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幸福直通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秘密。关于人类心灵梦魇的秘密。

抑郁症、焦虑症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在患者的心灵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极度难受的身体感觉与不安情绪该如何缓解?是否还能恢复以往的思考能力?

于洛生所著的这本《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幸福直通车)》是一个康复20年从未复发的抑郁症患者精心书写的心理治疗笔记。

道理并不复杂,所有的谜题终有答案。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执着探寻心灵光源的生命足迹。

于洛生所著的这本《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幸福直通车)》不同于那些年我们食过的心灵鸡汤,它是一份详实、细腻、具有生命温度的抑郁症治疗笔记。作者原原本本地写出了自己的治疗过程,黑夜汹涌而来,夺去了他心灵的生命,带走了他的浪漫和智慧。在许多个暗潮涌动的夜里,蜕变为一个心灵的探路者,与姐姐一起探索出了“话疗”的治疗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自救”。将走向人心的嶙峋歧路化为一条林荫路,并且将此方法惠及他人,成为“救人”的心灵医生。这本书不仅是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法的总结,在他探索的足迹里渗透了个体生命的疼痛、思索以及感悟,既有方法论的严谨又具有杂感随笔的亲和力。

成功的心理治疗会让阳光重新洒在你的生命里,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即便看到的都是暗影,也深信有光才有影,它藏匿在那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光。此时你便会进入极好的思维状态,从而实现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转变。

目录

第一部分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

 一、不要忽视心理问题

 二、与药物相伴的六年

 三、我的心理治疗曙光——自由联想法

 四、疏散痛苦情绪的迷雾

 五、藏匿于心灵深处的原始之梦

 六、最后一场大雪过后就是春天

 七、驶向心灵的灯塔

第二部分 人脑计算机自检扫描

 一、大脑皮层上的“梦工厂”

 二、提线木偶——愚人生命中的悲哀

 三、心理疗法的一般步骤

 四、机械自助调节的使用说明书

第三部分 心理谜案探索

 一、我总是听到亲人们的呼唤

 二、那个摇头唱歌的神秘女人

 三、天上地下无所不在的魔眼

 四、被性梦缠绕的纯洁女白领

 五、三毛:那棵在台北枯萎的仙人掌

 六、顾城:迷失在梦魇中的童话诗人

 七、在愤怒中奔跑的绝望少妇

 八、为偷窃强迫症而苦恼的博士

 九、少年哈奇和“9·11”英雄

后记 姐姐寄语

试读章节

一、不要忽视心理问题

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爆发,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累积的过程。让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千奇百怪,从最普通的学习或工作压力,到很常见的性烦恼(手淫或者性念头诱发)以及洁癖焦虑。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不一样,甚至怪异得难以启齿,但往往都是先经历一段长期的压抑,在某一天突然爆发,突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对环境失去真实感,不由自主紧张焦虑,从此陷入痛苦不安的境地,还会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舒服。因此,预防心理疾病最好从心理问题的萌芽开始。

如果从记忆的库房中挑选一件最令我自豪的往事,那无疑是初三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时获得了本赛区(包括周围市县)第一名。从小到大参加的数学竞赛我几乎都是第一,还记得参加学校的选拔赛,老师上课前喜滋滋地说,咱班那谁谁考了满分,后来我知道第二名的成绩才是及格。这种经历让我知道自己比大多数人多了那么一点点的天赋,也带给我自信,但我觉得患抑郁症也与此有些关系,那时仗着身体好,熬夜啃数学难题,困了就喝浓茶水提神,简直就像是在自虐,过度疲劳自己也没有在意。

另一个诱因是一个不快乐的经历,如果从大人角度来看那或许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但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他的自尊心特别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当时发生的那件事刺激到了我。

那是在初二的时候,我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老师交给我一项收学习资料费的任务,上午收了一大堆零钱,当时自己太单纯了,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坏人,因为衣服上的口袋很浅担心会弄丢了,所以中午将钱放在书桌里没有带回家,下午上学时竟然发现钱没了!当时那对于我家也不是一笔小钱啊!突然间我被吓懵了!

