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逃避自由
内容
编辑推荐

孟涣编著的长篇小说《逃避自由》通过主人公两次去西藏工作的经历,刻划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成长历程。通过相互交错的现实与梦幻,把雪域高原上鲜为人知的神奇故事讲述出来。小说语言鲜活,人物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可读性强。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孟涣编著的《逃避自由》是一部刻画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精神苦旅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逃避”中的苦苦追求。

上个世纪末,学心理学的主人公毕业后,留校任教。面对纷杂现实,他难以融入世俗且特立独行,不久便被组织安排去援藏。在飞机上偶遇美女画家,开始了一段温馨浪漫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援藏结束后,严酷的现实为爱情建构了一个个莫名的怪圈。

《逃避自由》触及了一系列有心理疾病的人:青春期的少年,更年期的妇女,普通百姓,达官贵人;就连为他人进行心理辅导的主人公,也存在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并时常徘徊其间,痛苦傍徨……后来,主人公带着“地域心理差异”的科研课题,再上高原,任凭广袤的大自然与古朴民风荡涤污垢,净化心灵,唤醒精神回归,尝试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小说通过交错的现实与梦幻,把雪域高原鲜为人知的神奇故事呈现给读者。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在逃避中追求(代后记)

试读章节

这让殷振宇想起自己长青春疙瘩的岁月。

告别疯长青春疙瘩已有多年,脸上虽说平坦了许多,可稚嫩尚未完全消退,以至于夹着书本走在校园里,时常有人过来打听他是哪个专业、哪班的,认识某某学生吗?情绪好时,殷振宇解释说自己不是学生;心情差时,干脆不回话,勾头径直走自己的路。一日,一位脖子脑袋一样粗的男人,跟在他屁股后面穷追不舍,且小同学长小同学短叫个不停。殷振宇心烦,回头甩出一句:“你家孩子班上的同学有我这种刷了绿漆的老黄瓜嘛?”

事后,他颇为自己有失体面的言行深感愧疚,遂告诫自己:为人师表,理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鲁莽不得;进而又想到圣人“才高为人平和”。于是,脸上腾地一热,顿觉自己才疏学浅,修养远没到家。

那天,正是校方通知他去援藏的日子。

此刻,殷振宇站在空空荡荡的候机大厅里,抹了把额角上的汗水,环视上下左右,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不过,就在他略感轻松之际,一种莫名的感受也在他心底涌动——时间的压力一旦减轻,也凸显小腹里的压力在增大。于是,他拎起手提箱疾步匆匆,一头扎进了卫生间。

当置身于洁白的环境中,任凭那曲犹如印度男人的头巾、我国旧式女人的包脚布似的背景音乐,从头到脚地缠绕着自己,殷振宇一脸庄重,面壁而立,盯着墙壁上那句“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提示,脑海里也就自然地呈现出阿波罗登月的场景,以及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背景音乐是萨拉萨蒂的小提琴曲子《流浪者之歌》,演奏至高音部,颇似有人揪起嘴唇在吹口哨,声音尖细而悠长。就这样,听着“口哨”,殷振宇一股脑地释放出头天夜里灌进去的若干瓶啤酒,顿时如释重负,爽!然而,美中不足。就在他全神贯注等待撒完尿那个必不可少的激灵时,身后蹿出个家伙,一把薅住了他。

憋回激灵的感觉如同一根筷子别在心上,横竖不是个滋味。娘的!殷振宇在心里狠狠骂了句,再人为地哆嗦一下,算对没能自然形成的激灵做了个必要的补充,然后才低头看过脚下的物品,确认的确没有拿错别人的包裹后,这才把脸理直气壮地仰起来,高挑一侧眉毛,怒视对方。

对方肥头大耳,哈密瓜似的脑袋上,留着刺猬状的板寸,胖嘟嘟的脸上泛着油腻;一副金丝眼镜后面,二目含笑,笑容可掬。

这张胖脸似曾相识。

殷振宇在酒精浸泡过的脑袋里迅速搜索相关信息,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把胖脸与所熟悉的人对号人座。然而,未果。此刻,他的脑袋里就像一盆发了酵的糨糊,一塌糊涂,间或冒出几个泡泡,转瞬即逝。看到殷振宇一副窘状,胖子咧嘴笑了,随即习惯性地用胖胖的手背在鼻子头儿上一蹭,再弄出抽鼻子的吸溜声。这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动静,是再关键不过的信息了,让殷振宇的思绪豁然开朗:原来这张胖脸归属自己一位小学同学,只是多年不见,脸与脸的主人都发福了许多。

