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尽意(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无尽意(附光盘)》由这么远那么近所著,度罗无量意无尽,台湾著名设计聂永真亲自打造,随书附赠CD一张(迷幻电音三首,有声篇目三篇,主题歌一首)

作品集体裁分为散文随笔、小说、小说特别版。

特别版小说《荏苒》,为作者首次尝试。在写作之前在网路开贴,邀请读者每日留下自己的心情感言,由作者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走向将读者的感言添加,也由读者的只言片语来决定小说之后的情节脉络。

内容推荐

《无尽意(附光盘)》由这么远那么近所著,作品集共分五回。分别以古代五个非常重要的时辰来命名,在古代,这五个时辰决定了每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章节名分别为:寅时、辰时、午时、申时、子时。(具体章节文案另附)

作品集书名《无尽意》,取自佛教中无尽意菩萨之名。作品关键句“罗度无量意无尽”也由佛经演变而来。在书中安排章节五回,象征佛教五谷轮回。

另外作品集包含一张CD赠送,由著名DJ阿鹏朗诵作品集其中三篇随笔,由音乐人kuki制作灵魂音乐三首,由作者填词、创作歌手杨小耀谱曲并演唱主题曲《我们》。共七首作品灌录CD赠送。

目录

序 无尽意的青春

第一回·寅时

你我

相信

大雪

骗子

故之

禾然

不在

彼岸

雍和

山行

第二回·辰时

第三回·午时

八段锦

大海之蓝

不再莉莉周

穿格子裙的杜拉斯

第四回·申时

翻牌

琥珀

66号公路

听不见的海

最终回·子时

关于《荏苒》

荏苒

试读章节

雨水充沛的夏季一过,天就突然凉了下来。前几日我就很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开口,最后与你之间,只剩下沉默。像是一件黑色的外衣,罩在身上,在夜风中走,什么都看不到。

曾经多次与你邂逅,与你相伴,与你攀谈,与你分别,与你挥手。你带我看过撩人的浪潮,带我路过身边擦肩而过的美好,带我遇到生命中难得一见的惊喜,带我回到曾经以为再也找不到的故乡。你之于我,点滴温暖,最后却寂寥一身。

用连串的仓促短句来整理你我之间的脉络,必然是苍白肤浅,但又好像必须如此,才能够全部留住那些曾经的姿态。就好似误入机场的跑道,轰鸣声就在眼前,远处的工作人员大声喊叫但却听不到。我像是懵懂的孩童误入别的世界,一个个的故事来来回回,不堪阵风掠过所剩无几,而想要的只是怀念。

这些年,我走了又来,来了又回。仿佛行了老远,却感觉一直都在原地。你甘于陪伴我留在原地,静静地站在身后和我一起看着这样的姿态。你不知在你身上同样具有流光溢彩的魅力,却总说那是世人的反射。后来,你终于离我远走,我独自一人背着行囊走过山水,走过时光,却再没有走进旁人的心里。

偶然回头张望那些行程,仿佛是证明,唯有自己,才可永远相伴。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够放弃的,是自己。

时间犹如河流般湍流过去,竟然已经感觉不到过了多久。我想,那是因为离你远了吧,远到我已然看不清楚你的面容;离你远了,远到我无法再感受到你的温度;离你远了,远到我再也不可能回到身边与你相伴。

生命于你我,我是短暂,你是永恒,你会陪伴许多人,也会远离许多人,你是以极其盛大的姿态来包容我,而我又在细微的地方责怪你;生活于你我,没有大的波折,也不会托付终身,颠沛的感情缘起缘灭,曾经一段华荫之下的回忆,也只能是把玩的信物,再无其他。

也许你我都是敏感的,所以总归是分多合少,有些人与这个世界的对立冲突多,有些人却一直都在疏离,有些人迂回复杂像是披了华丽的袍子,而有些人,则干净得像是一个点。一个易于伤感的人,总会看不清楚真理和虚妄,也不会知道在你离开之后真正的冰冷其实从未开始。

所有的爱都是冒险,那就心甘情愿,等待一生当中的所有悬念。

在你离开之后,我曾经登到山顶去眺望眼前绵延的平原。初秋的天空湛蓝,又以大地为衬,那一刻,内心的不甘、愤怒、尴尬,都消失了。仿佛长久憋在胸口中的一口气终于舒畅地呼了出来。那一刻,我原谅了你的不告而别,原谅了自己的鲁莽冲动,原谅了时光的刻意阻隔,争执终究变成平静,喧嚣也成为沉默。我终于相信,我与你彼此孪生,我与你扶持成长,我此后恐怕再无法找到这样的感情。

