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外文论(2020年第2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外文论》主要收录学会年会参会学者所提交的会议交流论文,也接受会员及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国内外学者的平时投稿,学术论文、译文、评述、书评及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等均可。 《中外文论(2020年第2期)》内容包含文化传统与现代性转化、古文文论、西方文论、文本批评、译文、附录五个栏目。本期讨论了中国传统对朱光潜史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中国戏曲教育的实践探索、艾默生的诗人观与美国诗人等内容。 目录 文化传统与现代性转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朱光潜诗学建构的重要意义 程砚秋借鉴西方戏剧于中国戏曲教育与戏曲舞台的实践 再描述:中国美学超越二项对立思维模式的一种可能策略 学科交融与书法审美教育 古代文论 论艺术真实 倪瓒的美学思想 方宗诚与晚清文体学 西方文论 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 诗人与道德:爱默生的诗人观与美国诗人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摹仿论》 创作者的生存表达框架:文学程式的研究方法探讨 “正典”中的异类——哈罗德·布鲁姆对托妮·莫里森的阐释 从“目的”“功能”到“历史”——论尼克·赞格威尔对“依存美”的理论重构 文本批评 繁花与落花:细读《江南逢李龟年》 毛泽东诗词的空间性与文化表征的建构 以《沁园春·雪》为例 从题画诗和咏画诗看赵朴初对绘画的诠释 现代性视域下的存在思辨——论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译文 什么是批判 只有消费主义才能拯救我们——环境危机的叙事方式及原因 指责——论《鼠疫》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外文论(2020年第2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高建平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450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4 |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70 |
| CIP核字 | 2021280486 |
| 中图分类号 | I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4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