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只鸟的选择
内容
试读章节

新千年来得太快了。但我没这感觉。千禧年我十九岁,高中毕业进了大学。同一年,我离了家。走了便走了。之后我很少回来,就算放暑假也一样。独立的滋味真好。高中离校时,我看着朋友们一个个打包行李,都回家去“理理清楚”。其中一些是要躲避成人世界的限制,不想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涯;另一些则是为了省钱。而我,可不想再回到青春期那种日复一日的例行生活。想想我们的父母那代人,大都在二十岁前就离了家,之后再不回头。也就是我这一代,还要在家里拖上一段时间才踏入社会。我可不要,我想找寻自己的路。我发誓,十九岁离家后永不回来。又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兜里揣着个二流学校的艺术学位,径自冲向多伦多,在那儿找了份工作,开始了“现实生活”。

结果我发现自己并没多少事业心。我经常被问到“最近在做什么”这一避无可避的问题,然后就卡壳。“哦,这些天啊,就是,挺忙的。”我只得撒谎,希望话题转成让自己不那么为难的事情,比方天气啦、信仰啦、战争啦什么的。

我的朋友,那时大都已经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待遇也颇丰;还有一些进了医学院、法学院,或者读了研究生。不过,我也有一项造诣——烘爆米花。我时常在夜里穿着拖鞋,弄一大炉爆米花,然后撒上厚厚的盐和辣椒粉。那些日子里,我狂吃爆米花。有时我也会写些东西,多数是兴趣使然,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就得找点其他活来养活自己。那时候大概每隔几个月,我就会换一份工作。可以说,为了填饱肚子和支付房租,我差不多什么都做。我甚至在一个教堂里当篮球教练——晚上工作,内容是教一群超过四十岁、连运球都不会的中年妇女打篮球。工资是一周四十美元。

后来我临时决定返回父母那不怎么起眼的农场。我回渥太华,是要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准备并录播一档每周一次的书评节目。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并没抱多大希望。后来渥太华早间档的节目制片人发邮件给我,说她很喜欢这个主意,并希望能“在六月份前启动”。我马上答应了,也没考虑自己要住在哪儿。一想到我能通过找书、读书和谈论书来赚笔钱,我就非常兴奋,哪怕只是在电波中低声细语。

得到消息的那天下午,我约了好朋友鲍勃到女王大街的一个露台上喝酒庆祝。我们穿得很随便,坐在一起喝廉价的瓶装啤酒。那是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整个露台就我们俩——或许对多数人来说春寒过于料峭,又或许星期二的一点钟实在太不合时宜。

“太棒了,”鲍勃得知了我的好消息说,“可是你准备住在哪儿?”

是啊,住在哪里呢?其实这个书评节目只是暑期段的短期工作;我身无分文,还要偿还巨额助学贷款。想到这里,我说:“我还真没时间在市中心找房子。不知道,估计可能问问爸妈,住他们的农场吧。反正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就这样,自己在外面独立了快十年之后,我第一次考虑返回老家。鲍勃无言,我也无语。接下来我们就猛喝啤酒,时不时地看看外面人潮拥挤的街道。

当天晚上我打了电话回家,已经好几周没听到父母声音了。电话接通了,母亲在那头向我解释,说他们还在吃晚饭,酒也没喝完。“我们当然欢迎你回来,”她听说了我的计划后说,“真是高兴。”我挺开心她没怎么大惊小怪。“你猜怎么着?”

“什么?”我问。

“不,我跟你爸说。”我能想象父亲坐在餐桌的对面,靠着椅背,拿着酒杯,然后耸耸肩。“你猜怎么着?伊恩要回家来住了。”

“只是暂时的,”我提醒她。

“太好了,”我听见父亲说,“回来吧。”

“那你什么时候到家?”母亲问。  “还不知道。大概再过几个周吧。”P1-3

书评(媒体评论)

伊恩·里德的作品,将超现实色彩、脚踏实“地”和人文关怀三者融于一炉……这种奇妙的组合,犹如一辆杜尚设计的达达主义汽车,由脱口秀主持人驾驶,导航的却是位得道高僧。

——伊恩·考特,《北方甘酿》作者

伊恩·里德是一个天才故事家。书中讲述家庭故事真实而有趣,其中最闪耀的明星是他的父母,既古灵精怪又和蔼可亲……你一定会爱上他们。

——孙汉娜,《加拿大读书俱乐部》节目主持人

后记

完成这本书后,我离开了丁香山,搬进了自己的公寓。圣诞节的时候,我带着“客人”这一较为舒服的头衔,又回农场待了几天。吃饭的时候,我们得给姐姐的第二个儿子准备一把额外的椅子——当然,这是种隐喻的说法。他也只有三个月,整天躺在沙发上吸吮自己的食指。唯一有点儿伤感的消息是玛格去世了;我们这只博德牧羊犬,在十二月初的一天突然去了,不过死的时候很平静。结果南瓜不要脸地侵占了它的床。

圣诞晚餐的时候,我们听着音乐,大吃大喝,互相敬酒。大家说到我回家的这一年,我就把这本书的事情告诉了他们。这一次,再没人要求我吹口哨。农场上的其他事,和我走之前没什么两样。父亲还是喜欢他的魔力灯绒裤,母亲依然对手机过敏,卢修斯也总是在凉台上踱步,等待它的早餐。我们附近的一片田地,被一个适度的住宅发展计划锁定了。不过还没开始大兴土木。

文中的一些名字作了更改,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另外,有两章内容最初是广播剧本,已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第一线》节目中播出。

目录

序章

一、回到未来

二、鸟之选择

三、精神食粮

四、玫瑰人生

五、能工巧匠

六、孤枕难眠

七、夜间活动

八、圣诞回家

九、历日经天

十、迷失冬季

十一、重返校园

十二、一缕阳光

十三、迎头赶上

后记

译后记

内容推荐

伊恩·里德编著的《一只鸟的选择》内容介绍:一个在“奔三”人生赛段中快到终点的“80后”,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奔波,生活无聊而卑微。一个偶然的机会,令他返回父母的农场,度过了一年悠闲的时光。全书生动地描述了农场里发生的有趣故事——陪父母下厨、与珍珠鸡搏斗、清扫畜棚、寻找丢失的鸭子、庆祝圣诞节、看恐怖电影、替绵羊接生……种种欢笑和泪水饱含着精彩的人生领悟。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带领我们观察自然的变化,感受生命的脉动,体验岁月的变迁。

《一只鸟的选择》也提供给读者一扇了解当下北美青年文化的窗口。书中描写的歌手、球星、文学家、卡通人物、电视节目、快餐店,甚至恐怖片等都再现了最新一代北美青年的成长文化。

编辑推荐

伊恩·里德编著的《一只鸟的选择》内容介绍:《一个人的好天气》《一只鸟的选择》共同谱写了一段新世纪的“围城”。一个怀着城市梦的女孩想要冲进大都市,一个梦碎的“屌丝”想要回到久别的乡村。城市候鸟的青春迁徙——久住城市的我,已经忘了月亮和星星竟然如此明亮清晰……一个二十七岁年轻人返乡寻找最淳朴、最本真的生命意义的故事。一生中最无所事事的一年,竟成为受益最多的一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只鸟的选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拿大)伊恩·里德
译者 陈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3740
开本 32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1.4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6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