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裘维蕃植物病毒学讲演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裘维蕃1961~1999年所做报告或讲演的稿子,内容涉及植物病毒学的基本概念,病毒的诊断、侵染,病毒与寄主的相互关系、病毒的测报与防治、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的研究等。

目录

内蒙古甜菜黄化病毒病的侵染源、传播及其防治

一、侵染源问题

二、蚜虫在传播甜菜黄化病毒病中所起的作用

三、防止甜菜黄化病毒病传播的措施及其效果

白菜孤丁病及其防治

一、孤丁病的症状及其变化

二、病原的特性及其鉴定

三、孤丁病毒的传播

四、白菜发育阶段与病毒侵染和发病的关系

五、土壤温度和发病的关系

六、白菜品种对于孤丁病毒的抵抗性

七、蔬菜栽植制与白菜孤丁病发病的关系

八、栽培管理及治蚜对防病的作用

九、后语

我国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病害的研究及其商榷

农作物病毒病的防治问题

一、农作物病毒的传染方式

二、防虫与除虫

三、品种免疫与栽培管理

四、种苗的检验

五、药剂防治和诱导抗病毒剂利用的展望

麦类病毒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国际文献评述) 

一、麦类病毒病害的研究进程

二、麦类虫传病毒与其他禾谷作物的相互关系

三、对主要麦类作物虫传病毒的认识

四、一个应予注意的种传麦类病毒病

五、关于虫毒在麦类病毒病中的鉴别问题

六、麦类病毒病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麦类黄矮病

一、麦类黄矮病的发生和危害-

二、麦类黄矮病的病原

三、麦类黄矮病的症状及其变异

四、传毒昆虫及毒原株系的专化性

五、麦类黄矮病的抗病育种

六、麦类黄矮病的防治

农作物病毒病害测报的理论基础

一、植物病毒和寄主植物性质

二、研究植物病毒传播介体的重要性

三、与测报密切相关的气象因素

四、农作物病毒病发生和流行的其他因素

五、结语

麦类和玉米病毒病

一、目前我国已知大小麦病毒病

二、麦类病毒病检索表

三、目前我国已知的玉米病毒病

四、玉米病毒病检索表

关于白兰瓜病毒病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病毒病

二、白兰瓜上根据症状可能存在的病毒及其特性

三、瓜类病毒越冬问题

四、防治措施的探讨

禾谷类作物病毒病的一些问题

一、如何识别禾谷类作物病毒病

二、禾谷类作物病毒与虫毒的区别

三、禾谷类病毒传染的主要方式

四、禾谷类作物的几种主要病毒病

五、结语

附录:禾谷植物病毒简检

禾谷作物主要病毒病害研究情况(国外文献评述)

一、水稻病毒病

二、麦类病毒病

三、玉米病毒病

四、禾谷作物病毒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禾谷作物病毒病防治中的基本研究

植物病毒概论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和它的组成

二、植物病毒的侵入和运转

三、病毒在植物细胞中的生理反应

四、病毒病的症状

五、植物病毒的诊断技术

六、病毒病的防治

植物病毒的本质及其病害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毒概念的过去及现在

二、植物病毒病症状表现的生理基础

三、自然情况下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

四、植物病毒病防治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于新疆哈密瓜的病毒病

一、哈密瓜病毒病是地方性病还是普遍性病

二、新疆哈密瓜病毒病为害情况和病毒种类

三、哈密瓜上三种病毒的特性

四、新疆哈密瓜上病毒病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田间传染方式

五、哈密瓜甜度下降与病毒病的关系

六、新疆哈密瓜病毒病防治初步建议

禾谷作物病毒提纯的操作基础

一、麦类黄矮病毒的提纯(根据Rochow等,1954,1967)

二、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的提纯(根据丰田荣等,1965)

三、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提纯(根据Snazelle等,1971)

关于提高植物病毒抗血清反应灵敏度的进展

一、关于植物病毒抗原的分离

二、关于抗血清(抗体)的制备

三、抗血清反应方法的选择

四、皂土致敏法的血清反应试验

五、乳胶致敏法的抗血清反应试验

六、小结

中国植物病毒病研究的进展

病毒学发展中学科间的相互影响

一、前言

二、最初对病毒的认识

三、动物免疫的影响

四、本质、结构和复制

五、昆虫病毒、虫传病毒、菌传病毒

六、技术学的促进作用

七、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应用

八、结{吾

植物病毒侵染与植物生理变化

一、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

二、呼吸作用

三、核酸蛋白和氨基酸

四、关于一些酶的活动

五、关于激素的变化

六、症状形成和代谢变化的关系

七、,J、结

国际植物病毒学进展概述

一、启蒙时期

二、电镜的发明和病原的证实时期

三、研究植物病毒学的方向分化时期

四、分子病毒学的兴起

五、一些新的血清学技术简介

六、结语

中国植物病毒学发展史

一、植物病毒学发展的国际背景

二、早期我国对植物病毒和病毒病害的认识

三、经典生物学诊断方法的应用和植物病毒病的研究

四、现代植物病毒学基础的准备阶段

五、植物病毒病的传染和发生规律

六、电子显微镜在植物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七、抗血清免疫在植物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八、病毒侵染对寄主植物细胞的一些生理生化研究

九、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蛋白和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十、关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研究的各种尝试

十一、类似病毒病的病原物研究

十二、小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裘维蕃植物病毒学讲演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裘维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518981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1-10-01
首版时间 2001-10-01
印刷时间 200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432.4-5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