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学研究(第7卷1)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研究有着十分丰厚的学术积累,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但这也意味着取得大的突破越来越困难。如何走出文学研究的瓶颈状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中国文学研究持续深入的进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所收文章无论是研究古代作家还是研究现当代作品,都是着眼于这一问题展开。本书所收文章涉及诗文、小说等文体,视野开阔,论证扎实,观点新颖,代表着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收获,为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目录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琴”意象 《文心雕龙》在朝鲜半岛流传的滥觞 用法文述说李白:从传教士叙事到里昂中法大学博士论文(1780-1934) 论王安石晚年诗与陶、谢的关系 两宋后山诗学传承考论 “大率主义理而语自工”——南宋湖湘学派张拭辞赋创作论 论《紫钗记》李益俊美转变反映的审美观 《白蛇传》解读补遗(二) 聊斋文化在民国报刊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天津《大公报》为中心 家族治理中的礼治秩序与组织激励——来自《红楼梦》的量化文学实证 新见材料与刘大槐生平事迹补考 清末民初小说类报刊的编辑思想及销售策略 南社诗话新辑考订 从“文学标准”到“人的文学”——夏志清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向 英语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 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虚无主义表征 学术批评的错位——略论“童心论”批判的双重内涵 从“女性”到女篮球运动员——《女篮5号》的性别意识转换 诗意的栖居浮躁的存在——王蒙新诗略论 论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底层叙事——以余华、阎连科、史铁生以及苏童等作家作品为考察核心 当代澳门社会剧创作研究 稻门女侠——金庸小说日译版主编冈崎由美教授访谈录 伊格尔顿对席勒的重读及其意义 如何在世界学术背景下安置文学史叙事?——以《叙说的文学史》为中心的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研究(第7卷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徐兴无//王彬彬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454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3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1 |
CIP核字 | 2021108592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58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