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低头找幸福(俞正强)/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浙江教育学院吴卫东教授眼里,一位老师甚至是很有希望走向国际的名师。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的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很多人看来,俞正强能成为名师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他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和名声呢?本书采用采访的形式来记录这位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的教师俞正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目录
引言 低下头来找幸福
1986—1998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一章 谢谢你,我的学生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学生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个小故事:老师,你进步了吗?
第二个小故事:“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第三个小故事:“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第四个小故事:吃大饼的故事
第五个小故事:老师,你为什么要我去补课?
观察学生,和学生一起聊天
第二章 读书和思考都是很快乐的事
读书是最省钱的娱乐方式
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俞老师喜欢看的书
读书有三个层次
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八个字
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给年轻老师看
“我主要思考课堂问题”
教师懂点医,学生能受益
20年没有中断地思考的问题
1998—2002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三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写小文章让我有了名”
1999年,幸运之神降临了
关键事件:“跨世纪园丁工程”
到胜利小学当校长
“吴卫东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
教学生研究错误
给学生上了一堂“目录”的课
把知识当“拐”卖
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四章 俞老师的教学风格
朴素的人朴实的课
“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
“人家都说我另类”
俞老师的“5:3:2”理论
“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风格”
等一等,小朋友不就有答案了吗?
“我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有特色了”
“就做我自己”
把课上出美的味道来
2002—2007 悟道有乐心自足
第五章 努力做一名好校长
三好学生由“评比”变“申报”
做薄弱学校的好校长
让老师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工作
让俞老师感到得意的校训
怎样让鸡蛋变小鸡?
管理学校要做好三块文章:读书、运动和休闲
让老师和学校合作
来自工业管理的理论是不能拿来管理教师的
连学生的喝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是不是一个好学校?
当校长也有幸福感,但付出的更多
第六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
用平常心对待新课改
戴“面具”上课的老师
“美女成长三步曲”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生活化
把生活材料数学化
第七章 探索小学数学新课型
数学欣赏课: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数学准备课: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原因来自教师
第八章 俞老师的“谬论”
教育是什么
人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学数学是不需要强迫的
富润屋德润身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
教材既然可以改来改去的,那还管它干什么?
知识的“库存”与“周转”
做个“善问”与“善待问”的老师
发展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成长小结:“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结语 要怀着希望
附录 俞正强教学实践与思考
1.“分数准备课”教学设计
2.“举一反三”(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3.在计算讲评中培养学生的“错误观”
4.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6.低头找幸福
序言
教育是一门艺术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
得教育是一门艺术。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活动必须
遵循一定的规则,而且科学的真理是可以重复的。但是教
育不同。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
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
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
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
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
一幅画、一首歌都不是重复的,而是不断创新的。教育的
每一堂课,对待每一个儿童也不能重复,需要不断的创造

我看了“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更坚定我认为教育
是一门艺术的信念。林良富老师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师,既
能宏观把握又能脚踏实地,处处显示出他的教育智慧;刘
永宽老师潇洒大气,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陈出新;俞正强老
师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金莹老师喜欢琢磨
,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完美;邱向理老师大处着眼,小处着
手,总能捕捉到教育的细节,关注学生。他们中,有的老
师以严肃认真见长,有的老师以诙谐生动见趣,有的老师
以细腻关爱感人,个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就像一幅幅
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艺术是什么?
其中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些名师都说自己当初
并不想当教师,都是无奈的选择。这说明教师在人们心目
中还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他们后来却都
成为了名师!为什么?他们都说是责任,是对孩子成长的
责任、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促进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创造
。但是,我还想说,因为教育是艺术,有无尽的创造力在
吸引着教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进艺术的殿堂,总会被
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被他们的艺术创造所震撼。学校就
是艺术殿堂,儿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
创造。
教育是艺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心和情来
画出你的最美丽的画卷!
