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汉王朝时就设置哀牢县,系“南方陆上丝绸路”永昌道在中国境内的最后通道、古“乘象国”属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是边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宝库。
《盈江非物质文化遗产·1》详细记录盈江县国家级、省级、州级及县级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运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系统的记录,充分显现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
图书 | 盈江非物质文化遗产(1) |
内容 | 内容推荐 盈江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汉王朝时就设置哀牢县,系“南方陆上丝绸路”永昌道在中国境内的最后通道、古“乘象国”属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是边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宝库。 《盈江非物质文化遗产·1》详细记录盈江县国家级、省级、州级及县级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运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系统的记录,充分显现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 目录 第一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一节 传统舞蹈—傣族象脚鼓舞 第二节 传统戏剧—傣剧 第二章 盈江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一节 民间文学—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阔时目刮》 第二节 传统舞蹈—傣族光邦鼓舞(盈江县支那乡) 第三章 盈江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一节 民俗—傈僳族婚姻 第二节 民俗—傈僳族日常生活 第三节 民俗—景颇族婚姻习俗 第四节 民俗—傣族婚姻习俗 第五节 民俗—景颇族丧葬习俗 第六节 传统音乐—《荷花灯歌舞曲》 第七节 传统音乐—《十二马歌曲》 第八节 传统舞蹈—傈僳族芦笙舞 第九节 传统舞蹈—傈僳族三弦舞 第十节 传统舞蹈—景颇族刀舞 第十一节 传统美术—傣族民间绘画 第十二节 传统技艺—天下第一象脚鼓的制作工艺 第十三节 传统技艺—苏典乡傈僳族服饰工艺 第十四节 传统文化保护区—新城乡新城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第十五节 传统文化保护区—盈江县民族民间傣剧之乡 第十六节 传统文化保护区—支那乡傣族“光邦”文化艺术之乡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节 国家级传承人 第二节 省级传承人 第三节 州级传承人 第四节 县级传承人 附录 一、盈江县优秀民族民间艺人 二、盈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布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盈江非物质文化遗产(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雷自文//排英 |
绘者 | |
出版社 | 德宏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8042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16008286 |
中图分类号 | K297.44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