我曾经固执地以为你会一直在身边,你笑而不语;我曾经信任地挽留你的归影,抓住你的衣襟,扑倒在你的脚边,你都黯然摇头。而今,我走遍世间也无法找到你的身影,无法将你重新归置于我的心里,几多的他人,几多的过往,还有几多的背影。

当终结时,一切也会幻灭。当我老去时,又该怎么回忆你呢?从最开始,我恍然认为这是一生最隆重的时刻,而当渐行渐远,却明白一切不过如此,你终究离去,别人终究离去,直到最后一定会只剩自己。

此时,良辰依旧,佳人未归。你路过了我的少年,远离了我的青年,不见我的中年、老年,生命的长河,你不经意地转弯,我依然在喋喋不休,回身却不再见你。你给予我新鲜,你赋予我刺激,你让我看到这段生命的最开端要以如何的方式去进行,你让我明白人生并非犹如童话般的美好和虚幻,你让我知道一切都需要争取和守候,我是你最初和最后的陪伴,你是我一生当中的起始牌。  远走的青春——你啊——犹如带着露水的清晨,隔岸而居。曾经热情挥霍的青春,变作随遇而安的生活;曾经静悄悄的灵魂,变作静静合起的沉默。生活当中那些锋利的刀锋,将棱角分明的我磨得光滑而平静。我像一只迟迟未能羽化的蝶,留在襁褓之中不忍离去,谁料岁月不待人,我在温暖金色的阳光里,变得脆弱和敏感。只盼岁月未完,容颜未老。

你犹如我一往情深的恋人,是最美的灵魂。我给予了你我认为应该是此生的最真,你用这真为我演绎了一场承受不起却无法回头的生命驳论。

我愿为你守候着永恒,就像这无尽的夜般深沉。

P16-18

序言

远近在四个月前就告诉我要为《无尽意》写篇序。我找各种理由一拖再拖。不是不想动笔,而是因为曾经我问他为什么让我来写序言,他回答我,你是我青春期的最后一个见证者。这让我备感压力,有点惶恐不知从何下手,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浪费了青春这个美好的字眼。

想来和远近相识快五个年头了。刚刚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还是在校的大学生。而现在时间一晃,大家都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沾了一身灰,不能说从天真变得世故,但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人。曾经的我异常抵触这样的说法,我想保留一颗单纯干净的心。但现在时过境迁的我懂得,丢了天真,丢了单纯,并不是一件坏事。

五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真的可以说是看着远近一路走到今天,他离开北方到了南方,而后又回到北方,马不停蹄地奔跑在自己喜欢的路上。看着他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我由衷地高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坚持的,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都知道那是有多么的艰难,更多的人选择向现实妥协,放弃那些曾经的梦,换取一些安稳。

不久前,远近告诉我,他有一次很好的机会,这应该是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这一天他等待了许久,可是他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有些困惑迷茫,不知道这一步到底要不要迈出去。我问他,你怕吗?他说,怕。是的,怕。这是心底最真实的回答。我们都开始害怕了。害怕努力以后,得不到收获;害怕勇敢了之后,换来的是失败。如果在五年之前,我想我们都会义无反顾,但现在却一再犹豫。远近曾经说要把这一切归于成长,的确,这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

我一直都认为,所谓的青春终结,就是在某个妥协的瞬间。不会再义愤填膺地质问为什么,而是默默低头道一声“好的”。失去青春的张狂,开始追求现世的安稳。每个人在经历过青春的躁动之后,总归是要回归平静。激情任性随心所欲的世界翻过去,这个时候,想要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需要什么。

我们拼命拉着青春的尾巴,死皮赖脸地求她多留一会儿。而她却潇洒地挥了挥手,和我们说再见。走掉的青春里,总有太多太多的遗憾。还有好多事情没来得及做,还有好多错误没来得及纠正,还有好多风景没来得及去看。青春就那么走了,也许我们都曾经感受过那些大爱和大痛,但也经历过那些刻骨铭心。虽然今日回想起来,那些好似也是一阵风,但我们经历过,也是一份珍贵。