2007年国庆前夕于北京求是书屋
导语
假设一位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教学比赛,也没有拿过任何奖项,他是否有机会获得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成为一名星光熠熠的名师呢?在浙江金华就有这么一位名师:他是农家子弟,没有优越的社会背景;年少时,做老师不是他的志向;初为人师,也并不得领导的赏识;在成为特级教师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大的教学比赛,没有拿过一个大的教学奖项。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在浙江小学数学领域颇有名气。本书采用采访的形式来记录这位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的教师俞正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后记
对俞老师的访谈结束了。我还是不敢说自己有多么了
解俞老师这个人。因为探测一个人的行为和内心是一件高
深莫测的工作。我只能就事论事,就俞老师在教师和校长
岗位上的所作所思,来认识他这个人。他还有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朋友,有其他的社会生活。有时即
便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来看时,可能又是
另一番面孔。这里所谈的也仅限于我个人对俞老师的观察
。他幽默、坦诚、直率、睿智、博学、朴实、好思。他活
得很平凡但不平淡。
我谨希望俞老师的成长历程能给那些同样平凡的人们
送去一些希望。你要相信,勤奋好学的人必定有丰厚的精
神回报。当你的人生之路走过一大半的时候,即便还没有
华丽的衣装和奢华的盛宴,只要你不放弃读书,不放弃对
高尚精神的追求,物质上的缺失一点都不影响你的生活质
量。幸福的感觉不期而至,你的内心会很知足,很平和。
我们都很平凡,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追求,我们的日
子也可以不平淡。
因此,我们要怀着希望过每一天。我们的心中要有孩
子,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寄托着我们自己的希望。我
们要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负责,因为教育是国家的希望
所在,民族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勇于改革,因为改革也是
一种希望。
如果你还年轻,你更要满怀希望。未来的路还很长,
有了希望,才不会在苦闷彷徨的时候踟蹰不前;有了希望
,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去憧憬禾采。
诗歌是最好的言志方式。我抄录了这样一首诗,和读
这本书的朋友共勉。这是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
班牙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人维森特·阿莱桑德雷·梅洛寄语
年轻人的一首诗,这首诗写道:
你懂得生活吗?你懂,
你要它重复吗?你正在原地徘徊。
坐下,不要总是回首往事,要向前冲!
站起来,要挺起胸,这才是生活。
生活的道路啊,难道只有
额头的汗水,身上的荆棘,仆仆的风尘,
心中的苦痛,而没有爱情和早晨?
继续,继续攀登吧,咫尺即是顶峰。
呵,你还这么年轻,太年轻了,
真像初生的婴儿什么也不懂。
额头的两绺灰色头发中间,
闪烁着你那蓝色的眼睛,
活泼而且纯真,但像被什么蒙住了,显得那么懵懂。
嗨,别再犹豫了,站起来,挺起胸,岂能放弃希望?
拿起你那棵白蜡杆子,拄着它。
如果愿意,我的胳臂已经伸向你的身边,
嗯,你没有觉得吗?虽有长袍遮盖
这胳臂格外有力而镇定。
你没有觉得吗?你耳边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没有语调,可你一定听得见。
它随着风儿,随着清新的空气
掀动着你那褴褛的衣衫,
吹干了你汗淋淋的前额和双颊,
抹去了你脸上残存的泪斑。
在这黑夜即将来临的傍晚
‘它梳理着你的灰发那么耐心、舒缓。
挎起这皙白的胳臂吧,它与你似曾相识,
挺起胸膛去迎接朝霞的蓝天,
希望之光在地平线上已经冉冉升起。
迈开坚定的步伐,认定方向,信赖我的支持
迅猛地朝前追去……
它的名字就叫《要怀着希望》。你可以不记住它的内
容,但我希望你能记住它的名字;要怀着希望,在任何时
候,对任何人,对任何事。
精彩页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访谈者,以下简称“访”】您什么时候读的师范?读师范对您有什么影响?
