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骡子和金子
内容
试读章节

骡子在爹床头讲了两个月来的故事,不过没讲湘江渡口的枪林弹雨,自然也没讲黄金的故事。他怕吓坏了父亲。骡子爹就说,那个二号首长对你那么仁,你招呼也不打就跑回来,你不义。骡子脸红了,低下头。花姑忙打圆场,骡子是不放心你老人家,他是孝。花姑给骡子的伤口上草药,骡子爹也看伤口,知道问题不大,又继续数落,这两个月,多亏花姑照顾我,你还把她家的黑伢子命丢了。花姑连忙打断,人回来就好。花姑端出了南瓜饭。看着骡子狼吞虎咽,突然盯住了骡子的红军服。

“你哪么穿着红军服回来?没有人抓你么?王麻子这两天带着联防队到处抓红军,抓一个交到县里,有三十块大洋。”

骡子便告诉花姑他采取了昼伏夜行的策略,故而平安无事,只是时间长了点。说罢骡子不无得意。

“你以为我是蠢宝?”

花姑露出苦笑:“你不晓得把红军服脱了?你又是本地口音,什么都问不倒你,哪个会怀疑你!你直路不走走弯路,蠢到你打止啦!”

花姑的数落解构了骡子的得意。骡子很有挫折感。这又是骡子的短板之一,他的智力发育,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

“你可经过一枝花的铺子?”花姑又问。

“经是经过,没见到她。”

“你晓得她就没见到你?”

骡子嘀咕:“未必那么巧?”

花姑脸一沉:“今天晚上到我屋去睡!”

骡子就看着父亲。

骡子爹开口了:“到你屋睡,更打眼,还会连累你和你娘,不如去睡岩洞。”

花姑不再坚持,起身到骡子房里去卷铺盖。

花姑猜中了。王麻子的姘头一枝花果然看见骡子回家。

当天晚上,骡子和花姑前脚走,王麻子带着两个联防队员就把门踢开,要抓骡子。骡子爹讲话也不客气:王队长,你想钱想疯了?王麻子就冷笑:老杂种,你以为我不晓得你家骡子去给红军送盐?骡子爹也不怕:他是被刘老板骗去的。要讲通匪是刘老板,他还是你亲戚,你要大义灭亲。王麻子就拔出了盒子炮,把骡子爹绑走了,撂下话说,要人就拿三十块大洋来赎,否则三天后就把骡子爹顶替骡子交到县城的国军独立团。王麻子心里有底,骡子是孝子,定会来赎人。

第二天,花姑来山洞送饭,告诉骡子父亲被王麻子抓走的消息,深深叹了一口气,幽怨地看着骡子。

“你爹嘴巴不饶人,和你一个样,犟种!”

骡子起身要下山。花姑一把拽住。花姑手如铁钳,骡子动弹不得。

“哪里去?”

“赎我爹。”

“钱呢?”

“没有钱,拿命赎。”

“蠢!钱比命大?”

“我只有命。”

“我去筹钱。”

骡子难以置信地看着花姑。论家境,花姑家也只能说是勉强糊口。还是花姑爹当镖师的时候攒了些家底。三年前花姑爹走镖送了命,花姑就只有一个青光眼的娘,三年下来,日子越过越紧巴。要筹三十块大洋,除非卖了三分薄田,这是断命根子的事,决不可以的。

“你要卖田?”

“我不得卖田。”

“那也不行,我……”

“你有命,我才有命,晓得不!”

花姑又说出了这句话。骡子就不吭声了。他看着花姑走出了山洞。此时,他身后的岩洞缝隙里,塞着子弹袋,里面有黄金和珠宝,他一丝念头都没有。

夜晚,花姑来送饭。骡子一看送的是大米饭、猪头肉,忙问究竟。得知……

P14-15

书评(媒体评论)

“骡子的长征”是一种道德人格的长征。故事隐含这样一个主题:一个真正信守道德人格的人,不一定要有卓越的才能和见识,也可以做出非凡之举。执着地坚守诚信、朴实的人生信念,往往是人和生命的正能量之源。小说情节曲折,具有传奇-洼、喜剧性,以及某种艺术的荒诞性,而这一切当中却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艺理论家饶滼子

《骡子和金子》带有《西游记》式的传奇风格.其喜剧意味和故事的神奇性,给读者带来了观赏的愉悦。但它更是一个“灵与肉”的寓言,将现代社会灵与肉的纠葛,展示得淋漓尽致。我期待这部将传统叙事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小说获得更多的认同。

——评论家张柠

这不是信仰的长征,而是人格的长征;这不是真理的长征,而是美学的长征;这不是气吞山河的集体长征,而是孤独艰险的个人长征。罗宏笔下的故事。就是在这种奇特的张力中,呈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

