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
内容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伦迪著王敏编译的《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以独特的角度切入,为读者历数了大师们不为人知又让人大跌眼镜的“黑历史”,以及老师们不敢告诉你的大家逸事。读完这些或有趣,或惊悚,或古怪,或无语,读完这些绝对真实的一手资料,你会发现这些大人物的生活,可能比他们的作品还精彩。

内容推荐

舞台之下,音乐大师原来也过着如此“跑调”的人生。

美妙的交响曲和古怪的音乐家,这样的组合怎么会枯燥无聊。

原来,音乐神童莫扎特其实满口脏话;实验音乐家约翰·凯奇竟然还对蘑菇颇有研究;浪漫大师柏辽兹曾想男扮女装毒杀爱人;英国天才爱德华·埃尔加的乐曲都要归功于“彼得兔”……

伊丽莎白·伦迪著王敏编译的《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无意分析交响曲的精巧旋律,也不会讲解歌剧的精彩唱段。本书只想告诉你,那些能写出“高雅”乐章的音乐大师,他们的生活其实根本没那么“高雅”。在令人难忘的和弦背后,你也许会发现,一个仿佛不曾真正熟悉过的音乐大师,正在舞台上抚弄着琴键。

目录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音乐神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焦阿基诺·罗西尼

埃克托·柏辽兹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女作曲家

弗里德里克·肖邦

罗伯特·舒曼

弗朗茨·李斯特

理查德·瓦格纳

朱塞佩·威尔第

1813.10.09或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

爱德华·威廉·埃尔加

贾科莫·普契尼

歌剧脚本

古斯塔夫·马勒

克劳德·德彪西

理查德·施特劳斯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阿诺尔德·勋伯格

查尔斯·艾夫斯

莫里斯·拉威尔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乔治·格什温

亚伦·科普兰

爵士乐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塞缪尔·巴伯

约翰·凯奇

伦纳德·伯恩斯坦

菲利普·格拉斯

电玩音乐

试读章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让古典音乐变得比以往更恢宏、更大胆、更精美,而他在完全失聪的状态下取得了这样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最让人诧异的。贝多芬开始丧失听力时年仅26岁,但他继续创作了30多年。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成就,这就类似于,米开朗基罗失明后,还能继续为西斯廷教堂绘制壁画。

不幸的是,失聪并没有治好贝多芬火暴的脾气。随着听力渐渐丧失,他的怒火却越来越难以控制,发脾气时也越来越不理智。但是,他的行为越是古怪,他的音乐竟越是高雅。你为什么不能更像莫扎特一点?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西部古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宫廷中的一名男高音歌手,也是一个逐渐染上酒瘾的酒徒。1770年,儿子出生,他对此无动于衷,也很少关心孩子,直到他意识到这个小男孩非常有音乐天赋。联想到莫扎特幼年时的成功,他决定依靠儿子瘦弱的肩膀让自己功成名就。

如果说利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浑蛋,那么约翰·贝多芬简直就是个粗鲁残暴的野蛮人。邻居们永远忘不了小路德维希对着钢琴键掉眼泪的那一幕。除了弹琴之外,小路德维希的所有时间全都花在学习枯燥的音乐理论和练习拉小提琴上。路德维希·贝多芬没有被锁在地下室中练琴,或没有挨揍的日子,可谓少而又少。

约翰的方法很野蛮,但取得的成果很不错:到10岁时,路德维希已经掌握了广博的乐理知识,他的琴艺也已出类拔萃。但由于永远没有时间做功课,他的拼写糟糕极了,算术也一塌糊涂——他一直没有学会乘法和除法(也有一些证据表明,他患有诵读困难症)。11岁时他就辍学了,从此再也没上过学。

征服大师

约翰想将儿子打造成一个人见人爱的神童,可他一直没能成功。但路德维希的非凡天分还是引起了当地贵族的注意。1787年,他的几位赞助人将他送到维也纳,师从莫扎特学习音乐。这个晕头转向的17岁少年就这么被介绍给了大师莫扎特,但还没来得及上一堂音乐课,他母亲病重的消息就传到了维也纳。

这位年轻的音乐家于是匆匆回家,正好赶上了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时,他已无法马上返回维也纳了,他的两个弟弟需要照顾监督,而父亲约翰对这个家可谓有害无益。没过几年,老约翰的状态变得十分不稳定,雇主给他养老金让他提前退休了。他的养老金一半归自己,一半给了路德维希,让路德维希照顾好弟弟们。

直到1792年,贝多芬才得以重返维也纳。在一位富有的赞助人的牵头下,他又开始跟着约瑟夫·海顿学习。然而贝多芬很失望,他发现海顿不愿意严格训练他。而海顿认为这个22岁的年轻人太狂妄自大。也许贝多芬真的已经不需要更多训练了。1795年,他首次登台,演奏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1800年,他的第一首交响乐问世,贝多芬一下就成了维也纳新生的巨星。

一个大作曲家的许多让人恶心的陋习

这时,贝多芬的朋友们注意到,他开始不喜欢社交了。海顿抱怨贝多芬再也不来拜访他了。一名到贝多芬公寓拜访的访客觉得,他的钢琴声竟然完全走调了,这真是太奇怪了。而贝多芬自己非常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他失聪了。他的听力是渐渐丧失的,但到后来,哪怕是对着他大喊大叫,他也听不到一点儿声音了。

