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篇获奖作品+一份创作手记”的形式展开,收录的获奖作品均为反映时代风云的重大主题,汇集脱贫攻坚、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阶段性成就,是书写中国故事的精品佳作。创作手记聚焦新闻作品背后的故事,增加了书稿的现场感,使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精品报道从酝酿到面世的曲折过程,创作体会和经验之谈亦可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参考。通过这些精品报道,读者可以重温国家记忆,媒体人可以感悟采编心得。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带领报社采编团队采写的新闻报道,这些文章均刊载于《人民日报》重要版面,获“人民日报年度精品奖”“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每篇获奖作品后附采访团队成员撰写的创作手记,以亲历者的视角剖析每一篇获奖作品的创作历程——选题立意、蹲点调研、实地采访、写作手法、传播效果等。本书不只是《人民日报》新闻精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可以使读者跟随人民日报记者学习如何进行新闻采写,如何在新闻作品中讲好故事,提升新闻采编能力。 作者简介 王一彪,1964年4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曾长期在中央机关从事基层宣传业务、思想道德教育和政策研究,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高级编辑。 费伟伟,1962年8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长期在人民日报社多个部门和单位从事采编业务,出版多部新闻专业著作,现任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三级职员),高级编辑(二级)。 精彩书评 党中央机关报所讲的故事,多是重大题材、重要事件和重点报道,是记录时代风云的国家叙事。如果说“报纸是历史的底稿”,那么《人民日报》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应该是国家发展进程的历史档案。 故事的讲述,时空交错,大开大合;巨细交织,波澜壮阔;有星辰大海的胸襟,又有诗和远方的情愫,属于新闻采访学“现象级”教学案例。 ——米博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一彪,费伟伟 |
译者 | |
编者 | 王一彪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5723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6 |
CIP核字 | 2021266575 |
中图分类号 | I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