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增补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独夫董卓》、《独狼吕布》、《天生郭奉孝——郭嘉》、《郁郁乎文若——荀彧》、《文和乱武——贾诩》、《泡沫英雄——袁绍》、《两张臭嘴——孔融和祢衡》、《遥想公瑾当年——周瑜》、《一代完人——诸葛亮》……周泽雄著的《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增补版)》是一部对三国群雄进行人格心理的深度剖析的历史随笔。

内容推荐

周泽雄著的《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增补版)》是一部对三国群雄进行人格心理的深度剖析的历史随笔。全书站在与罗贯中截然相反的立场上,对三国鼎立的主要人物用比较详尽的史料进行了勾画叙述和分析评论,将发生在一千七百年前那一个英雄世纪中的英雄人物、英雄心理,近距离地挪至现代人面前。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还是同名电视连续剧的观众,都会从这本书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将促使人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趣味品读之中就拥有了智慧。

目录

自序:再煮一壶英雄酒

一 独夫董卓

二 独狼吕布

三 天生郭奉孝——郭嘉

四 郁郁乎文若——荀彧

五 文和乱武——贾诩

六 泡沫英雄——袁绍

七 两张臭嘴——孔融和祢衡

八 遥想公瑾当年——周瑜

九 江东那一双碧眼——孙权

十 玄而又玄的枭雄——刘备

十一 千古云长——关羽

十二 一代完人——诸葛亮

十三 九面曹操

十四 狐媚与狼顾之间——司马懿

十五 英雄末路

十六 汉末三国的女人

十七 文学的虚实与历史的曲直

十八 话说“不分胜负”

试读章节

严格地说,苏轼“三国周郎赤壁”的说法有误,因为赤壁之战发生时,魏蜀吴三国压根儿不存在,无论曹操还是孙权、周瑜、刘备,身份都是汉朝大官,他们都效忠于汉朝皇帝,至少口头上如此。理解这一点,就能界定赤壁之战的性质:它不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侵略战争,不是一场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若强调战争的正当性,该正当性不在孙权、周瑜一边,反而更多地倾向曹操。战争的关键词是统一还是分裂,代表汉朝皇帝出战的曹操志在统一,意欲割据江东的孙权志在分裂,遂有此一战。换句话说,倘若孙权毫无分国裂土、割据自立的行为,曹操师出无名,赤壁之战就不会发生,正如曹操不会无故向忠于汉朝的益州牧刘璋进攻。

依照当时的统治规则,拥有军队的地方诸侯有义务祛除皇上顾虑,方法是“遣子入侍”。这类方法曾盛行于古代世界,古罗马人也曾借助该法求得帝国的安稳,日后造成罗马帝国极大动荡的匈奴人阿提拉,早年曾作为人质在罗马求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即要求马腾(马超的父亲)“遣子入侍”,以确保皇上无忧。然而,当曹操假借皇帝旨意要求孙权依照惯例“遣子入朝随驾”时,孙权拒绝了。这份拒绝可以解读成图谋不轨、“闹独立”的信号。那么,谁在怂恿孙权呢?是周瑜。

周瑜与孙策的关系,友谊多于上下级因素,两人年岁相若,周瑜以兄礼敬待孙策,以自家部曲协助孙策。在孙策死后,周瑜又以无懈可击的礼仪,尊重并效命于小自己十来岁的孙权。孙权与周瑜得以建立双重关系:孙权既是周瑜的主公,又以兄礼敬重周瑜。在权力场上,这类涉及多重伦理的关系极易引发矛盾,周瑜却做得相当漂亮,既敢于担当,又全无僭越。在古人极为看重的友道和臣道两方面,皆堪称楷模。

