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静静的顿河(共4册)(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写于1958至1940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以恢宏的气势,描写了顿河地区哥萨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的曲折经历,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形、和社会变迁,尤其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品中的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亚早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曾任武装征粮员。卫国战争时期任军事记者。1924年,加入“拉普”,成为职业作家,并发表了短篇小说《胎记》。1926年,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问世。1926年-1940年创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34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后来被推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共中央委员等。获得过列宁勋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等荣誉称号。196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译本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序言
二十世纪对人类来说
,特别是对俄罗斯人民来
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世
纪。十月革命的胜利,苏
维埃政权的建成和存在,
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耀眼
的、激动人心的一章。人
类将长时间地不断总结和
思考这段历史的经验、教
训和意义。
肖洛霍夫正是生活在
这个历史时期。他是二十
世纪的同龄人。除去没有
经历苏联解体这段历史之
外,他的一生都是伴随着
二十世纪俄罗斯所有重大
历史事件度过的。
作为作家,肖洛霍夫
的作品或许不算很多,但
是他对自己所经历的,也
是人民最感重要的、严峻
和复杂的每个历史时期,
都有深邃的思考和描述,
都有自己重要的艺术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说,肖洛
霍夫可以称作二十世纪俄
罗斯的艺术家兼编年史家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
天赋才华固然重要,然而
客观环境和个人经历则是
不可缺少的成长土壤。肖
洛霍夫的人生经历是罕见
的。他的一生,是历经磨
难与曲折的一生,是闯过
无数生死险关的一生。他
的小说,特别是《静静的
顿河》,可以说是一部俄
罗斯悲剧编年史,一幅展
现俄罗斯诸多沧桑巨变和
动荡人生的历史画卷。他
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一系列
艺术形象,都这样那样地
映射着作家的种种经历和
感受。因此,首先了解一
下作家本人的经历是很有
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切近
地理解他作品的内涵及其
悲剧史诗的风格。同时,
了解他个人的经历,对澄
清喧嚣甚久的关于《静静
的顿河》的“剽窃说”,也
不无裨益。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
维奇·肖洛霍夫于一九〇
五年五月二十四日诞生在
顿河军屯州(今罗斯托夫
州)维约申斯克镇克鲁日
伊林村。但应当说,他不
是顿河哥萨克,而是外乡
人。一百多年前,他的祖
父从梁赞省迁到顿河落户
,并在当地逐渐成为一个
有经济根基的、拥有多处
店铺的商人。他的父亲亚
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肖
洛霍夫,早年在祖父主持
的克鲁日伊林村的布匹杂
货小铺里做店员,毕业于
教区中学,虽然没受过高
等教育,但有教养,爱读
书,并订有多种文艺杂志
,藏有俄国及欧美许多经
典作家的作品,这些藏书
为中断学业在家自修的少
年肖洛霍夫曰后成长为作
家奠定了知识基础。
作家的母亲阿纳斯塔
西娅·达尼洛芙娜·切尔尼
科娃是乌克兰人,出身农
家。她从十二岁起就在地
主波波夫家当侍女。几年
之后,常和波波夫家来往
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
奇·肖洛霍夫爱上了这位
姑娘,决意娶她为妻。在
当时尚保留有中世纪习俗
的农村里,这桩有悖世俗
的爱情不仅令乡邻惊讶,
也遭到了男方父母的反对
。他们借助哥萨克长官阿
塔曼的权力,强行将阿纳
斯塔西娅嫁给了一个退役
的老哥萨克库兹涅佐夫。
亚历山大奋起反抗,以致
同父母闹翻。当时有朋友
对此困惑不解,问他为什
么一定要娶这样一个目不
识丁的农家姑娘。他认真
地回答说:“她可不是一
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姑娘,
她是一幅画!”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
奇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灵
感,来欣赏自己爱着的姑
娘。爱情在他心中充满诗
情画意,已经升华到至美
