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盛世新管理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是先有蒋老师的视频,后有成书,蒋巍巍老师的课程被外资、外企、民企职场达人邀请百余场,2013年被爱奇艺网站点击191万次,被评为史上“最牛”的《工作汇报技巧》课程。

蒋巍巍老师行业知名度较高,自我宣传渠道较好,培训多,可向企业推广的机会也多。本书的行文结构主要来自蒋老师的培训课程,后期能够用作老师的培训用书,很多案例来自作者的职场经历和经验,摒弃了目前职场书空洞乏味纯说教的模式,以“汇报工作”“向上管理”引入本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与当下的年轻人一同分享成长的过程。本书语言流畅、分析到位、方法实用、案例丰富详实、多沟通方法与技巧等,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学会正确汇报工作,能助你完成从“透明人”到“不可替代者”的过渡,成为上司信任和依赖的对象!

蒋巍巍编著的这本《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通过“2种认识、3个步骤和5个问题”,全面解析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地汇报工作。

这是一本有关“工作汇报”的实用手册,同时也是一本解读“如何与上司完美相处”的行为指南。更重要的是希望你阅读本书后,在学会正确汇报工作的同时,能够从被管理者变身成向上管理者,掌握在职场中发展与晋升的秘诀!

目录

PART 1 正确认识上下级关系

 认识1 认识你的公司:公司为了什么而存在?

1.明晰企业的组织架构

2.认识企业的团队组成

3.洞察企业的故事和文化

4.总结:了解企业最终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决定 你未来的成长和成功

 认识2 认识你的上司:解读上司的能力、性格和职业态度

5.上司不是你选的,而是组织选的

6.了解上司的处境到底有多重要?

7.是你适应上司,不是让上司适应你

8.解析上司的DISC人格特型(附表格和测试)

9.认识上司的5种角色

10.总结:你是否了解上司对你的真正期望?

PART 2 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步骤1 有原则地去工作:与上司合作共赢的6大原则

11.敬业原则:你是否还能做得更好?

12.服从原则:上司的信任从你服从的那一刻开始

13.请示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要剥夺上司决策的权力

14.互赖原则:优势互补实现1+1>2

15.功劳原则:通过5种剖析认识职场中的功劳

16.总结:把上司当成你“最重要的大客户”

 步骤2 做好自己的工作:工作“五位法”让你做正确的事

17.定位:定位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8.到位:把工作做到上司满意或者超出他的预期

19.补位:哪里需要你,你就在哪里

20.站位:你站在哪儿,就站好那班岗

21.换位: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2.总结:“五位法”的本质是让上司“放心”

 步骤3 做好上司的工作:使你获得上司信任的5个关键

23.“恭”无不克:用汇报的方式尊重上司

24.“能”者多劳:永远比别人“多”一点

25.“术”有专攻:用专业引导上司

26.“忠”贞不二:用忠诚成就上司

27.“沟”通第一:用沟通认识上司

28.总结:坚守原则和底线,获取信任

PART 3 如何正确地汇报工作?

 问题1 你该如何正确地汇报工作?

29.建立机制:形成有效的工作汇报机制

30.理清思路:9个步骤理清汇报思路

31.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再汇报

32.简明扼要:学会用三句话总结你要说的内容

33.数字说话:数字比简单陈述概况更有说服力

34.洗耳恭听:倾听是技术也是艺术

35.复述要点:目的是“检查”“补漏”“应变”和“建立良好气氛”

36.总结:把每一次汇报当成展示自己的机会

 问题2 上司希望你如何汇报工作?

37.主动汇报:不要等他问了你才说

38.准备充分:准备充分的材料和备选方案

39.效率第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重点内容

40.结论先行:先说出结论,再阐述内容

41.中途汇报:让上司随时掌握你的动态

42.把握轻重:坏消息要早点说

43.掌握分寸:上司希望你不要擅自决策

44.不要越权:如何与上司的上司说话

45.总结:带着方案来而不是带着问题来

 问题3 汇报中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46.完整的沟通包含3个内容:发送、接收和反馈

47.建立“沟通-反馈”的良性循环

48.哪5个支点支撑起沟通?

49.如何选择沟通的恰当时机?

50.如何高效地做出工作总结?

