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新读大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国学经典集萃。书中精选了37部国学名著中的近500条经典名句,并以此为纲进行阐述和延伸。不是单纯的内容介绍,不是单纯的名句解译,而是以直译加新解的方式,让国学原有的魅力与我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新颖的、个性的、有益的、有趣的。同时,司马哲以档案的方式介绍作者,并且穿插了许多“知识点滴”和精美画作,非常值得品读和欣赏,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的心灵密友与人生导师。

内容推荐

司马哲编著的这本《国学新读大讲堂》集37部最经典的国学名著之精华,不是单纯的内容介绍,不是单纯的名句解译。而是37部著作的主体内容、历史影响、名章丽句的大集合,看一书而知多书,性价比超高。

《国学新读大讲堂》形式活泼新颖,“作者挡案”部分极具趣味性,“著作影响”部分极具科学性,“经典新解”部分极具哲理性,“知识点滴”部分极具可读性,有趣味性、有科学性、有哲理性、有可读性,值得品味和收藏。

目录

《大学》

 作者档案/1

 著作影响:“中国政治哲学独有之宝贝”/2

 经典新解/3

《中庸》

 作者档案/9

 著作影响:修炼“恰如其分的均衡”/10

 经典新解/11

《论语》

 作者档案/17

 著作影响:传承圣人心怀的经典之作/18

 经典新解/19

《孟子》

 作者档案/25

 著作影响:语言巨匠的“拟圣之作”/26

 经典新解/27

《诗经》

 作者档案/33

 著作影响: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34

 经典新解/35

《尚书》

 作者档案/41

 著作影响:帝王的教科书,士人的“大经大法”/42

 经典新解/43

《礼记》

 作者档案/49

 著作影响:包罗万象的封建礼治教科书/50

 经典新解/51

《周易》

 作者档案/59

 著作影响:一部玄妙神秘的奇书/60

 经典新解/61

《春秋三传》

 作者档案/67

 著作影响:各富特色的《春秋》评传/68

 经典新解/69

《国语》

 作者档案/75

 著作影响:中国最早的国别史著作/76

 经典新解/77

《战国策》

 作者档案/83

 著作影响: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史/84

 经典新解/85

《史记》

 作者档案/91

 著作影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92

 经典新解/93

《汉书》

 作者档案/101

 著作影响:西汉王朝的兴亡史/102

 经典新解/103

《后汉书》

 作者档案/109

 著作影响:“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的东汉史/110

 经典新解/111

《三国志》

 作者档案/117

 著作影响:再现生动的三国人物/118

 经典新解/119

《资治通鉴》

 作者档案/125

 著作影响:后世不可或缺的史学巨著/126

 经典新解/127

《老子》

 作者档案/131

 著作影响:道家学派的思想源泉/132

 经典新解/133

《庄子》

 作者档案/139

 著作影响:一部充满寓言和成语典故的文学大作/140

 经典新解/141

《管子》

 作者档案/147

 著作影响:重农抑商时代的兴商之作/148

 经典新解/149

《荀子》

 作者档案/155

 著作影响:非主流的儒家思想著作/156

 经典新解/157

《墨子》

 作者档案/163

 著作影响:反映劳动阶层心声的典籍/164

 经典新解/165

《鬼谷子》

 作者档案/171

 著作影响: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172

 经典新解/173

《韩非子》

 作者档案/179

 著作影响:以“法”为中心的封建君主统治术/180

 经典新解/181

《孙子兵法》

 作者档案/187

 著作影响:兵学上的圣典,经营上的秘籍/188

 经典新解/189

《三十六计》

 作者档案/195

 著作影响:闻名世界的谋略大全/196

 经典新解/197

《吕氏春秋》

 作者档案/203

 著作影响:“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书籍/204

 经典新解/205

《颜氏家训》

 作者档案/211

 著作影响:“古今家训,以此为祖”/212

 经典新解/213

《世说新语》

 作者档案/219

 著作影响:魏晋人物的个性写真集/220

 经典新解/221

《楚辞》

 作者档案/227

 著作影响: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228

 经典新解/229

《淮南子》

 作者档案/235

 著作影响: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先汉学术史”/236

 经典新解/237

《省心灵》

 作者档案/245

 著作影响:对孔孟之道的继续诠释/246

 经典新解/247

《呻吟语》

 作者档案/253

 著作影响:谈哲理、抨时弊的警言妙语/254

 经典新解/255

《菜根谭》

 作者档案/261

 著作影响:涉世处事之经验教训/262

 经典新解/263

《小窗幽记》

 作者档案/269

 著作影响:“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270

 经典新解/271

《幽梦影》

 作者档案/279 ”

 著作影响:一部优美脱俗的文艺格言集/280

 经典新解/281

《闲情偶寄》

 作者档案/287

 著作影响:“古代生活艺术大全”/288

 经典新解/289

《古文观止》

 作者档案/295

 著作影响:最有影响的初学古文选本/296

 经典新解/297

试读章节

《大学》:“中国政治哲学独有之宝贝”

《大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概括和提炼,形成的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内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生财大道的学问,孙中山先生评之曰“中国政治哲学独有之宝贝”。历来被认为是中国读书人必读的第一本书。

《大学》原是解《礼记》中的一篇。在唐代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到了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对《大学》极力褒奖和宣扬,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人德之门也”。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相提并论,并亲自撰写《四书章句集注》,将其重新编次,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自此,《大学》便成了《四书》之一,而且朱熹还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至于《大学》的作者,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弟子记录下来。可以说,《大学》的作者可以归纳为曾子及其弟子。