的境界。他的这种艺术家
的心灵以及对人的与众不
同的理解能力,或许日后
在儿子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阿纳斯塔西娅没有辜负
他的信任,勇敢地冲破婚
姻、舆论、旧道德习俗的
重重压力,投入了他的怀
抱,做了他实际上的妻子
。于是她成了有两个丈夫
的女人。米哈伊尔·肖洛
霍夫出生以后,自然也就
成了有两个父亲的孩子。
他名义上是库兹涅佐夫的
儿子,实际上是亚历山大
·米哈伊洛维奇的生子。
这种有两个父亲的痛苦日
子过了八年,库兹涅佐夫
过世后,在一九一三年。
肖洛霍夫的生身父母才得
以在教堂正式结婚。
童年时代的肖洛霍夫
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他乐
感强,记忆力好,喜欢观
看热闹的婚礼,爱听哥萨
克古老民歌和老人们讲的
征战故事,更爱过各种节
日,还是一个钓鱼迷。他
在《静静的顿河》里之所
以能得心应手地援用民间
文学素材,完全得益于他
从小受到的民俗文化的熏
陶。
肖洛霍夫六岁开始读
书。一九一八年国内战争
开始,肖洛霍夫刚读完四
年级就被迫辍学,从此便
永远结束了学生生活。
国内战争期间,肖洛
霍夫和父母住在顿河上游
叶兰斯克镇和卡尔金镇。
一九一九年的哥萨克暴动
就发生在这里。这个悲剧
事件给少年肖洛霍夫留下
了强烈印象。肖洛霍夫亲
姑姑家的四位表兄,在国
内战争中彼此站在敌对的
立场上——三位在白军里
当差,一位在红军里战斗
。他们随白军或红军频频
穿梭于家乡的村镇。他们
的妈妈,也就是肖洛霍夫
的姑姑,面对她同室操戈
的儿子总是泪流满面。
……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五
日,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
奖委员会宣布授予肖洛霍
夫一九六五年度诺贝尔文
学奖。十二月十日,肖洛
霍夫出席了授奖盛典。奖
金证书上写着:“授予米·
亚·肖洛霍夫一九六五年
度诺贝尔文学奖,以赞赏
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
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
表现出的艺术力量和正直
的品格。”
六七十年代,肖
导语
波澜壮阔的哥萨克历史画卷
肖洛霍夫说:“我愿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好些,心灵更纯洁,唤起对人的爱,唤起积极为人道主义和人类进步的理想而斗争的意向。”
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精彩页
第一章
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飘忽的蜃气笼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西面,是一条穿过广场、直通到河边草地去的街道。
参加倒数第二次土耳其战争的哥萨克麦列霍夫·普罗珂菲回到了村子。他从土耳其带回个老婆,一个裹着披肩的娇小女人。她总是把脸遮掩起来,很少露出她那忧郁、野性的眼睛。丝披肩散发着一种远方的神秘气味,那绚丽的绣花令女人们艳羡。被俘虏的土耳其女人总是回避普罗珂菲家的亲属,所以麦列霍夫老头子不久就把儿子分了出去,一直到死也没有到儿子家去过,因为他不能忘掉这种耻辱。
普罗珂菲很快就安排好了家业:木匠给他盖起了房子,自己围起了养牲口的院子。秋初,就把驼背的外国老婆领到了新家。他俩跟在装着家产的大板车后头,走出村子;全村老少都涌上街头来观看。哥萨克们克制地用大胡子掩饰自己的嘲笑,女人们却在大声地议论,一群肮脏的孩子跟在普罗珂菲后面咿咿呀呀地乱叫;但是他敞开外衣,缓慢地,好像是顺着犁沟走一样,把老婆的一只柔软的小手紧握在黑手巴掌里,倔强地昂起那微白的、多额发的脑袋,只有颧骨下面凸起的肌肉在颤抖,两道总是死板板的、仿佛僵化了的眉毛中间渗出了汗珠。
从那时起,村子里就很少见到他了,他也不去哥萨克聚会的广场,孤独地生活在村头顿河边上的小房子里。村子里流传着有关他的故事,说得神乎其神。在牧道外放牧牛犊的孩子们说,他们好像看见,每到黄昏,当霞光黯淡下去的时候,普罗珂菲就抱着老婆,走到鞑靼村外墓地的土岗上,把她放在土岗顶上,背朝着一块千百年来被风吹雨打得千疮百孔的巨石;然后自己坐到她身旁,就这样,他们久久地向草原眺望着,一直眺望到霞光完全消失的时候。这时,普罗珂菲把妻子裹在羊皮大衣里,又抱回家去。全村的人都在猜测这种奇怪的行径,可是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女人们为此忙得连拉家常的工夫都没有了。关于普罗珂菲的妻子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些人证明说,她是空前未有的美人,另一些人的看法却恰恰相反。直到天不怕地不怕的玛夫拉——一个正在服役的哥萨克的妻子——假装到普罗珂菲家去讨新鲜酵母回来以后,一切才算弄明白了。
P5-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静静的顿河(共4册)(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肖洛霍夫
译者 译者:金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69467
开本 32开
页数 2144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336
出版时间 1988-09-01
首版时间 1956-1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284
CIP核字 2021241440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6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