我跌跌撞撞地跑去报告老师,老师不仅没有注意保护我的自尊心,也没有注意保护其他同学的自尊心,我还记得她像个侦探似的皱着眉头说,这钱一定是咱班同学偷的,我一定能查出来,现在赶紧承认还不晚,她又报警又搜查,每个同学都被她搜了身,有几个中午在教室呆过的同学成为重点怀疑对象,被她单独叫出去询问,不知道她问了什么,回来时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一直折腾到很晚才放学。因为我自己的疏忽,让所有同学都受到了伤害。

那个下午我因为内疚流的眼泪,比这一辈子所有的眼泪加起来还要多,事实上当我现在敲下这段回忆的文字,重新回忆那段经历时,我的手从温热变得冰凉,开始冒出冷汗。时隔二十多年,那段少年经历对于我已经毫无意义,就像上辈子的事,按理说我应该不在意了,然而记忆的威力依然那样强大,我最内疚的是有位女同学似乎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当时她被老师单独询问后哭得很厉害,后来状态变得很不好,毕业后再没有联系,衷心希望她平安。

在那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一上学我就不自主地想起那件事,心事重重,在学校里再也无法高兴起来,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心理会出现什么问题,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或焦虑症,只是觉得压抑感越来越沉重,甚至有时觉得喘不过气,唯一的希望是熬过去,等中考毕业离开这个环境就解脱了。

在这样的心境下参加数学竞赛,然后马上面临中考,必须考上市重点高中,将来才有机会考个好大学,拥有光明的前途。这样学习压力骤然增大,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很多,在学校里压抑和疲劳相互促进,我感到自己很累,不能放松不得休息,脑子转得停不下来,我预感到这样下去自己要出事,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问题就这样积累着,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吗?我存着侥幸心理,但就在临近中考前的一个多月,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应该是在五月份,春天里暖意融融,树木葱葱,天空晴朗,我坐在教室里上课,比往常心里更乱,真是觉得受不了了,但也不能跟别人说,就在麻木忍受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嗡”了一下,我一瞬间意识模糊,仿佛某根神经断裂了,所有的感觉都变了!

教室里熙熙攘攘,非常不真实,同学们仿佛都在演戏一样,老师讲课的声音变得虚无缥缈,朦朦胧胧听不真切,就像耳朵里塞了一团棉花。蓦然间周围环境如此虚假,被分隔成两个世界,我自己仿佛成了局外人,始终不能融入进去。

我就像一个脱落的齿轮,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再不能与时间咬合。所有疲惫懈怠的感觉全都涌来,我的注意力变得涣散,再也无法集中,心变得飘飘悠悠的,烦躁得像有一把火在烧,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突然没了方向感和时间感,很恐怖、很迷茫。

那一天是我人生的分水岭。从那以后我变了,再也变不回原来的自己,连自己都感到陌生,就像有另外一个人强占了我的内心。我无法维持大脑的清醒,心情就像沸腾的水,翻滚着杂念的水花,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让它平静下来;这也让我失去了学习能力,头脑中颤抖不安,它们打断逻辑运算,干扰我的注意力,使我无法理解新的知识。

我的精神变得恍惚,经常发生错觉,有一个经历印象深刻,那次是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我随着人流回到教学楼,可是稀里糊涂走错了楼层,进了楼下那间教室,我坐在别人的位置上浑然不觉,看见周围投来陌生且诧异的目光,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呢?直到老师喊上课,我才蓦然醒晤,羞愧难当地跑了出来。

因为以前学习底子好,尽管神志不清,我的中考成绩还是不错,以全市前二十名的成绩考进一所市重点高中。这倒也符合预期,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暑假,让自己好好休息,好好放松享受生活,把不佳的状态扭转过来!

可是好像有什么种子已经在我心里扎根,无法去除了。那种不安、焦虑和难受,无论怎样休息都伴随着我,变得无法摆脱了!我突然特别害怕!它们影响我的思维、睡眠和食欲,让我时时刻刻都感到不适,而我的自我调节对它们却无能为力,这可怎么办?我怎样才能好起来,恢复那个原来的自我?我会不会永远被这团混乱给困住?

P2-5

序言

比防癌更急迫的是防抑郁

我是《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责任编辑,希望这本书你们能够喜欢,并来信提出宝贵意见。

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但是结局是好的。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的作者曾经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孩子,虽然是数学竞赛第一名的文理全优尖子生,但是,却不幸患上抑郁症。以至于对中学生影响重大的中考,必须吃下三片镇静药才能走进考场。即使这样,他中考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位列全市前20名,考取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但是,因为抑郁症他没能完成中学学业,更别奢谈高考……他的妈妈在他休学四年后,逼他回学校保住学籍,绝望中他跳楼自杀,受重伤全身打石膏,终于保住了命,悔恨不及的妈妈从此每天晚上都要从床上重重摔下来多次才能入睡……抑郁症给他本人和家庭带来的苦痛,让我读后手脚冰凉、唇齿生寒。

幸运的是,作者于洛生目前早已彻底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康复20多年从未复发,治疗过程非常成功。他成功康复之后,创作了很多诗歌,比如《情缘》《送别》,并被闪客朋友制作成FLASH动画,多次荣登各大动画网站的头条,观众很多,成为小有名气的诗人。

这本书两年前计划出版的时候我很犹豫,有几个抑郁症患者呢?这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吧?没什么人需要看这种书吧?