爱过人,也被人爱过;伤害过别人,也被别人伤害过;开心过,也悲伤过;大笑过,也哭泣过。这些都是青春的主旋律。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活得精彩、真实而热烈。

人总是要从幼稚到成熟,要从一份激烈归于现在的平静。或许再过一些年,我们回头再望,现在的自己也依然是不成熟的。我总是在想,为何每一个人都要有这样的阶段,现在我好像明白一点,这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放手去爱、学会不顾一切。因为再过许久之后,这份冲劲儿,就会被现实磨得所剩无几,最好的年华或许姗姗来迟,但年华之中最宝贵的那些,我们却早已经经过。

我也是一个喜欢写东西的人,翻自己以前写的旧文,每次都会忍不住笑。笑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矫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时期,一点点的小挫折,被无限地放大。好像即将要天塌地陷,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好像世界一片黑暗,好像自己身陷泥潭无法自拔,觉得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对不起自己。可是后来呢?天没塌地也没陷,依然有人爱自己,黑夜过去就是白天,从泥潭里爬出来换身衣服,还是一个崭新的自己。青春期的磕磕碰碰都是皮肉之伤,哪怕已经露出了白色的骨头,也只是吓唬人的,根本不会伤筋动骨。时间一久,伤口也会自动愈合。只是会留下或多或少的伤痕罢了。  每个人都在青春的时候做过傻事,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股冲动。前段日子回家,在火车上听到两个小姑娘聊天。一个姑娘说,刚知道他劈腿的时候,我天天在寝室待着,不出门不上课也不吃不喝。寝室里的人怎么劝我都不听,就想着他看到我憔悴的样子会心疼。可是等了一个星期,他也没来看看我。有一天,我头晕眼花一脚踩空,从上铺摔了下来,是真疼,也摔醒了我。这疼啊,也只疼我一个人了。

我在这边悄悄地笑了,这多像当年的我们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青春的时候,做过“为了惩罚他人而伤害自己”的傻事。如果你做过,那么你的青春是炙热的;如果你没有,那么永远不要做那样的事情,之后你一定会后悔。那些任性的傻事根本惩罚不到你想惩罚的人,最终只会在你的伤口上再补一刀,因为那些忍心伤害你的人根本不会再心疼你。哪怕你把自己弄死,他们也只会轻蔑地一笑,然后说,活该,自作孽,不可活。我宁愿你们去报复,用活得更漂亮更精彩去报复那个你想惩罚的人。

网上有句曾经非常流行的话,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几个人渣。除了爱,还有更多,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过几个人渣。或许是学习上,或许是工作上,或许是生活中。但是,遇到这些人,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上帝提前给你打了预防针。以后,再遇见,就有了免疫力。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问我,到目前为止你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我很认真地想了想,回答他,没有最糟糕的,因为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我对生活对自己都有信心。我对生活的乐观,正如多年前一个姐妹的评价:你对生活充满着莫名其妙的激情。

再烂的电影、再狗血的电视剧,也会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多少有些动容。所以无论再糟糕再不如意的人生,也会充满细微的快乐和温暖。不是没有,而是有些时候我们看不到而已。

发现生活里的小感动,真的可以被感动。

远近的这本《无尽意》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感动的书,我应该是看着他的文字一路走过来的人之一。他曾经的文字张扬、明亮、华丽,充满各种各样精致的比喻和桥段,像极了我们的青春,但多年之后,他也变了许多,变得内敛、沉稳。从他的文字里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变化,不知道是从何时起,他的文字里多了一分自省,少了一分矫情;多了一点哲理,少了一抹华丽;多了一种探寻,少了一片展示。从他现在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成长的痕迹,那里面,诉说的也是我们自己。

距离远近第一次出书应该有八年了,距离长篇小说出版也有两年。这样的跨度是应该好好总结自己的来路,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写作正名,我相信他做到了。我愿意为他这样的付出而呐喊,更愿意让所有的人看到他的坚持和努力。只有是这样热爱文字的人,才会在这样的时候写出这般的文字,单纯地为了写而写。这种执著让人感动。

我拥有的青春,和我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差距。可正是因为她的事与愿违,才让我活得更真实。如果事事都顺心如意,一帆风顺波澜不惊,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因为前方有很多的无法预知,所以我们才对未来充满期待。谁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呢?是大雨还是彩虹?是平原还是沼泽?是云海还是大雾?管他呢,收拾好行囊,勇敢地一路向前,会有惊喜的收获让我们所有的辛苦和坚持变得值得!