周瑜具有强烈的效忠精神,但其效忠对象不是皇家,而是江东孙氏。周瑜和袁绍一样,不认为风雨飘摇的汉代江山值得挽救;周瑜和袁术一样,将朝廷之摇摇欲坠视为江山易姓、改朝换代的大好机缘,与袁术的区别仅在于,周瑜并无自立皇上的野心,他只想尽心尽力地辅佐孙权。当年,周瑜劝好友鲁肃投奔孙权,即以“汉室不可复兴”作为大势研判的前提,又结合所谓“先哲秘论”,断言“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结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赤裸裸地表达了推翻汉朝,靠孙权“结构帝基”的“打天下”计划。在周瑜、鲁肃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之后,孙权久蓄于心的帝王梦想,就被点燃了。实际上,周瑜在赤壁战前声称“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之时,曹操并无推翻汉朝的居心,由于别路豪强已被曹操一一剿灭,仓皇逃亡中的刘备尚无暇遐想自己的政治前途,当时真正觊觎皇位的,恰是孙权自己,周瑜只是用所谓“恶人先告状”的法子,丑化曹操,同时实施自己的战争动员而已。所以,在孙权、周瑜、鲁肃三人结成秘而不宣的“结构帝基”同盟之后,孙权就将自己放在与曹操必有一战的位置上。就此而论,赤壁之战的初因来自孙权的异心,远因来自周瑜的志向和才能。孙权敢萌异心,端赖周公瑾。没有周瑜辅佐,孙权的帝王梦,终究是南柯一梦。P82-83

序言

一部二十四史,得从何处说起呢?如果计较这个问题,请准备蹲二十年“史牢”吧,除了“从头说起”,没有第二招;如果你不想受这么大的折腾,倒也不妨由着性子来,想从哪儿说起,就从哪儿说起。比如,直接从汉末三国开篇。

历史老人该是富饶权变、谐谑多趣的,他那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旷世姿态,本身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如果这老人有讲故事的爱好(他想必有此爱好),我们不妨继续假设:

你热爱哲学,他会饶有兴致地向你讲解先秦诸子的种种学说,并鬼头鬼脑地告诉你:那里面的智慧,后人消化了三千年,都只是理解了一小半,误会了一小半,忽视了一大半。你喜欢文学,他会重点提到唐朝,再左右逢源地涉及上朝下代:时而兴致高昂,声若铜钟;时而语带哽咽,老泪纵横。如果你喜欢悲剧故事,他会对你打量一番,视乎你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才决定从“五胡乱华”处开讲,还是说说岳飞,或干脆狠狠心,开篇就从鸦片战争讲起。对于追求前卫的现代青年,他可能拿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度调侃他们几句,直到他们嚷嚷道:“得,得,我再也不敢附庸风雅了!”如果阁下喜欢刺激点的故事,他一笑之余就把你牵领到明清之交的江南小镇,那里有着整筐整箩的风月故事,天天在纳凉的市井闲人嘴里散播。想听英雄传奇吗?那更简单,他神奇的如来指,一下子戳到了汉末三国……

在下的浅见是:整个汉末三国,不折不扣就是一个英雄世纪;历史卷帙中特意腾出那一卷世纪篇幅,不为别的,就为了供英雄闪亮登场.让后人一惊一乍。

按罗贯中的写法,汉末三国故事起于184年黄巾军起义,至280年晋灭东吴止。我们发现,这一个百年里有着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战争频率和人才密度,弄到最后,却白忙一场,以致很难依据历史的功利原则,赋予他们的行为应有的价值。试以著名的三大战役为例:官渡之战虽然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国土分裂为三预留了后患,从曹操身边侥幸溜走的刘备,正是在官渡战役之后,逐渐崛起万妨碍曹操九合诸侯的心腹大患;曹操全力对付袁绍而无暇旁顾,反使孙策获得宝贵机缘,得以转斗江东,斩获颇丰,为日后鼎立之势早早做好准备。再看魏吴赤壁之战,作为战例精彩绝伦,从“天下归心”角度着眼,就是另一回事了。孙权当年若接受主和派代表张昭的建议,向曹操投降,不是更有利于河清海晏、长治久安,更能使数十百万生灵免于涂炭吗?且不说日后孙权还主动向曹操、曹丕称臣。说到吴蜀彝陵之战就更有趣了,东吴大将陆逊一把战火烧死了那么多蜀汉儿郎,刘备又丢了天大的面子,结果竟是与东吴订立一个彼此永不相侵的和约,那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再看孔明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两出祁山),总体上劳而无功,无论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嘲弄,张邰对马谡的教训,还是姜维与邓艾的对抗、与钟会的惺惺相惜,蜀兵与魏军在大西北把那么多山头拉来锯去,“出师来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却只赢得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尽唏嘘……

汉末三国,这一个英雄世纪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历史的书页在84年突然散乱起来,当它在280年重新合上时,蓦然回首,竟然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晋人习凿齿认为,“既无代王之德,又无静乱之功”。