——评论家洪治纲

罗宏把他对革命、真理、道德、历史以及人类终极关怀的思考,融入到一个危机四伏、充满传奇的江湖故事之中,在久违的阅读快意里,还潜藏着一幅思想者的面影。

——评论家谢有顺

目录

故事的缘起

湘江之战

骡子还乡

骡子的婚事

骡子去黎平

骡子又回来了

古小姐要逃亡

古团长的应对

二号首长的思考

遵义之围

骡子失马

骡子成名

骡子失踪了

骡子当了特工

骡子出贵阳

骡子当了爹

黄金之劫

云中飞回头

金沙到泸定

泸定义丐

骡子当了匪王

王麻子的末日

相会在班佑

天高云淡

骡子在边区

Josef博士的收获

序言

二〇一一年,笔者赴美拍摄一部华人在海外的外宣电视片,与某华商交识,在其收藏中发现了十几本年代久远的德文笔记,得知一段尘封了七十五年的往事。

 一九三六年秋,继美国记者斯诺到访陕北苏区之后,一位哲学博士出身的德国记者Josef也进入陕北苏区采访。采访期间,Josef博士得知一个故事:一个叫骡子的湖南农村青年马夫,随某盐商去江西苏区贩盐,被苏区中央银行运输队雇佣,随红一方面军长征。湘江之战,骡子所赶的大黑骡被炸死,骡子携带五百根金条及珠宝突围,与红军大部队失散,后独自追赶红军交还黄金,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其过程艰难曲折,险象环生,充满传奇。Josef博士顿时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多方采访,包括采访了当时还在陕北苏区的骡子本人,积累笔记十余本。回国前,Josef博士在上海逗留,一个星期六去酒吧喝酒,与一帮苏联水手发生了冲突,当时双方都醉了,争论起什么是世界第一名酒,苏联水手说是俄罗斯的皇冠伏特加,Josef博士却说是中国的茅台酒。苏联水手就问Josef博士,皇冠伏特加世界第一,这是我们斯大林同志说的,茅台酒世界第一是谁说的?Josef博士就说是骡子说的。苏联水手好奇地问骡子是何许人也,Josef博士就说是一位中国马夫,苏联水手不高兴了:你怎么拿中国的马夫和斯大林同志相提并论?Josei博士也不客气:马夫怎么啦?斯大林他爹不也是个皮鞋匠吗?苏联水手大怒,认为Josef博士故意贬低斯大林,双方竟然殴斗起来,Josef博士不幸丧生。此后,其遗留的采访笔记也神秘失踪。

该华商告诉笔者,一个偶然机会,他幸运地收藏了这些失散多年的笔记,并请翻译整理成中文。笔者翻阅中文文稿,颇为震撼,尤其是震撼骡子传奇经历中蕴含的某些哲思意蕴。笔者征得同意,予以复印这些文稿,并改编成文艺作品。本小说因此诞生。

值得说明的是,Josef博士在采访笔记中还留有一些批注性文字。笔者为表达对Josef博士的敬意,在本小说叙事中也适当整理采纳,以斜体字形态插入相关情节中。不言而喻,这些斜体文字带有一个学哲学出身的西方记者特有的思辨性,笔者力求在文字风格上尽量与小说基本叙事情节保持衔接,在观点上则可代表Josef博士的意见。读者阅读时感觉别扭,不妨跳过。由于这些斜体文字的加入,本小说具有了某种复调性质。对一些人,这是一个骡子和金子的传奇故事;对另一些人,则可谓一个关于生命的美学可能性故事。

还值得说明的是,笔者反复研读Josef采访笔记,发现他记录的那些故事可能有夸张成分,以至于整个故事更像一个大寓言。估计Josef博士在采访中已经进行了某种提炼加工。笔者推波助澜,更加强了这方面的表现,从而使本小说有些疏远了现实主义创作形态。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的智慧不在于描摹现实,而在于探究被遗忘的存在。亦即小说关注的是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笔者在构思本故事的时候就兴奋地想:假如世界上出现了骡子这样一个人会怎样?于是,笔下便流淌出了这样一个超越现实的故事。

内容推荐

罗宏编著的《骡子和金子》讲述了:青年马夫骡子家住湘江边,阴差阳错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湘江之战,他赶的黑骡子被炸死,大量黄金出现在眼前。他携带黄金突围,与部队失散,潜回家中。天降横财,他将何去何从?心灵深处的挣扎,各路人马的追杀,骡子经历了数不清的危险,数不清的磨难,数不清的奇遇……

骡子孤独地跋涉了二万五千里,九死一生地来到延安,把金子交给了红军。验收黄金时却少了二两,甚至黄金也被怀疑有诈,他不得不接受审查。骡子能否洗清自己?又是巨大的悬念……

《骡子和金子》是一个跌宕起伏、刀光剑影、情意绵绵、悬念重重的传奇江湖故事,又是一个蕴含着深邃人性思考的严肃哲学故事。

编辑推荐

罗宏编著的《骡子和金子》是一部以长征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有鲜明个性小的人物形象,一根筋、认死理,不变通、守承诺是主人公骡子最基本的性格特征。

湖南青年马夫骡子随某盐商去江西苏区贩盐,阴差阳错当了苏区中央银行马队的马夫。两个多月后红军长征,在湘江之战中,骡子赶的大黑骡被炸死,他带着五百块金条及珠宝突围。因与红军大部队失散,他只得潜回家中,一边养伤一边打探红军下落。

骡子在洞房之夜带着黄金不辞而别,为了追赶红军开始了一个人的长征。一路上,国民党特工、地方军阀、江湖黑道、偷儿、红军和未婚妻花姑等人都在千方百计寻找骡子,骡子历经磨难也屡遭奇遇,黄金几度失而复得,但他始终没有动一丝私吞黄金之念。对红军的承诺一定要做到——这种极为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使命。不料将黄金送到延安后,验收时却被发现少了二两,最后惊动保卫局进行调查,找到了原来苏区中央银行的秤来验收——果然一分不差,才洗脱了他的嫌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骡子和金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0127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3319695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广东
235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