治病方法同时而异

汤液醪醴论:五谷养生法

脉要精微论篇:望闻问切四诊法

玉机真藏论篇:四季脉象与五脏疾病

三部九候论篇:三部九候断疾病

经脉别论篇:疾病的形成及治疗

脏气法时论篇:五脏的保养

宣明五气篇: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宝命全形论篇: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八正神明论篇:针刺也要有规律

热论篇:热性疾病的传变与治疗

逆调论篇:注意调理保养不生病

咳论篇:咳嗽的中医原理

举痛论篇:各种疼痛的病因

腹中论篇:腹内的多种疾病

风论篇:风邪侵人人体引发的疾病

痹论篇:痹病分析与治法

调经论篇:经脉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标本病传论篇:疾病的标本与针刺

天元纪大论篇:五运六气话养生

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五常政大论篇:引发疾病的多方面原因

至真要大论篇:人体与天地变化

疏五过论篇:面面俱到治病最合理

征四失论篇:医生诊治最易犯四种错误

解精微论篇:为什么会迎风流泪

前言/序言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限于篇幅,本书只对《素问》部分的原著进行了注释翻译,并配以彩图详细解说。其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人体内各组成部分统一、联系与协调的关系。“阴阳五行”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阐释了世间万物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机制。“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几千年来,《黄帝内经》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在形式上,它采用了对话的方式,用黄帝与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来阐述保健思想。后来,人们就用岐伯和黄帝这两个名字的第一个字“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又叫“岐黄之书”。同时,因为它是中医的开创性著作,所以人们又把中医称为“岐黄之术”,把我们的医道称为“岐黄之道”。这再一次证明了《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深远影响。

从古至今,有不计其数的医学家、养生家学习研究《黄帝内经》,而且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灵感,受到不同的启发,很多名医大家,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李时珍等,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帮助下,创立了各自的医学健康体系。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运用中医养生,使其成为我们健康长寿的保障,就必须追本溯源从《黄帝内经》人手。然而,《黄帝内经》作为几千年前的一部医学作品,文字古奥,很难理解不说,我们现代的生活背景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把《黄帝内经》应用到现代社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福音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特地组织专人编写了这部图解《黄帝内经》。

本书参考历代权威版本,结合现代生活习性,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译文明白严谨,注释详尽准确,并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图解,一目了然,非常便于理解记忆;深入浅出的图解说明附以精心绘制的插图,真正能够做到兼具无障碍阅读、趣味性和美观性等优点,让人闲暇浏览便能轻松得其要旨,仔细研读更能体会到中华医学之精深。此外,书中还附以大量的人体经络穴位图、针灸手法图、人体生理和病理图等,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真正做到了一册在手,经典相伴,让非医学专业的你也能够轻松读懂这本传世名著,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平衡为养的奥义,掌握健康生活、养生、防病、治病之道。

内页展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彩图精解一看就懂-黄帝内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原娟
译者
编者 黄原娟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7695224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72
CIP核字 2021132895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