接下来的人生会充满了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并不代表这个人生会不精彩!

二十岁的时候,我们可以追求我们热爱的;三十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珍惜所拥有的;四十岁的时候,我们可以重拾当年所遗失的;五十岁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有一个重新的开始。

祝福远近,祝福大家,拥有无尽意的青春和人生。

许诺回忆  二○一一年三月

后记

彼时欢愉,仿若隔世。

此生余了,来生再续。

1

某一天的下午,终于写完了这本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我松了一口气。

从二。一。年的夏天开始决定写一本书,包括散文和小说,还要有各种各样自己的想法,哪里知道在那一刻,其实伴随着自己的,就是诸多频繁书写的时刻。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份兴趣爱好,如果单单说这样的行为,恐怕是很多年之前就早已注定了吧。

从来不敢说自己能够称得上是“写作”的人,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的责任、担当,还有寂寞和独自。写作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会给你留出独自的空间,让你不断回望,让你和记忆此消彼长,让你忘却自己的存在,只是一头扎进它的世界里,寻找一个方向。这种方向的指引,使得写作也变得不再盲目和狭隘,那是存在于作者内心深处的一份甘愿和敞开。

如果真的能够回忆起来写这本书的日日夜夜,我想,它肯定伴随着我这大半年的变化。如果比较起来,这不到一年的时光相比于我们漫长的一生,真的不值得一提,但如果这书中见证的是我多年以来的成长和变化,那么它的意义,于我而言,要比之前出版过的书,更加个人化和具体化。

好在,一切开始都归于一个终点。当我开始写后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此时此刻,我用十几万字的容量隔开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生活,此前的我已经用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展现给你,而此后我的路,又将独自前往。

你肯定会明白,人的道路上总是一个地方一个标志,每个人各有不同,一件事情、一个人会见证你的成长,而这本书,就是在这里,见证了我多年以来对于书写的坚持和给予。

2

小的时候家人总是很忙碌,我自己挂着钥匙每天上学下学。钥匙是母亲用白色的宽带子系起来挂在我脖子上,直到带子变脏就再换一条。一条用脏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钥匙也从一把换到了两把。有时中午家里没人,母亲就会在早晨做好米饭,来不及炒菜就做一点西红柿底料。我中午回来将饭菜加热,把西红柿汤倒进米饭里拌着吃,那个时候觉得味道也真的不错。

很多事情的细节直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得,而有些却忘记得很干净。如果人都有选择性的记忆,对于很久之前我忘记了很多重要的时刻,唯独记住了那些琐碎的时光。有些事情我已经分辨不清究竟是真的发生过,还是随着自己年岁增长之后的妄想,回忆也在时间的轮回里变得不再可靠。

分不清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儿时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只是如果要梳理过去,必须要从“那一天啊……”开始,如果没有一个记忆的原点作为支撑,那么也就无法揪扯出更多关乎过去的回忆。

真的已经忘记了很多,忘记了自己上中学时是否打过架。应该是有吧,同学聚会的时候还提起过。忘记了好像被家人打得特别厉害,听我爸讲是冤枉我偷了钱,但其实那钱我交了美术班的学费。忘记了第一次抽烟是在什么时候,亲密好友说反正是在学校的车棚后面。

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是真的我就不敢断言了。

长辈们坐在一起,总是爱唠叨很久之前的事情。一个人以“哎呀你看那谁谁谁那会儿才那么点儿啊……”开头,其他的长辈就会附和“是啊是啊……都长这么大了”,然后就会七嘴八舌地讲起很多我完全不记得的事情。从楼上摔下来摔断盆骨,丢了钥匙在门外被罚站,一个人离家出走和朋友偷偷去铁轨上玩被暴打,等等,这些长辈们言语中凿凿确定的关于我的事情,我却毫无印象,记忆当中没有半点痕迹。

所以,关于记忆我也没什么可讲,一切都变得可选可遗忘。关于我的曾经,我这里有一部分,家人里有一部分,同学里有一部分,如果要拼凑出一个完全的曾经估计需要很久,那就没有必要了吧。