《大学》明确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在这三条纲领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也是《大学》的核心,其中格物、致和、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而修身的目的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的这三纲八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新解】

001.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直译:说错一句话就能导致事业失败,谨慎处理就能让国家安定。

新解:永远不要忽视语言的威力,永远不要忽视细节的可怕。古往今来,多少人因口舌招祸,多少人因疏忽失败。“思虑在先、行动在后”是说话做事的根本。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不谨慎的一个举动,虽不至于造成国家的危难,但很可能会影响我们自身的发展,所以,说话做事认真一些吧,省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002.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直译:发现了人才却不举荐,即使举荐了却不先任用,这是在轻慢人才;遇上不好的人却不罢黜,即使罢黜却不把他驱逐到远地去,这也是过错。

新解: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何以如此?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不到位吗?恐怕并非这一个原因。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机关,不能任人唯贤,不能唯贤是举的情况彳艮普遍;而不够格的“破格任用”,不胜任的“长期留任”,这样的情况更普遍。其中原因不用多讲,逃不过一个?私”字。如果每一个在职人员都多一点公心,多一些公正,不轻慢人才,那么,人才便非稀缺之物了。

003.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直译:只有那些以仁义为本的人,才能够爱戴人民,也能够屏除恶人。

新解:内心坚守的根本,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宅心仁厚、以仁义为本的人,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能同情别人的不幸,能善待周围的一切。他们痛恨暴行,厌恶邪恶,所以,这样的人值得交往,值得拥护。相反,内心冷酷的人则远离他为妙。

00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直译:从真龙天子到平民百姓,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的根本。

新解:为什么要修身养性?人只有修养心性,才能做正直之人,才能办正当之事,才能最终修成正果。若是行为放荡,不以道德为约束,做事没有原则,我行我素,那么天下何以秩序井然?人与人何以以礼相待?可能早已充斥暴力,早已人非人、物非物,乱作一锅粥了。所以说,修身养性不只是修得个人心性的安宁,更是修得整个社会的安定。

00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直译:君子首先要求自己具备某种德行,而后才有要求别人的资格;先要求自己没有某种恶习,而后才有批评别人的资格。

新解:古人对君子的要求实在是值得肯定,若人人能做到如此境界,世界还哪有不公存在?姑且不说世界,单说我们个人所处环境,若周围尽是此等“君子”,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是一片大好啊。然而,现实的状况总让人的“君子梦”破灭,尤其是在职场之上,太多的普通一员希望看到领导们能够以“君子”的行为影响下属,但事实上领导们却常常很不“君子”,这的确很让人失望啊。所以,建议那些领导们看看古人的箴言,上行下效,你做得好,底下人无话可说,自然尽力效仿。当然,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不该总抱怨领导,还是应提高觉悟,从自身做起,以好的形象影响周围的人。

006.诚于中,形于外。

直译:内心深处有某种念头,总是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

新解:“诚于中”是思想的活动,“形于外”是行为的表现。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我们心里想些什么,即使是那些城府很深的人,有时也难免露出一二,更何况大多数平常人。所以,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善良。我们有个真诚的心,别人与你相处自然能感受到你的真诚;我们有个清净的心,别人一接触,也自会发现你的清静和慈悲。相反,若心胸险恶,即便心机内藏,人家一接触,也会感受到你的可怕。总之,无论是善是恶,都在形、像当中能看得出来,我们要想做事情能瞒住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你心里有什么,早晚会表现在你的外表上,你只能蒙蔽一些愚痴的人,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经验的人是不会被瞒住的。P2-5

序言

五千年历史浩如烟海,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形成众多国学流派,呈现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留下诸多难得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经典。比如:

“中国政治哲学独有之宝贝”——《大学》

传承圣人心怀的经典之作——《论语》

语言巨匠的“拟圣之作”——《孟子》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

一部玄妙神秘的奇书——《周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道家学派的思想井泉——《老子》

……

总之,各个学术流派,各种文学形式,都有经典之作传承下来。

散文学家刘白羽曾经说过:“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这些经久不衰的传世名作,从来不会因为时光的流失和时代的转变而失去原来的意义。它们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现今“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一座思想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中国近现代许多重要思想,都可以在古代思想中找到其萌芽——修身之法、生存之道、做人之本、齐家之方、治国之策、平天下之谋,可谓应有尽有。无论什么问题,你都可以从这些经典中找到答案。

所谓经典,本身就意味着常读常新。史学的经典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视当今的纷纭,以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让我们感受人生的美好,享受人生的乐趣;哲学的经典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今天的选择,以培养自己的人生操守。可以说,不管是儒、道、法等学术思想,还是史、诗、词等文学典籍,它们都会使我们增加学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获取智慧、充实人生。

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世界所关注,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古代的历史文化更应该有所了解。但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时间似乎是最稀缺的资源,很难有人能啃下几本难读难解的大部头。那么,若想与国学亲密接触该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正好为您准备了这样一本书,既可帮您解决缺乏时间的难题,又能让你全面了解国学经典,更可让你有奇妙的思想旅程。

这是一本国学经典集萃。书中精选了37部国学名著中的近500条经典名句,并以此为纲进行阐述和延伸。不是单纯的内容介绍,不是单纯的名句解译,而是以直译加新解的方式,让国学原有的魅力与我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新颖的、个性的、有益的、有趣的。同时,我们以档案的方式介绍作者,并且穿插了许多“知识点滴”和精美画作,非常值得品读和欣赏,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的心灵密友与人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新读大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司马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3119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