胖子当年没考上大学,托门子进了国企干起保卫工作,混了几年觉得没劲,索性跟亲戚下海做起了生意。眼下,已混到总经理头衔以及浑身上下清一色的名牌。此刻,胖子那只攥着手机的手,在殷振宇眼前不停地比画着,另一只手不容分说,拖着殷振宇就往机场咖啡厅走。等到把脱去的外套往椅子背上一搭、衬衣袖子一挽,胖子便拉开架势一通海聊,霸气十足,滔滔不绝,容不得殷振宇多说一句话,直至广播大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地传来:“乘坐BG3721次航班去拉萨的殷振宇先生请注意,乘坐BG3721次航班去拉萨的殷振宇先生请注意,请您马上到四号登机口登机,请您马上到四号登机口登机……”

喇叭里的内容,让刚刚缓解的紧张情绪再度向殷振宇袭来。尽管才去过卫生间,但紧张的感觉依然如同内急,从里往外鼓胀着,先是小腹,继而全身。就这样,殷振宇来不及与胖子依依惜别,拎起手提物品撒腿便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扑登机口。在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中,夹杂着胖子撕心裂肺的喊声:“记住我手机号码,常联系……”继而,殷振宇脑后便飘来一连串数字,可惜他只记住了个尾号——“是你爸爸”(4188)。

P2-3

后记

在逃避中追求

写下这个标题,心中很不托底,七上八下的。在反义词中,逃避与追求本是确凿的一对,现在硬捏合在一起,组成绕口令似的标题,着实对其内在逻辑关系有些吃不准。转念又一想,类似的用法其实并不少见,如《为了告别的聚会》、《真实的谎言》……我非始作俑者,要追究也是个从犯。

“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这句格言有助于把我从眼下的窘境中解救出来。可我的思路却就此岔到了别处:早年的路,是人踩出来的;后来的路,是人修出来的。不管怎么说,没有人也就没有路。这么一想,我似乎有些开窍了:远古时,人少,路也少,不得不一条道走到黑;后来,人多,路也多了,也就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等到眼下,好生了得,各种道路密密麻麻,犹如女工织布、蜘蛛结网。据悉,北京已经把绕城公路修到了五环、六环,驱车兜上一圈,一下子就得跑出数百公里——由于是环路,不用走回头路,起点也便成了终点……

说到这儿,似乎有点儿贴近我想要说的意思了。其实,人的思维与脚下的路有着相似之处。去做一件事,往往做着做着,神不知鬼不觉就发生了变化。或者兜了一个大圈子,回到原地;或者失之毫厘,相去万里;或者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苦苦在追求自由,可临了却是在逃避着自由。这其中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也未必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个个让人难以捉摸的怪圈,一个比一个复杂,又总让人始料未及,应接不暇,甚至束手无策。

静下心来去想,或许每个人都能发现,在自己做过的事情中,曾有过这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与结果。苦苦追求,可追求的目标正离你远去;而想要远离和逃避的,却又贴身紧逼,与你缠绵不清,让你不得不想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呀,生活的事实不止一次地证明,结果与初衷之间,有时一脉相承,有时却相隔万水千山。两者本不搭界,可又结结实实地连在一起。怪!

曹雪芹发现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于是有了《好了歌》;托尔斯泰也发现了,他笔下的安娜由初衷里的荡妇形象,成为追求幸福生活的妇女,让人看了无不抱以怜悯与同情……然而,生活是无限的,小说这个箩筐再大,无法装下生活的全部,永远只能是冰山的一角。就这样,想破解生活中的怪圈,研究其中的道理与规律,也就成了哲学家与科学家的毕生追求;就这样,偶尔把这个奇怪现象感性地揭示一下,成了作家小说里的内容。

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追求中逃避,还是在逃避中追求,这些提法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么一想,心中顿时释然,再去看这篇后记的标题,或多或少也就有些顺眼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逃避自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14790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324320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