我们都与过去没有了关系,过的是珊在,即将到达的是未来。

3

最近几年,比之前大学时候出去旅行的时间少了,一年基本上两次,每次都不算太长的时间。把工作安排好,手机充满话费,交代完所有的事情依然觉.得不放心,时刻保持着和同事的联系,就是这种带着不确定和期待的心情,出发在路上。去过三亚、厦门、苏州、西塘等,有时去一周有时去两周,曾经的那种带着流浪的心情上路的感觉已经不再,更多的是一份休息和放松。

最远的地方去过越南、柬埔寨,中国最远的地方去过漠河。看过美丽的大海,看过漫天的雪花,看过郁郁葱葱的大兴安岭森林,也见过在羊肠小道里突然探出头来的不知名的野花。很多次,我都用相机拍下那些眼中的美丽,把他们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而那时的我,应该是最没有戒备、最放松的状态。

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到处闲逛、坐车、吃饭,玩儿二十分钟三十块钱的电动车。

在三亚时,每天面对着大海,也不会觉得腻烦,反而一天不去海边坐坐就像缺点什么似的。晚上风很大,每天都会着凉,吹着海风,看着远处的点点灯火,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很渺小。

在厦门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找好吃的店面,朋友罐罐带着我去了很多家她上学时吃过的小吃店,有很正宗的当地美食,也在鼓浪屿慕名前往一些文艺青年常去的店,发现其实很一般。

西塘是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的,那个时候萌发了想要开一家书吧旅馆的念头,晚上沿着河岸慢慢地走,放孔明灯差点烧着房子,多年之后发现曾经开店的念头依然是个念头。

拍过很多照片,还有立拍得,几十张放在书柜里,想有一天买一根麻绳和许多夹子,把它们挂起来放在卧室里,晚上躺在床上抬头就能够看到它们,一一摇晃过去,像是在点头。

看着它们,就像是看着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

也确实都是平凡的道路。

4

写这本书的时候遇到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很多人,有些人陪伴着我一起走过了许多年,而有些人却早已经散落在其他我看不到的地方。

有些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走得太慢,好像永远都还在原地,可在别人看来我却早就远去。老人感叹我又长大了,父母感叹我又成熟了,朋友感叹我又变样了。我才发觉自己回不去了,曾经喜欢倾诉慢慢变成了喜欢聆听,曾经心中的梦想变成了方向,曾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现在不知道该去怎么得到它。

忧伤、痛苦、孤单、寂寞这类的形容词,曾经最爱提及的它们却越来越难以启齿,过了那段青涩的时光,变作隐忍的而立。如果遇到一个对的人,当内.心开始重新出现了依赖,当具备了时间空间回忆的层次,开始慢慢理清岁月当中愈来愈暗的隐喻,会不会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陪伴你的人,或许他们作为你内心的存在,占据无法替代的位置,或许你虽依然铭记,但他却成为一个模糊的轮廓,彻底退出了你的生活。那个时候,在欲言又止的隐忍里,在那扇岁月大门的两边,会有人等你回去么?

我的奶奶在今年的正月初四去世。那时我才猛然觉得,生死,才是一份最过于残忍的来不及。它不由你的控制,不分你的高低,在这面前我们都太过渺小和卑微。你无法弥补,更无法猜透,你来便来,走便走,你无法阻止不能分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只有在空旷的天地之间,人才察觉自己的渺小。地球对于整个浩瀚的宇宙来说,就像一粒尘土,那地球上生存的一个人,更是微茫得不值一提,于是人附加的那些情感,该是多么的卑微。这话本是劝慰人们活得单纯一点,却变成了自欺欺人的动力。

如果我们曾经也站在死亡的门口,那么可能会更加理解这种感受,会为仍然拥有时间、青春和周围所有的事物而深深高兴。

其实,懂的始终都会懂,不懂的始终都会是误会。

5

曾经走过的陌生街道,遇到的人,看过的温暖瞬间,经历过的时节,都在这本书里了,没有想过自己的许多时光,会最终成为这几十万字,摆放在书店里供所有人看,就如同一位作家前辈说,写散文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那毕竟是自己个人的事情,关乎自己的曾经,不像小说,作者像是导演在幕后指挥着一切。散文则是一个舞台,作者一个人在台上表演,絮絮叨叨,讲述着一个完整的自己。

说实话,这让我一度感觉到难堪,曾经崩溃过好几回,如果不是好友Pano的一直鼓励,或许我不会写出这么多的曾经,一路相伴左右的,是曾经悲悯的时光,是朋友温暖的扶持,还有所有朋友的期待。

