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笛卡尔(精)/牛津通识读本
内容
内容推荐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书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作者简介
汤姆·索雷尔,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神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牛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开放大学,1996至1997年任哈佛大学伦理学研究员。致力于早期现代哲学与哲学史学、道德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霍布斯》(1986)、《道德理论与死刑》(1987)、《科学主义》(1991)、《道德理论与反常行为》(2000)等。
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第一章 物质与形而上学
第二章 发现自己的天命
第三章 统一的科学,统一的方法
第四章 “绝对项”、简单本质与问题的处理
第五章 在世界浪游
第六章 巴黎岁月
第七章 秘而不宣的物理学
第八章 一种方法的三个样本
第九章 一种新“逻辑”
第十章 形而上学之必要
第十一章 《沉思集》
第十二章 剔除怀疑主义的怀疑
第十三章 神学家与物理学的上帝
第十四章 概念
第十五章 心
第十六章 体
第十七章 公之于众的物理学
第十八章 “其他科学”
第十九章 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章 笛卡尔的幽灵
译名对照表
扩展阅读
序言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全
部历史上,以自己的一句
话或一个命题而与自己以
前的一切繁琐论述划清了
界限,从而也就开创出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或者理
解为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基
础,确立了一个完全不同
的领域,并使得自己以后
的所有哲学家都不得不面
对的,恐怕就只有笛卡尔
一个人了。
这句话或这个命题就
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后来也
有人干脆把这句话简化为
“我思”(cogito);因为“
我思故我在”中的这个“故
”字给人一种“所以”“因此”
的感觉,于是从“我思”到
“我在”就似乎成了一种推
论。
这恰恰是笛卡尔最反
对的,这种反对针对的就
是中世纪以来所流行的亚
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推
论模式:凡思维者均存在
——现在我在思维——所
以我存在;或者从思维中
的观念推导出观念的存在
:因为我的思维中有上帝
的观念,所以上帝一定存
在。
其实,“思维中有上帝
”,只能证明思维存在,
既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也
不能证明“我”(思维者)
的存在,尽管这二者的存
在也是他在后向所想证明
的。
罗素后来在他的《西
方哲学史》中指出,“我
思”中的“我”字于理不通
,因为这里的“我”指的就
是“思”,“我在”即“我思”
,它并不是指笛卡尔(自
己)的存在或任何一个思
维者(作为肉身)的存在
,它确定的只是“思维自
身”的“存在”。
有思维存在,哪怕这
个思维受了蒙蔽,受了欺
骗,哪怕这是一种正处于
想象、幻想、梦境中的思
维,但只要有思维的活动
,思维就总是存在着的,
他把这视为他的“第一哲
学”。
这种前所未有的“第一
哲学”具有如下的非凡意
义:
第一,思维与存在的
同一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
命题,它说的只是思维存
在;因为没有思维,什么
都谈不上。大家在哲学上
争论的唯物、唯心,辩证
法、形而上学,哪个是第
一性、哪个是第二性,谁
决定谁,以及历史是否有
规律,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等等,都需要有一个前提
,这就是先得有“思维存
在”,或者说“有思维”。
于是,当那个时代的所有
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理解
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时,
笛卡尔所告诉我们的却是
:这种理解与争论之所以
可能,是因为有思维存在

这难道不是一句废话
或多余的话吗?
不是。汤姆·索雷尔在
他这本小书中告诉我们,
当伽利略率先开始以几何
学的图景理解物理学时,
笛卡尔说:“他还没打地
基就开始盖楼了。”(本
书第2页)
“地基”是什么?笛卡
尔又比喻为“树根”。他说
,哲学(也就是他那个时
代的科学)就如一棵树一
样,形而上学是树根,物
理学是树干,其他学科是
树枝,比如医学、构造学
、道德学(第97页);这
并不是说形而上学最重要
,重要的是“树枝”,因为
所有的果实都结在“树枝”
上。
但形而上学毕竟是“地
基”或“树根”,是人类“最
高层次的智慧”。(第102
页)
……
但所有这一切并不足
道,至少,牛顿的成功就
已经沉重打击了笛卡尔在
自然科学上的成就与声望
;也许正如有些人所说的
,笛卡尔是一位很少有兴
趣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理论
的沉思型人物,他的沉思
最能满足的,就是他的形
而上学两原则(“我思故
我在”与“上帝存在”)之
间的关系,是他对一切成
见与权威的怀疑和坚定地
把“开端”奠基于普遍性思
维的努力,是他的对事物
是否具有统一本性的思考
与简洁明了的文风、自我
敞开的坦白。
说到底,他是一位真
正的哲学家,尽管在黑格
尔看来,在自由问题上,
他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如
果人是自由的,是否会与
神的全知全能、预先安排
发生矛盾;而且他把哲学
(科学)比喻为大树的说
法,事实上也导致了以后
集各种科学之大成的体系
化趋向,如从逻辑学、形
而上学讲起,再讲自然哲
学,包括物理学、数学等
等一最后再讲伦理学,研
究人的本性、义务、国家
与公民。而黑格尔自己恰
恰就是这一体系的最后一
个完成者,其间历经将近
两百年。
我自己最有兴趣的是
这样一个哲学问题:笛卡
尔认为感官并不再现任何
事物,感官仅仅负责从周
围的物质接受碰撞;再现
(包括颜色、味道、质地
、温度)是理性灵魂的职
司;于是,身边有一个又
红又大的苹果是理性的灵
魂单独感知到的,感性只
能感知到苹果与我身体的
碰撞。是这样吗?笛卡尔
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其实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感
性只能感知到苹果,但当
我们说到或想到“苹果”这
个词语时,它在我们心目
中所唤起(也就是“再现”
)的“又红又大”是理性灵
魂的功能。于是,他又从
这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人的感官会接触到一些
具体的事物,这种接触只
会在人的心智中引起“再
现”(包括联想);而且
人的心智中也会有一些概
念(词语)是无须到外界
寻找对象的;也就是说,
理性灵魂会有一些天生的
或自己制造的概念(词语
),这些天生的或自己制
造的概念也可以在人的心
智中衍生出更多的句子,
用以表达那种仅仅“再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笛卡尔(精)/牛津通识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汤姆·索雷尔
译者 译者:李永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92417
开本 32开
页数 12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40
CIP核字 2022107958
中图分类号 B565.21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