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晋系玺印汇编(共12册)(精)/先秦玺印研究大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玺”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数据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吴振武先生在很早的时候后就指出,“传世和出土古玺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发展、职官制度、地理沿革、姓氏状况等问题的一份重要资料。仅就战国文字研究而言,古玺是同时期除竹简外的最大宗战国文字数据。其单字之多,是其他材料文字无法与之相比的。”裘锡圭、李学勤先生都有类似的看法。传世和出土古玺著录书蔚为壮观。除了早年的《古玺汇编》、《古玺文编》,之外,近年来,著录书籍层出不穷,其中晋系玺印尤多。然而,这些著录书较为分散,不易收集。有鉴于此,作者收录了目前所见晋系玺印6000余方,文字字形1。8万余个,汇聚成册,并对相关问题加以研究或说明,编撰成《晋系玺印汇编》,以饷诸君同好,并为有志于此的后来者提供可靠的玺印参考书籍。全书由印谱、文字编和异体字表三部分构成。印谱部分,根据其性质分为:官玺、私玺、吉语玺和单字玺四大类别,每一类依据魏、韩、赵等国别分为小类,并将无法确定国别附在最后。私玺依据姓氏笔画排列,先单姓,后复姓。每方玺印并附释文,于书后编有检字,方便读者翻检摹刻。其中印谱下出释文,必要的地方出按语。文字编则按照《说文解字》字头排列,下出释文和出处。异体字表则是将相关的异体字罗列出来,供相关的文字研究者使用。晋系玺印在研究古代文字发展、职官制度、历史地理、思想艺术及姓氏源流等有着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地位。故本书可为书画家、篆刻家以及广大的书画篆刻爱好者,提供地域特点鲜明,在结构、运笔、布局等方面风格迥异于齐、燕、楚、秦各系玺印的临摹作品,为临摹者最直接的掌握晋系书法特点,了解晋系与其他各系书法之不同,提供极大便利。同时,也值此书,为文字学界、史学界等相关学科提供可供研究和使用的数据书籍。 导语 晋系玺印在研究古代文字发展、职官制度、历史地理、思想艺术及姓氏源流等方面有着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地位。故本书可为书画家、篆刻家以及广大的书画篆刻爱好者,提供地域特点鲜明,在结构、运笔、布局等方面风格迥异于齐、燕、楚、秦各系玺印的临摹作品,为临摹者最直接地掌握晋系书法特点,了解晋系与其他各系书法之不同,提供极大便利。同时,为文字学界、史学界等相关学科提供可供研究和使用的数据书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晋系玺印汇编(共12册)(精)/先秦玺印研究大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汤志彪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83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2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对战国文字、书法等感兴趣的读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 |
CIP核字 | 2019218836 |
中图分类号 | J29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6.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