51.总结:把沟通当作促进了解的契机

 问题4 如何通过汇报工作,实现真正的“向上管理”?

52.第1步,改变观点:管理不只是“自上而下”的

53.第2步,主导沟通:向上管理就是和上司“最完美沟通”

54.第3步,主动出牌:不要总等着你的上司先出牌

55.第4步,获取认同:让上司认同你设想的影响力法则

56.第5步,协助提升:向上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你和上司的共同 提升

57.总结:你让上司卓有成效,他也会回报你成效

试读章节

57. 总结:你让上司卓有成效,他也会回报你成效

大多数员工没有形成有效的向上管理,其实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这件事。向上管理真正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它是“二八法则”的真实体现:20%的事情决定了你向上管理80%的效果,20%的向上管理决定了80%的工作。

这关键的20%,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让你的上司卓有成效”。

当你能够让你的上司卓有成效时,他也会回报给你成效。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放下成见。我经常听见有人抱怨他们的上司“挑剔”“变态”“狠心”,但是上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你的上司,肯定不是因为他对你挑剔、狠心又变态。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所以成为上司;而他那些让你痛苦的小毛病,其实可以通过你的向上管理来弱化。

你要么接受现状,要么改变现状。即使你的上司是个大魔头,如果你还没有决定跳槽、离开他,就不要让自己陷入糟糕的上下级关系中。

巧妙地帮助上司提升

前面我强调了无数次:上司也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愿意变成更好、更优秀的人,是普通人就会选择趋利避害,因此,如果你真心实意帮助上司提升,他一定会感激你。这个提升可以是业务能力上的提升,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提升,甚至可以是生理上的提升。

以前我做营销副总的时候,我的上司就有一个很大的短板——他不会喝酒。在营销老总这个岗位上,不会喝酒是很大的弱势。尤其有的客户喜欢把喝酒与签单联系起来,那种情况由不得你不喝。但是要喝,他的酒量又不行。我看在眼里,因此平时也会注意帮他挡酒。后来我出差的时候,买了一种在喝酒前吃一点就能够解酒的酸奶膏给他。他一试,觉得这个酸奶膏不错,就很高兴,还很感激我。

这种小事很容易办到,前提是你得把上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把上司的目标变成自己的目标。

了解你上司的目标,并且帮助上司达成它

每个人都有工作上的目标,你的上司也是如此。

你需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你的上司也要达成他的目标。

即使你的上司是公司的最高领导者,他也会有必须达成的目标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如营收、利润、客户关系、市场竞争等。甚至他还会受制于一些事情,比如政府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其他公司合约的制约以及股东对他的监督,等等。

如果你的上司是中层领导者,他的目标可能更多的是业绩、KPI绩效指标,以及他上司对他的观感。

了解你上司的目标,就是了解他的动力和压力所在。大多数人习惯于看自己所在层级的麻烦、目标和任务,而忽视了上一层也被麻烦、目标和任务所困扰。

如果你想实现向上管理,想要你的上司赏识你,想要你的上司卓有成效,就要先从考虑你上司的目标开始,不要再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再把目光局限于自己被分配的具体工作上。要站到更高的位置,站在你上司的角度去看他的目标,并且寻找上司和你目标之间的重合点。

一旦你站在上司的角度看任务,就会很轻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才是你应该马上完成的重点任务,哪些任务千万不能推迟(须知你推迟的是上司的任务),哪些任务即使你拖延一两天你的上司也不会有意见。

当你的方案必须取舍、改变时,你也要根据上司的目标来决定如何取舍、如何改变。

如果你的上司特别在意一个产品的上市时间,你就不要愚蠢地跟他说这个事情可以怎么延迟,而要想方设法从达成他的目标——让产品及时上市来思考,比如是外包给其他公司,还是加派人手,这样你的上司才会对你满意。如果你不考虑上司的目标就随意建议,那你能得到的只有上司的怒火。

一个卓越的下属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在面对一个问题,除了考虑自己的目标外,还要考虑上司需要的目标,考虑上司害怕什么、最在意什么,思考你的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上司的影响。

