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
内容
编辑推荐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作者松永和纪)是日本科学记者奖获奖作品!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在日本一上市即受到欢迎,被评价为“这是一本有良心的书”,作者也获誉“社会的良心”。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配有插图,并同详细的文字说明,装帧精美。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重在向读者说明“媒体宣传的健康新知并非都是正确的”,并举了大量例子进行说明。由于作者是专门采访农业,卫生,食品,环境领域的记者,所以本书的行文有着很强的现场感,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重在向读者说明“媒体宣传的健康新知并非都是正确的”,并举了大量例子进行说明。由于作者松永和纪是专门采访农业,卫生,食品,环境领域的记者,所以本书的行文有着很强的现场感,可读性强。  当今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错误的健康新知,譬如“包治百病的绿豆”或“万能的大蒜”等等。而当真相揭晓后,这些错误信息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被誉为“社会的良心”的《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的作者松永和纪,由生活中所遇到的一般健康新知作为切入点,冷静分析、深入探讨这种错误的根源所在。《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在揭晓媒体报道背后的故事的同时,教给读者通俗易懂的科学方法,让读者从容鉴别健康新知的真伪。举一反三,不再困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健康新知节目的谎言

第二章 非黑即白过度单纯化

第三章 时尚饮食主义者的无知

第四章 意图报道警讯的人们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的悲哀

第六章 追求“天然”的陷阱

第七章 都是怀旧心态惹的祸

第八章 别被伪科学给骗了

第九章 戳破学者的谎言

第十章 玩弄科技于股掌之间

第十一章 鉴别科学新闻的?大原则

后记

试读章节

2006年5月7日,日本一家号称拥有600张病床、每年救护车进出量高达9000次的医院,当天陆续接诊了一些症状几乎完全相同——严重呕吐腹泻的急救患者。其中包括一对母子,小孩的年龄尚不及小学人学资格。到了傍晚,病患人数已经达到8人。

原来,这些患者都看了前天晚间在TBS各签约电视台联播的健康新知节目“美体贵族”中所介绍的“芸豆减肥法”,并依节目说明亲自尝试:将芸豆热炒3分钟,碾成粉末,撒在米饭上一起吃下。节目中提到,芸豆具有一种可以抑制淀粉分解的化学物质,即所谓“淀粉酵素阻断剂”,摄取后可降低淀粉的消化吸收。结果,节目播出后仅数小时,医院便陆续接诊了多位第一次尝试便呕吐腹泻的观众。

了解缘由之后,该院医师认为:“造成呕吐的原因应该是食用了未经充分炒熟的芸豆。此节目的报道可能有误。”随即便以电话联络TBS。大家都知道,豆类本身含有毒素,生食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只要经过加热,毒性便可解除。在医学论文资料库中,亦有不少因生食豆类而中毒的类似案例。

但在电话中,TBS却不愿正面回应,仅说“节目工作人员数十人都尝试过,并未出现任何问题”。医师仍不死心,二度去电后,TBS的回应才改为“其他医院也出现类似患者,TBS将发布紧急公告”。

与此同时,任职于该医院的A检验师7日晚上正巧值夜班,当时他察觉到因芸豆减肥法导致中毒人数增多后,便联络了“健康食品顾问认证协会”,告知对方事态严重,不可小觑。

A检验师本身具有“健康食品顾问”资格,平日在院内负责推广健康食品,宣传生活饮食对人体的利弊及其可能与药物产生交互作用等饮食观念。

该协会理事长长村洋一(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名誉教授、千叶科技大学危机管理学系教授)收到通知的当下即回忆起一件往事:芸豆中淀粉酵素阻断剂的减肥功效,很早以前就曾在国外引起过轩然大波,而生食豆类可能造成的剧烈症状,也是所有医学界人士都清楚的常识。

长村教授随即以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了全日本的健隶食品顾问,并陆续收到回复,因此得知中毒人数数量可观。“我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于是他立刻着手在该协会网站上发布紧急公告,并列出相关学术论文的资料链接。

