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0总第4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9年末,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19)”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70家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硕博士研究生与业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围绕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持、融媒体时代的出镜报道、播音主持学科发展变革等诸多论题进行了讨论。本书是《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0总第4辑)》,分为边界与融合:新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主持传播前沿话题研究、主持传播跨学科研究、播音主持史论与教学研究和会议综述五个模块。 作者简介 高贵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主持人传播和广播电视传播,已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长尾”市场的开发》《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等论文,出版《主持人评价与管理:思维·路径·方法》《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主持传播学概论》《解析主持传播》等著作。 目录 边界与融合:新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 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 技术驱动与人文精神: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发展的两种逻辑 Speech and Discourse:An argument for the acknow:ledgment 0f conceptual diversity and specificity AI赋能,媒体的下一种可能 音频新媒体赋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 跨界·融合:暨大播音的发展理念与创新实践 主持传播前沿话题研究 困境与突围:从主持人大赛看主持人专业能力再培养 当下主持传播日常生活审美化语态的文化批评 融媒体时代两岸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品牌权益之研究 第三媒介时代下直播平台中主播的沉浸式传播策略探析:以淘宝直播为例 资本·权力·技术:网络直播空间正义的逻辑与实现 主持传播跨学科研究 可听的身体: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主持人身体实践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身份建构策略:基于语用身份的理论视角 声音传播跨界使用的美学解析:以有声语言创作中的撕裂音为例 技术驱动与情感赋能:符号学视野下新闻播音员的发展路径探索 播音主持史论与教学研究 主持传播:移植与生长——兼论“主持人”概念转型、升级之辨析 当代传媒文化视域下播音主持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关系研究 回望与启示:从八十年代书刊出版看播音学科体系的建立 VR技术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展望 数字化媒体视域下的播音主持创作新特征 融媒时代播音主持学术研究态势分析:基于2008—2018年文献分析 课程论视域下吴郁主持艺术教育研究 会议综述 边界与融合:新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第三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19)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0总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高贵武//林小榆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281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8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4 |
CIP核字 | 2020215666 |
中图分类号 | G222.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