如果你的目标和上司的目标有很大的相关性,你就应该赶快和上司统一战线,并且让他看到你积极的举措,这个时候你的上司也会更乐意协助你。

了解你真正的角色定位

你真的了解自己在上司眼中、在职场中的角色定位吗?恐怕未必。大多数人虽然处在自己的职位上,做着自己职位要求的工作,日复一日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是他并不明白自己真正的角色定位。

有些人比较幸运,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但是却刚好做了一些符合自己角色定位的事情。而那些不幸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也没有做过符合自己角色定位的事情,最终吃力不讨好,始终得不到上司真正的认可,也得不到上司分配的利益和资源。

现在到了答案揭晓的时刻,你真正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答案是“解决问题的人”。

这个答案可能会使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心里从来没有把自己和“解决问题的人”画过等号。相反,他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个角色和别人——比如自己的上司画等号。

这样一来,出了任何问题都觉得没关系,因为自己不是解决问题的人,上司才应该是那个解决问题的人。抱着这种想法的人虽然也日复一日地在上班、工作,但是始终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卓越的员工。

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吧,为了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人”这一角色而努力。只要付出行动,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那时,职场的成功之门,才会真正向你开启。

P213-216

序言

不会汇报工作,你的工作就是零

你想成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你想要被别人分配资源还是由自己分配资源?

管理活动需要资源,但是分配资源的权力始终掌握在上司手中。

为什么你和同事工作的表现同样出色,但是上司最亲睐的人却不是你?

为什么你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承担了组织内部的许多责任,但却享受不到组织分配的利益?

为什么你的上司对你的态度总是不瘟不火,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忠诚,上司仍然不能信任你?

在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被看到。如果不会汇报工作,那你只能默默无闻地干到死!

职场中,有的人认为:我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为什么我老是要汇报工作?汇报工作只是一个形式,为什么我们要那么看重一个形式?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搞不清楚。事实上,汇报工作不是一种形式。汇报本身就是工作,汇报工作本身就是你职责的一部分。

要学会正确地汇报工作,只有掌握工作汇报技巧的人,才能成为上司信任和依赖的对象。

汇报工作是“二八法则”的真实体现:汇报工作只占了一个员工全部工作的20%,但是这20%的汇报却决定了你80%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通过汇报工作来实现向上管理,是打开职场成功之门的钥匙。

大多数员工没有形成有效的向上管理,其实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这件事。向上管理真正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它同样是“二八法则”的真实体现:20%的向上管理,决定了80%的工作;20%的事情,决定了你向上管理80%的效果。这20%的事情,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通过汇报工作,让你上司的工作卓有成效;当你能够让你上司的工作卓有成效时,他将会对你有所回报。

学会汇报工作,能够全面提升你的“职场可见度”。学会正确汇报工作,能助你完成从“透明人”到“不可替代者”的过渡,成为上司信任和依赖的对象。

本书通过“2种认识、3个步骤和5个问题”,全面解析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地汇报工作。

这是一本有关“工作汇报”的实用手册,同时也是一本解读“如何与上司完美相处”的行为指南。

更重要的是。希望你阅读本书后,在学会正确汇报工作的同时,能够从被管理者变身成向上管理者,掌握在职场中发展与晋升的秘诀!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的案例比较多,条理清晰,且实用,涵盖面广,而且通俗易懂。

——上海紫江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韦金平

这本书不但有深度,而且还有高度,是汇报工作的好伴侣。

——中航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首席执行官石玉峰

蒋老师在书中说“不会汇报工作,你的影响力就是零。不会汇报工作,你的工作就是零”。说得太对了!我喜欢会汇报的员工,如果你想正确汇报工作,读这本书就够了。

——成都三叶家私总经理叶宗海

本书没有一句说教,说的都是职场的“大实话”“大白话”,推荐职场人士看看这本书。

——山东爱博科技公司总经理谢兴明

汇报工作的干货!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傅孟潮

职场人士,尤其是职场新人在做本职工作和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时候,多学习如何与本部门同事、领导沟通的技巧必不可少。

——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机械进出口公司董事长高海宁

内容太实用了,每次看都有新感受,特别是当在我遇到职场瓶颈的时候,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了。它会教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上司,非常赞!

——英国杰西博工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师江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盛世新管理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巍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96730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5137370
中图分类号 B026-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