就在此时,TBS发布新闻稿,除了公布该节目播出后接到30多个出现严重呕吐、急性腹泻的患者的申诉电话外,并做出以下声明:“相关原因TBS仍在了解中,为避免发生相同症状,敬请观众留意该节目所介绍的芸豆减肥法,请于征求医师同意后使用。”

电视台的处理态度令医学界费解

对于这份新闻稿,与A检验师同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无不大声指责“为何如此缺乏危机意识”,明明事态严重,还绝口不提“禁止轻易尝试”。

直至目前,医学上对治疗豆类食物中毒并无良方,顶多只能采取所谓“对症疗法”,即依靠静脉注射来补充患者因呕吐、腹泻所流失的大量水分与电解质,然后静待患者恢复体力。要避免再有新的病患出现,只能禁止此种减肥法。然而,TBS却不愿明确表态,任凭中毒患者持续增加。

TBS紧急公告的语意,对健康食品顾问认证协会的长村教授而言,仅表示“欲尝试该减肥法者,请先听取专家意见”,摆明是把责任推给医学界人士。长村教授更对TBS不愿道歉一事十分不解。

该协会5月9日一早便在协会网站首页以红字公布:“请所有健康食品顾问在接受询问时,务必立刻要求对方禁止尝试,并告知对方芸豆减肥法是不可信赖的。”

TBS也于5月9日再度发布紧急公告,提醒观众留意芸豆减肥法,但这项公告却是在健康食品顾问认证协会提出严正警示后才发布的。TBS直到确知中毒观众已经超过650人后,才总算愿意公告“请勿继续使用本节目所介绍的‘自助式’芸豆减肥法”。关于中毒原因,TBS也表明见解:“因生芸豆所含的外源凝集素等成分,未经充分加热会导致残留,因而会引发肠胃黏膜发炎。”文中也才终于出现了“谨此致上最深歉意”的字样。好一个迟来的回应。

结果,被送进前文所提医院的芸豆减肥法受害者总计12人。A检验师至今气愤难消:

“患者中有人只稍微尝了一口便呕吐不止,无力地待在洗手间里动弹不得,最后只好叫了救护车。听其他医院说,有患者甚至在救护车上一路上吐下泻地被抬进医院。我不懂,为什么电视台会如此草率地播放未经充分认证的资讯?又为什么明明已经出现了中毒病患,却不立刻明确地公布禁止尝试?要是能够及时澄清事实,后期的中毒绝对是可以避免的!”P8-11

序言

2007年1月20日傍晚,媒体报道了一则震惊社会的新闻:同年1月7日由日本关西富士电视台负责制作,并与日本富士电视公司签约各电视台联播的“大发现!某某大事典Ⅱ”节目中,“纳豆可以减肥”单元的内容竟然纯属捏造。节目中的“专家”、“评论人”乃至“亲身试验者”与试验所得的相关数据,不但是虚构的,且根本就是制作单位的刻意造假。

当天我正好在某饲料公司主办的畜产讲座中担任讲师,刚为学员们分析了当前传媒业一再制造错误报道的现状。这场讲座在中午过后即开始,因此当时包括我在内,在场的农民、兽医、行政人员等120多人,并无人获知此造假事件。由于大家对农业及食品相关资讯的偏差、错误、浮滥的报道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事后得知此事,也大多见怪不怪。

讲座过程中,某位学员提问:“普遍缺乏农业知识的媒体,虽然经常向我们询问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但他们的报道内容还是错了。难道我们没有办法终止这样的报道吗?我们业界又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

针对这个提问,当时我是这么答复的:“我必须跟大家说句实话,要媒体自行检讨改进,恐怕难如登天。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主动公开正确的资讯,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媒体人多半不用功,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由我们主动提供用功的机会,这样应该是可以的。目前部分业内人士所定期举办的媒体讲座,事实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不过重点是,媒体的问题终究需要各位主动协助解决。”