要感谢很多人,首先要谢谢的就是书中cD的各位创作人,阿鹏、阿耀和Kuki。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当然还有娜总),与我一起完成的这本书,第一时间无条件地参与进来。没有他们的声音、歌曲和音乐,这本书是不完整的,好像还没有特别正式祝贺过阿耀获得了一个音乐大奖,那就在这里希望你继续从内心高歌。谢谢Yimeng Bai无偿提供的插图,它让这本书更加饱满和美丽。要谢谢飞年,他为这本书付出了许多,四处奔波联系,策划宣传,没有他就没有这本书的顺利出版。谢谢刘俊赫,我在后期赶稿的时候在北京他的家中暂住,他提供给我一个非常安静的写作环境。谢谢许诺回忆,她的序言其实回顾了我的许多过去,我们都会一直好好地活着。也要谢谢Pano,是他的鼓励和前期策划,使得这本书最初成型,督促我完成,给予我鼓励,这份朋友的鼓励对我十分重要。谢谢聂永真的装帧,让这本书锦上添花,成为一件艺术品。谢谢出版社的编辑们!

要感谢的人很多,有太多人对这本书抱有期待,给我鼓励和不吝的赞美,让我受宠若惊。这本书承载了许多人的心血,它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我自己的作品集,更是我的许多朋友共同完成的,在这一刻奉献给你的创作作品。

我相信我们都有一份热情在其中,愿意为了一件同样的事情付出和努力。虽然我们依然渺小,但在这样广阔的世界里,能够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完成一件事情,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我珍惜这份幸运。

6

是生活促使我写作。

有些时候我看着写作这条路,无论它是真是假,我都一字一句写了出来。它乍看上去,和其他的道路一样,犹如我们平日里见的街道、胡同、河流,都是承载了那么多人的故事和悲伤。写作本身没有生命,没有苦乐,却因为承担了踏上这条道路人们的苦痛,所以和周遭一起哽咽,盛满了我们的生命行囊。

后记“暂名”这个名字,是我一开始想的书名。天知道我有多喜欢它,结果在网络上征集书名的时候,大家觉得《无尽意》会更好。于是我忍痛割爱替换,改成了后记的题目。

我希望我的以后,有更多的时间交给他人,用文字和行走来饱满自己,这是我觉得好的道路。身为一个书写的人,不仅要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更要面向光,面向人间的美好和希望。只有这样写出的文字才能够让人看到自己,真实有力,通过那些丑恶来走向光明,通过那些不甘来面向平和。

我感谢时光给予我的历练,让我可以了解自己,虽不全面,但充满勇气,这对我意义重大。希望在多年之后,能够成为一个走过无数大路看过无数美景的人,成为一个冷暖自知独自安静的入,成为一个经历过许多人事走过许多故事的写作者。

如果你们一直都在,见证了我的那一天,那么我想我的生活里已经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事情。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会对你说,谢谢你们的支持、信任和阅读。我备感彷徨,我是一个如此渺小的人,苍海一粟,我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写不出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写不了那些离奇曲折的变化。我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都是按部就班地长大、成熟,经历许多平凡的故事,此时回望过去,那些曾经的失落、彷徨、孤独、愤怒,都已经过去。你也会是如此,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和我一样发现,每一个人都要经历那种迷茫的时刻,但终究会过去,我们不必深究也不用改变。真正的悲痛我们没有经历,只要于内心中保留那份尚存的曾经的单纯和感动,留给此后我们的道路。淡然处事,善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关爱父母和朋友。我们用了许多年走过的路,其实最想得到的,就是幸福和快乐。而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见证过生死,那么你会更加理解我的感受,会为仍然拥有时间、生命和周围的一切而深深的高兴。

你问我,为什么想要回到过去?我说,我想祝福,但不说抱歉,对错不存在,回报不需要。我想念,但不想挽回,我回望,但不想重来。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但其实一切都在心中,哪份未完成,哪份来不及。命运给予的这般那般安排,一定有它自己的意图和苦心。只是想做一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的人,不计较不违心,不夺取不强求,不回想不回答,不回忆不回眸。

度罗无量意无尽。世界无边尘绕绕,众生无尽业茫茫。

谢谢你们。

完稿于2011年3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尽意(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这么远那么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2566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