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内容
内容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中的大师。

领袖是如何控制群体的?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淹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心理学统治世界”系列作品阐述了疯狂民意背后的理性操控,还客观分析了大众心理学与政治、经济、战争、民族、宗教、神权、犯罪、法律、教育之间的神秘关联,举例解析了党派专政、社会骚乱、宗教虐待、社会斗争、群众盲从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它触动了当时法国当权派的神经,也促使本系列作品当时在法国被80多个党政图书馆绝密珍藏。

“心理学统治世界”系列是把勒庞所有作品一次性结集出版,收录了《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经典作品。

人类世界中重大冲突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三类:生理的、心理的、神秘主义的。

战争运用的是实实在在的武器,但真正操控它们的却是心理力量。在堆叠着无数尸体的战场上,心理力量才占据着非常高的统治地位,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它温顺而不自知的臣服者。

大国之间解决争端只应该靠实力,而不是靠正义……对正义的理解见仁见智,而正义的概念本身也会随着不同个体和国家而产生不同变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正义标准、愿景和野心,而这些都是由其历史和民族个性形成的……没有人可以说清,究竟哪一种正义才是正当的。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创作《政治心理学》《战争心理学》《乌合之众》《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

目录

序言 两条战线上的战争

卷一 当前研究必需的心理学原理

序言:战争的心理学研究

第一章 情感的、集体的、神秘主义的力量及其在国家生命中的作用

第二章 人格的多种形态

卷二 现代德国的演进

第一章 德国实力的崛起和发展

第二章 德国哲学家对国家的定义以及对历史的阐释

第三章 德国的经济演进

第四章 现代德国的心理

卷三 战争的远因

第一章 战争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第二章 种族仇恨

第三章 德国的侵略姿态与复仇思想

第四章 神秘主义影响在战争起源中扮演的角色/霸权理想

卷四 战争的近因

第一章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和外交谈判周

第二章 英国起初的反战情绪

第三章 英国国内心理的演变

第四章 德、奥、俄、法在外交谈判进程中的各自作用

……

第五章 大众心理对战争起因的影响

第六章 奥、德、俄三国君主意志的作用

第七章 结论:究竟是谁想要战争?

第八章 德国和各国国内就战争起因的观点

卷五 战争涉及的心理因素

卷六 德军在战争中运用的心理战术

卷七 战争中的未知变量

结语

精彩书摘

《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1 现代战争中不可预期的新元素

此处我并不打算详细探究现代战争全新且难以预期的形式。但是,既然我将重点探讨心理因素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就势必需要简短梳理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情况。

战争将会有力地推动个人、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因为其将改变武器、战略、人道主义概念、权利观念、风俗习惯——总而言之,改变一切。同时,战争也将像法国大革命一样,对人类生存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分别研究某些特定变化之前,我将先对其做整体分析,来说明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到地上与地下、海面上与海面下以及空中的战争的。

现代陆地战争的首要特征,即军队人数从以前的几十万人上升到现在的几百万人,战场范围从过去的有限空间拓展至如今长达几百英里的战线。

沿着这条长长的战线,士兵们在泥土中挖掘壕沟并进行着殊死战斗。而将领们则除了用电话下令发动进攻或在某些要塞加强防守之外,再无其他活动。

早期的枪支射程都在几百米之内,而且瞄准度很低,杀伤力很弱,如今早已为射程在6至125英里的加农炮所取代。这些大炮的威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在数日之内便可彻底摧毁看似坚不可摧的要塞,并能够几乎即时消灭暴露在其炮筒之前的战斗力量。

海上战争也发生了同样巨大的变化。自战争初始,潜水艇便被投入使用,能够在几分钟内击沉造价达300万英镑的巨型军舰,迫使后者不得不进入港口躲避,甚至不敢轻易驶出港口。

除了这些陆海战争,还有空战——尽管飞机的打击力量尚未获得充分验证,但是由于飞机能够数以干计地飞越边境进入别国领空,其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战争中,从恺撒至拿破仑,战争一直由将领个人主导,依赖人们的运筹帷幄。将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后方遥控着一切情况。在路易十六和拿破仑时代,有画家为了描绘战场画过这样一幅画:在画面近景中,士兵们在用大炮向敌人猛力开火,而在画面远景的山坡上,坐落着将军们的指挥部。

若是换作当今的时代,观众们便可看到一幅全新的景象:几十万军队悉数出动,在画面中却不见一人一枪,因为士兵、战马、枪炮、战壕全都隐藏起来了。

但是,如果观众目光敏锐并且保持长时间观察,最终将会不时地看见一些人,他们偶尔从背景显现出来,慢慢地爬过田野,又迅速跳起来跃入战壕。

如果观众希望看见正在指挥这支隐形军队的将领本人,便将发现他正在缓缓地、悄悄地退出画面。他通过接收和发送电报或电话信息的方式,向不同军团发出指令,他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便是下令用火车将军队运至想要攻打或守卫的地点。

最后,如果我们这位想象中的观众想要找到所有军队的最高统帅,则可能需要走上很远的一段路程。如今我们得知,自1914年9月5日至25日,在马恩战役整个过程中,元帅和其副手们都一直待在距离战场120英里的地方。

数以百计、陆续不断的小规模遭遇战也取代了过去毕其功于一役的作战模式。除了在波兰和俄国,在其他地方并未出现大型战役。但是,为了在许多小型战役中夺取一点微弱优势,仍然有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除了我在上述指出的变化外,本场战争还为人们带来许多出其不意的感觉。例如,在战争之前,所有军校都教授步兵应该呈开放队形分批前进,以此避免人员的严重损耗。但是本场战争自始,德国却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大举进攻的冒进方式。德国军队在沙勒罗伊出人意料地采取这种方法,在那时还是成功的,因为这种出其不意的阵势大大挫伤了法军的士气。但是到了伊瑟战役时,这种方法却失败了,因为德军将自己大面积暴露在英法两军之前,成为集中攻击目标,在短短几天之内便损失了15万人。

……

前言/序言

古斯塔夫·勒庞的《战争心理学》成书于1915年之秋。当此之时,法国已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渐已习惯战争特有的负担、节奏与艰辛。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都进入了斯多葛主义那种屈从现实与放任自流的状态:一时满怀希望迎接胜利,一时坐看战争苦难持续。尽管法国还在盼望下一轮“大推进”将带来胜利与和平,但在1915年的秋天,局势已很明朗:战争至少还得持续一个冬天。9月下旬,法军在香槟战区发起新一轮攻势,却和阿图瓦与弗兰德斯的春季攻势一样,未能打破西线的僵局,年内结束战争的希望化为泡影。尽管如此,香槟攻势失利的苦涩与失落并没有动摇法国人的信念:为夺取最终胜利,法国将不计代价、继续战斗。士兵们要奋战到底,平民们要出于道德义务为祖国奉献力量,知识精英与道德权威们也要担当起引领全民的特殊使命,为法国参战寻找合理解释。勒庞撰写《战争心理学》正是基于以上背景。

在开战的头几个月内,法国的学者与作家们纷纷加入笔者谓之为“知识动员”的宣传活动,在国内外出版刊物并进行公共演讲。在国际舆论战场上,他们与德国人展开激烈交锋,驳斥德国人对战争不负有责任的主张;在对国内及中立国的宣传中,他们也详尽论述了法国为何必须战斗并将继续战斗,直至获取最终胜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 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8108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5000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2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