直到当天晚上,我才得知“纳豆减肥节目纯属捏造”的消息。经过详细了解之后,发现这个节目的内容就算不是造假的,也是错误连篇。

健康新知节目引发问题,其实早已前科累累。2005年1月,东京电视台的“请告诉我,超级试验队!”节目中所介绍的“花粉症疗法”,事后经过试验证实,纯属捏造。而制作这期节目的,正是制作纳豆减肥内容的那家公司。

2006年5月,日本TBS电视台的“美体贵族”节目播出“芸豆减肥法”,之后亲自尝试的观众无不深受其害,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的确,错误的电视健康新知节目难辞其咎。然而,客观来说,看这些节目的观众岂只千百人,这些谎言其实不难拆穿。而且,当事件爆发后,批评该电视台的报纸杂志的内容同样是错误百出。

不仅此类介绍“某某食品、商品具有某种疗效”的健康资讯多有问题,,就连一些“某某食品、商品可能危害人体”、“某某食品、商品可能破坏环境、生态”的报道也多与事实不符。日本三大报都出现过这样的报道,其他周刊、杂志、晚报上所充斥的讹误就更不可计数了。

这些资讯与报道有一些共通点,那就是“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全是“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且必定有“科学背书”,会附上医师、学者的代言,并有数字佐证。

然而,真正的“科学”并非如此单纯。不同的剂量或单位,在不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各有其利弊得失。真正的“科学”绝非仅有黑与白、好与坏两种极端,反而太多涵盖着一大片的“灰色地带”。  ’

传媒业不懂得如何传达这个“灰色地带”,他们只知道从大量的资讯中,选取符合他们自身所需要的并且是可以轻易区分出“黑与白”、“好与坏”的信息,进而将它们报道给大众。美国将这种由媒体筛选、取舍资讯的偏差行为称为“媒体偏差”。

而接收这些信息的电视观众与报纸杂志的读者,也普遍欢迎这类单纯的话题,于是便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与报纸杂志的发行量。然而,这类让媒体与大众“皆大欢喜”的话题数量毕竞十分有限,结果便引发了所谓的造假事件。

由此可知,这些关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科学资讯与报道的困境,其实是由提供信息的媒体与接收信息的大众共同造成的,亦即形成了一种“共犯结构”。错误不实的资讯、肤浅含糊的所谓科学报道,如今影响的层面已扩及政治、经济,乃至国家的外交。

我们当然不该只是谴责造假事件的主角,倘若大众不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单纯资讯的习惯,意识到媒体偏差的严重性,对充斥、泛滥于坊间的资讯抱持怀疑的态度,对不负责任的媒体不采取“转台”、“拒买”等具体行动,那么错误信息的传播势必将继续危害我们的社会。

我曾担任过整整十年的新闻记者,自2000年开始自由写作。我的文章专攻科学类别,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农业、环境问题。同时,我也是个家庭主妇,是个女中学生的母亲,会去超市购物,会下厨,过着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的日子。但也正因如此,我更能深刻体会,我们的大众简直是淹没在一堆错误不实的报道之中。

媒体报道偏差的发生是有迹可寻的。回想当年身为新闻记者的岁月,我得承认,我也曾写过一些连自己都觉得汗颜的报道。倘若有人认为如今我已经是一位传播科学的自由作家,再也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我想那绝对是言过其实。我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食品、农业为主线,举出过去的实际案例,思考当前不实报道的严重情况,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错误报道的产生,以及该如何解读并面对这些不实的报道。

在本书中我所列举的实际案例中,出自《每日新闻》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在此我要特别声明,这并不表示每日新闻社的问题特别多,而是因为我个人曾在每日新闻社工作了十年,至今也仍是该报的忠实读者。

书评(媒体评论)

媒体报道普遍存在着盲目宣传、颠倒黑白的现象……本书以专业科学作巍角度,通过多方举证,分析出此一普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推荐。

——日本科学记者奖评审 米泽富美子

大众应当谨记,并非所有科学报道都是事实。本书勇于针砭当前科学报道的现状,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有助于大众辨识错误信息,也能提升大众对媒体信息的敏感程度。本台甚至建议将其纳人高中教材。

——日本livedoor PJ电视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健康新知都是对的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松永和纪
译者 桑田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03325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大前文化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