贝多芬还存在许多健康问题,包括腹部绞痛、反复腹泻和经常性头疼等。疾病让贝多芬万分痛苦,他甚至想过自杀,而唯一阻止他那么做的,是对艺术的坚定信念。1802年秋,贝多芬住在小镇海利根斯塔特时,写下了让他有力量活下去的艺术信念,言辞恳切动人:“除非我能发挥我的全部艺术才能,否则似乎不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这后来成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

在他的余生中,这份文件一直锁在他的书桌中。这一新的决心让贝多芬精神百倍,思如泉涌。第三交响曲《英雄》(最

初他想将此曲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后来拿破仑决定入侵贝多芬的故乡奥地利时,他打消了这个想法)是如此不同寻常,以至于交响乐团在排演过程中曾几次遇到困难中断。批评家们评论说,这首曲子“太古怪了”。听众们也抱怨这曲子太长了:“如能让它停下,我愿意给一个十字币(一种银币)。”

但除了音乐之外,贝多芬还有许多古怪之举。他喜欢一边走路一边作曲,于是,人们常常在街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贝多芬在大街小巷中闲逛,挥舞着手臂,断断续续地哼唱着,他的身后往往跟着一群好奇的小男孩,但他旁若无人、毫不在意。

他从不会在一个地方住很久。在维也纳,他搬了将近40次家,有段时间他甚至同时支付4个地方的房租。他也是一个让人讨厌的租客。1809年,一个去他公寓拜访的客人发现,他住在“你能想象到的最脏乱的环境中”,每张椅子上都放满了碗碟,碗碟中盛放着吃了一半的食物,上面盖着穿过的衣服。椅子旁边的钢琴和书桌上堆满了还没写完、墨迹斑斑的曲谱。钢琴下还放着一个从没倒过的夜壶。

他的外貌再也不吸引人了。他的衣服又脏又破,吓坏了那些定期给他清理、替换衣物的朋友。他年轻时肤色黝黑,但疾病让他面色灰黄、满脸病容。他宽阔的方脸盘上布满瘢痕,灰白的头发一根根都竖了起来。因此,异性对他毫无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他对她们仍有狂热的兴趣。贝多芬有个坏习惯,他会爱上那些他无法追到的女人—通常是一些上流社会的女子,并且她们往往已经结婚了。他最爱的女子身份神秘,要不是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人们根本不会知道她的存在,这封信是寄给“不朽的爱人的。这位女子的身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现在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她是安东妮·布伦塔诺,一位法兰克福银行家的妻子。她纤弱柔美、非常高雅,并且非常崇拜贝多芬(“他像神一样行走在世人中间”),但她最终也没有背叛自己的丈夫。如果这点让贝多芬觉得痛苦,也许他能从这个事实上找到安慰:一个命中注定无法得到的爱人,要比一个让他把脏衣服放在篮子里的平庸妻子,浪漫好几倍。

P

序言

你寄存了大衣,递上了门票,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准备在音乐厅或歌剧院美美地度过一个晚上。你翻开印刷精美的曲目单,打开曲谱,准备感受今晚即将带给你的文化启迪。看着这份精致的曲目单,你也许会认为,所有的作曲家都过着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值得拥有高雅情趣的你,对他们的大作投以热切的关注。

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肆无忌惮”的音乐家从来都存在,他们的历史比摇滚乐还要古老。损坏旅馆房间?贝多芬会把一间套房弄得乱七八糟,完全无视其他人。以各种性丑闻震惊观众?从布鲁塞尔到布达佩斯,李斯特拥有一大群热情的“粉丝”。要求音乐会举办者让步?没有人比瓦格纳更加乖戾难搞。

实际上,很多作曲家都过着一种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生活。莫扎特满口脏话,舒曼患有梅毒,而伯恩斯坦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时,正在蹲大狱;瓦格纳构思《罗恩格林》时,正忙着躲避债主;普契尼谱写《蝴蝶夫人》时,正竭力阻止妻子找他(最新一位)情妇的麻烦。

在那些充满善意却枯燥乏味的音乐会曲目单中,绝对不会出现这些细节,因此本书就有了出现的价值。

为了撰写这本《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我搜罗了西方最著名的作曲家最离奇古怪、令人瞠目结舌的趣闻轶事。这本书也许不会告诉你在某首交响乐的第四乐章中该注意聆听哪些内容,但它解决你如下的问题——谁试图男扮女装杀害自己的未婚妻?谁是鉴别蘑菇的国际权威?还有谁愿和宠物兔共享作曲家之盛誉?

当然,本书容量有限,能提到的作曲家也很有限,因此当你发现,书中漏掉了霍尔斯特、奥芬巴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大名时,请千万别介意。本书并无意比较作曲家音乐地位的高下,也无意评判他们究竟孰优孰劣。还有,别让你最喜欢的作曲家的小瑕疵影响你欣赏美好音乐的心情。那些美妙动人的音乐、令人难忘的和弦、气势恢宏的合唱可以是—的确是—这群

肆无忌惮的家伙创作的,无论作曲家本人有多古怪反常,也丝毫不会掩盖他所创作的伟大音乐的光彩。

好了,指挥家已经登上舞台,灯光已经变得暗淡,指挥棒已经高高扬起。

你该在座位上坐好了—这也许会是一段颠簸的旅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伊丽莎白·伦迪
译者 王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76598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6083134
中图分类号 K815.7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6-2449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