【俞正强,以下简称“俞”】我是1983年初中毕业考进师范的。因为我英语学得不好,爸爸妈妈担心我考不上大学,就要我报考了师范。当时我个人是很不情愿的,因为读师范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前程。人的一辈子,好像一眼就看到头了。而且我自己也不甘心就当一个小学教师。当时也是没有别的选择,就这样读了师范。读师范以后呢,我的心情也不好,就看了很多书。到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好,就被分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教书。1986年我毕业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下海,很少有人愿意当教师。那时的年轻人,要是当了教师,连老婆都很难找。说实话,那时教师的社会地位真的不算高。
到1988年,我们一起读师范的同学几乎都下海了。毕业十周年(即1996年)聚会的时候,我们班23个男同学,还有4个在教书,其中有3个教中学,在小学教书的就剩我一个了。其他的同学几乎都离开了教师岗位,转行干别的去了。我当时也不想教书了,可是我妈妈不让我辞职,希望我继续教,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现在有些人说,一个人必须热爱教学才能教好书。我个人觉得也不是非这样不可。我就不是一直很爱教书的。其实人不一定要很热爱才能教好书,我觉得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我是属于很有责任感的人。我可以不爱教书,但只要我一走进教室,我就不能不教好书。我觉得教书可以带来很多让人很高兴的东西。
访谈手主石
俞老师的这番话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国家进入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入商品经济(当时还不敢提“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改革阵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严重,到处流行着“卖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从政之路红彤彤,经商之路金灿灿,从教之路黑沉沉”这类的说.法,中小学教师流失严萤。
当时,凡是有志向的青年,主动选择去做教师的还是很少的。读师范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他们有才识,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更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在这批人身上,我们看到,无论做什么事,责任感都胜过个人的意愿。
◎学生对我影响很大
【访】在您的成长过程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俞】一个人的成长是由许许多多帮助支撑着的,在成长中给我帮助的、让我感恩于心的人太多了,而每一个帮助都重要无比。一开始应该说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是他们养育并支持我选择教书的。而我能够坚持在教学岗位上耕耘并乐此不疲,应归功于我的妻子,她的信任与关爱是无与伦比的,要知道,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小学老师娶妻是比较困难的,而我的妻子是女教师,美丽而书香,属于很吃香的。但是,如果说到课堂教学,我觉得学生对我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我发表过的文章里,写过几个这方面的小故事。虽然那时我的校长很不喜欢我,但我教书好,所以他对我也很宽容。
【访】校长为什么不喜欢您?
【俞】我刚毕业的时候,我班上有几个数学差的学生。我就想办法帮助他们提高。那个时候,我个人在教学方面还没有掌握现在这么多科学知识,遇到这样的问题就知道补课。然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补着,补着,就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了。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教人用扑克牌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计算速度和对数字的感知能力。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然后,我就把这个方法用在了这几个孩子身上。一天,我对他们说:“你们中午留下来,咱们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听了都很高兴。那时候也不流行家教什么的,中午把学生留下来,还得和家长商量,家长同意了才能做。就这样,中午有三四个学生留下来,我陪他们一起练。我统计了一下,这些孩子把整副牌加起来所用的时间,一开始是5分30多秒。经过训练,最后只用2分多钟就把所有的牌加起来了。这个速度是很快的了,因为我们大人一般都达不到这个速度。通过训练,这些小朋友对数的感知能力、对数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提高了。这说明这个方法很有效。
巧的是,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和这些孩子玩扑克,有个副校长经过办公室,看见了我们,他示意我出来,我就出来了。然后,他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给这几个小朋友补课。”他说:“补课?你在补课?别乱搞,别乱搞。”然后,就走掉了。到了周一学校开大会的时候,校长不点名地批评了我,说:“有的老师,中午的时候,把小朋友叫到办公室打扑克!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我们老师身上,我们的老师也太不像话了吧!”从那以后,校长对我印象就不怎么好了。
【访】校长不喜欢您,影响到您了吗?
【俞】当然有影响了,我不能再继续和学生玩扑克了。不过,我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只要学生的成绩好了,校长也是很喜欢的。 不过,学生对我的影响还是最大的,我写过一首诗,就叫《谢谢你,我的学生》。
【访】这首诗还能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低头找幸福(俞正强)/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永红
绘者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139498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96
CIP核字 2007156539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26
169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