不到两年后的今天,书刚开始征订,周围就涌出无数人来咨询、要书,似乎一夜之间,每个人的周围都至少有一个亲友得了抑郁症,急需找到治疗方法,这让我们不再回避抑郁症。

抑郁症即将是人类健康第二杀手,而它实际上已经是威胁青少年健康的第一杀手。但是,我们对于抑郁症的警觉性却远远与它的危险性不相匹配。

我们现在对抑郁症的态度,与20年前我们对癌症的态度很相似,那时候没有人像今天这样防癌抗癌,大家都把癌症当做奇闻异事来对待,觉得与自己无关,而现在不同了,癌症几乎成了常见病的一种。

抑郁症比癌症离我们更近,它的痛苦比癌症也更甚,但是,我们对它的警惕心却远远不如癌症。这是让我非常担忧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读完这本书有以下几点体会,在此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

1。抑郁症的心灵病毒也是有潜伏期的。引发于洛生重度抑郁的“心灵病毒”(诱因)是很多年后与姐姐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才回忆起来的。而在遭遇病毒侵袭的当时,年少的于洛生及其家人,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以为自己扛扛就过去了,以为好好学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不要再想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好的,一定会过去的。但是不然,病毒表面上貌似没事,其实已经深深地潜伏下来了……

2。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非常难受的事情,一般认为应该抑制、忍住,然后转移,想开点就没事了,或者用努力工作和学习替代。其实不然,这样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或者让抑郁病毒潜伏下来。这本书让我明白,直面它、宣泄掉,才能彻底根治抑郁病毒,使其不比防癌更急迫的是防抑郁再复发。

3。不要对别人制造伤痕记忆,善待每个人,也不要在自己心中留下伤痕记忆,善待自己。

4。不要总是问家人工作成绩如何,工资多不多,挣钱多不多,要多问他们,工作开心不开心,喜欢不喜欢?不要总是问孩子上课听讲了吗?考试得了多少分?受到老师表扬了没有?获了什么奖?和别人比如何如何?要多问他们,在学校开心吗?今天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5。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宣泄掉,书中的方法虽然是抑郁症治疗的成功记录,但是,也可以推广及他人,包括我自己,不要让任何不愉快的记忆深埋在你的内心。

6。最后这点最重要,虽然现在众多名人明星自杀,周围还有许多痛苦经年无法摆脱药物的抑郁症亲友们,让我们感到抑郁症让人类那样的无奈,似乎亿万身家也不能治愈,但是,这个普通的作者,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很难,但是,你真的可以做到……

最后,祝朋友们开心幸福每一天!

张立红

后记

姐姐的寄语

时常想起20多年前的几个场景:当登上山顶,向远处望去,山峦起伏,绿意葱葱,让人心旷神怡;当走进学校,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求知的目光,感到当一名教师是多么充实,多么伟大;而当回到家里,看到畏缩在角落里的弟弟,满脸愁容的妈妈,我的心里便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可以说这是我20多年前生活的真实写照。

开始以为弟弟没什么病,不愿意上学,在家呆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后来毛病越来越多,去医院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开始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这种病是怎么回事。

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日本的一名中学生,怕光,把自己关在黑屋里不敢出来,一次家人带他去北海道,一下飞机,眼前白茫茫的、银光闪闪的雪地,把他惊得一身冷汗,从此他怕光的毛病好了,后来有幸接触了宣泄心理疗法,认识到敞开心扉,不回避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我尝试给弟弟做心理治疗,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搜索着、触碰着记忆的点点滴滴,一遍遍地重复、一遍遍地整理、一遍遍地暗示,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终于看到了希望,弟弟的毛病越来越少了,最后终于走出了家门,融入了社会。

记得以前有一次我问爸爸,找算命的先生给弟弟看病,不知道有没有用?爸爸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的处境真是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现在回想起来,那么多年真是不容易,又是什么使我们柳暗花明的呢?是弟弟顽强的求生欲望,执着的拼搏精神;是家人的精心照顾、精心呵护;是图书资料让我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受到了启发,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方法;是敢于探索不畏困难的勇气……

得知我弟弟于洛生写的书即将出版,心里特别高兴,喜悦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写怎样与病魔战斗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想告诉人们有这样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但愿有心理问题的朋友能受到启发,能早日康复。最后祝愿所有朋友、读者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姐姐:于霜秋

2014年3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心理问题到心理优势(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治疗笔记幸福直通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洛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71250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4145997
中图分类号 R749.40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