这么说当然过于情绪化,也不甚负责。历史河道那一次有意味的弯曲,虽未改变大江东去的总体流向,但营造出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慷慨。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千年古国,奇在三国。你且抬头看看天,天上不是多出一座璀璨的英雄星座了吗?它发出的辉光,注定将成为中国人永恒的谈资、无尽的消遣……

汉末三国,汉失其鹿,诸侯群起共逐之,一时“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各路英雄狼视虎步,各怀异心。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呢?先简单拉呱几句:

董卓好像是一个窥视者,存狮虎之心,有豺狼之胆,但起先还得像后世那头面对黔驴的饿虎那样,学会按兵不动。

袁术是妄想狂,充满帝王野心,但除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基业和因缘凑巧获得的那块南阳肥田,造物主并没有赐予他更多能耐。

吕布乃草莽英雄,虽然骑一匹赤兔马仗一杆方天画戟也在汉末版图上晃荡得不亦乐乎,但他到底想干啥子,他赢了之后下一步又会朝哪儿挪,恐怕没人知道。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公孙瓒那只大嗓门又在吆喝什么买卖呢?斩黄巾他很卖力,与北面的胡人交战他很玩儿命,后来与袁绍也打得不可开交……直到挺一把剑杀尽妻儿,再放一把野火烧掉自身。他就为这吆喝吗?

陶谦、刘表,与韩遂、马腾相仿,只是满足于割据一方的超级低能儿罢了。“景升(刘表)父子皆豚犬”,这是当年叶剑英元帅的诗句,言之有理。

袁绍也许有一种哈姆雷特的性格,胸怀大志,却犹疑不决。区别是,他没有哈姆雷特的才华。

苟或、郭嘉者流,确是智慧化身,与贾诩等人一样,他们共同构成英雄世纪中不可或缺的和声。当然,苟、郭二位本质上又与贾诩不同……

孔融、祢衡这两张著名臭嘴,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花絮,颇可玩味。

孙权明哲保身,安心做自己的山大王。只是,他治下的土地哪里是一座寻常山寨呀,那分明是造物主赐予中国最丰厚的一块沃土。

刘备不可思议,在诸葛亮为他隆中划策之前,他在中原东奔西走,南踬北颠,简直有招摇撞骗之嫌。他从未主动发起过一场有意义的战争,主动逃跑的机会倒为数不少,他的行为甚至让人怀疑,他凭什么搅和到这场三国纷争中来?他来了,一不留神还做了回皇帝,建了个帝国,生了个摔不死、捧不起的宝贝儿子。

关羽和张飞这一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好兄弟,有这样两个共同点:其一,两人皆武功盖世,为“万人敌”;其二,两入都身首异处,未得好死。

赵子龙一杆红缨枪左挑右刺,在民间名头锃亮,其实只是一条出色好汉,算不得风云叱咤的大将。严格地讲,他更应该属于《说唐》级别。

周瑜是天生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举奠定了三国格局。与他的非凡战功相比,八卦心大炽的后人更感兴趣的却是他被罗贯中糟践的性情。

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但鉴于他功败垂成的历史宿命,我们只能这样假设:诸葛孔明最非凡的成就,大概就是为中国塑造了一尊千秋完人的伟岸造型。

说到曹操,无论根据他的性格还是他的面容,都不该是京剧舞台上的那一张白脸。《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有次写曹操瞧着某人(董昭)肤色极佳,狐疑之余不免有点醋酸,因问“尊颜何以保养得这么好”,可见,曹操的脸色,不仅有点黄,甚至还有点菜色。如果汉末三国诚如黄仁宇所言是一种“新形态的战国时代”,我们不妨先将曹操想象成那个--存鲸吞天下之心的秦王赢政。

至于司懿,这个阴谋机器的成功,代表一个阳刚英雄时代的终-结。一个几乎让人找不到一丝敬意的强人,最终成了收拾旧山河的大赢家,扫兴之事,莫此为甚……

倒下了,英雄壮伟的躯体,其中混杂着几声猪嚎;

逝去了,时间k河中那一段刹那春秋,其中也凝固着历史中最漫长的定格。

我们再煮一壶酒吧。这是一壶英雄酒,中国历史若少了这股浓烈的酒味,将会多么乏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增补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泽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5682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5249745
中图分类号 I207.413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