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和人家
内容
编辑推荐

申跃中好张小鑫专著的《中和人家》写的是什么呢?它既然叫《中和人家》当然写的是这个家了。是个什么样的家呢?按它的家庭模式说,是所谓“一门两不绝”(也有“一门三不绝”的。南方叫“两房共一脉”或“三房共一脉”。)——即老哥俩,其中只有一股儿有一个儿子,为了两边都能传宗接代,便各自给这个儿子娶个媳妇,这个儿子就有了两个妻子。

内容推荐

《中和人家》由河北作家申跃中、张小鑫夫妇历时十余年精心创作完成。作品以冀中平原一个殷实人家的爱恨纠葛为切入点,反映了这个普通北方农家在封建传统与时代洪流下的矛盾挣扎,表现了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局势下中国传统农民投身抗日洪流的历程。

申跃中好张小鑫专著的《中和人家》中饱含大量的冀中元素,充满乡土气息,是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北方农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力作。

试读章节

新媳妇的梦想与杨老二的策划。

夜晚,一轮白净得叫人感到冰凉的圆月,带着早春的寒意挂在仍是光秃秃的树枝上。静静的杨家旧宅院里,偶尔从屋里传出一两声咳嗽和简短的轻声细语;加上那丝丝缕缕、似断非断焚香的烟云,更显得这个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安详。从杨家这个旧宅来看,其房舍的布局简直没有什么章法和讲究。

北房五间,从有锅有灶的外间屋说起,西边一间住着全家至高至尊的老太太——福儿的奶奶。按说北房应以东边为上。可当初老太太说,西边窗下有棵木槿花儿树,我就住西边吧,隔着窗镜就能看见花儿。于是老人家就住在西头儿屋里了。西头儿屋子的西套间是粮囤粮缸,可以叫作仓房;东头一间住着老二两口子,里边的东套间没放什么主要东西。西房是三间屋子两头睡。南头是福儿他爹娘,北头屋里是福儿和他媳妇。这院家没有东房,该盖东房的地方是猪圈和靠东南角上的女厕所。二门朝南,出门朝西一拐才是大哨门。有个水井在东院。看得出这杨家远还不是什么名门大户,只是近年来才发旺起来的富裕人家。然而,在这盐碱窝里,日子能过到这个份上,也是三里五乡数得着的人家了。不然,福儿这么小小年纪能娶上媳妇么?

娶来一年的媳妇,还该说是新媳妇。确切地说,仍是个名副其实的十八岁的大姑娘。现在,新媳妇屋里还保留着去年办喜事的新鲜与豁亮。新屋新炕新顶棚,桌、凳、板柜、梳妆台都是很新的。此刻,新媳妇在自己静静的新房里,用针尖拨亮了黑油灯,显出了她那一张灵秀的面孔。如果是白天你会看得更清楚她那对双眼皮大眼睛,白霜霜的瓜子脸,略显瘦削;眉宇间似乎还带点不被人注意的闺中淡淡的清愁。然而,俊美的脸庞和苗条的身材仍透着浓浓的青春气息。因娘家几辈以上曾出过一个在大清国朝里跟过官的人,所以其家业曾过到三顷地以上。后来兴了中华民国,家道中落,下边的众多子孙一分家,哗啦啦,便都成了平平常常的中等户。但在某些场面上,家中主事的人,仍要顾全那难以顾及的门庭的尊贵。所以,今天在这新媳妇身上,即使还保留着某些大家闺秀的风范,但一旦已为人妇,做了媳妇,就得按做媳妇的一套行事。每天不等天亮,爬起炕来,就得先收拾脑袋,梳拢好了头发还得抹油,生发油、桂花油都得抹上。接着端三个屋子的尿盆,然后在大锅里烧水,有了热水才能洗手,不然搽了油的手怎么能去叠被褥,还得给小女婿穿衣裳。弄清了炕上的,再去点火做饭,饭做熟了再扫地,最后放上桌子伺候一家人吃饭……一大早忙得团团转。此刻,新媳妇正平静而安闲地做着无关紧要的针线。

自从去年春天嫁到婆家来,伴着自己睡觉的,只是个孩子,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小子儿。他就是自己的小女婿、男人、丈夫。当时——六七十年以前,娶大媳妇做小女婿这样的家庭是不被人耻笑的。因为能当上小女婿的家庭,不是名门大户,也是富足人家。加上媒人和爹娘那些好听的话儿:有小不愁大呀!不等几年小女婿就是个顶门立户的男子汊。女儿找婆家图的是人家那份日子。只要那孩子不秃不瞎、不傻不呆就是好婆家。婚前,她这个入世未深的少女,已经懂得了:不论女婿大小,都是自己的终生依靠。可到底那孩子怎样?她要亲自相看相看。她哭着对娘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眼看看谁知他呆不呆,傻不傻。”娘传女儿的话,对老伴说,女儿要亲自相看。爹生气了:“胡说!没过门的闺女家,哪能去看女婿!要相看也是咱爹娘的事。”她爹周义,幼年上过几年私塾,读过《论语》、《中庸》、《大学》,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治国平天下”不敢说,但洁身自好保持家风是不能含糊的。

就在二月初八龙堂庙会上,她爹娘去相看了没成亲的小姑爷。回来对英儿说,那孩子眉清目秀,像个有出息的孩子。过门后见这孩子果然不错。一年来,虽还是孩子气十足,但言谈举止,倒也有不少进步。只盼他赶快长大成人,顶门立户,做自己的一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大丈夫。因为,在她还是封闭着的青春情怀里,还有一个完整的辉煌的春梦。然而,她万万不会想到,在她的好梦未成的此时此刻,就在同院北屋东头当家人她的叔公那里,一个改变家庭格局的“伟大构想”已经形成。这将会把她的青春好梦扯得零零碎碎,几乎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

“英儿!抱过他去吧!”她叫金英,婆婆叫她英儿。她答应着向婆婆屋里走来。结婚之后,小女婿经常还是倒在他娘屋里睡,不肯跟自己一起睡,只等他睡熟才抱到自己屋里来,服侍他脱衣睡好。

……

P7-8

序言

《中和人家》究竟写的是什么?

《中和冬家》写的是什么呢?它既然叫《中和人家》当然写的是这个家了。是个什么样的家呢?按它的家庭模式说,是所谓“一门两不绝”(也有“一门三不绝”的。南方叫“两房共一脉”或“三房共一脉”。)——即老哥俩,其中只有一股儿有一个儿子,为了两边都能传宗接代,便各自给这个儿子娶个媳妇,这个儿子就有了两个妻子。

在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里,所谓一夫多妻制,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易中天也是这么说的)从皇帝老子到高官豪富这些妻妾成群的人家,就只有一个有妻子的名分(皇帝也只有一个正宫国母)。其他的小妾、姨太太等等,都只是半主半奴的地位。真正的一夫多妻制只有“一门两不绝”或“一门三不绝”这种家庭模式里才存在。这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创造,或许是一种不见典籍不见经传民间约定俗成的土政策。

在这种家庭里娶来的媳妇,都同样有妻子的名分,不分大小高低、不分主从尊卑,一律平起平坐。这种名分地位上的绝对平等,不可避免地就给妻子之间带来了绝对对立、绝对矛盾、绝对抗衡、绝对的针尖对麦芒、绝对的冤家对头。《中和人家》写的杨家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戏剧冲突的家庭。其家庭生活内容与杨家大门楼上的牌匾“致中和”所昭示的意义大相径庭。

然而,小说并非以写两个妻子之间的矛盾为能事,而是写了这个“一门两不绝”的家庭从确立到崩溃的内外动因。其实,不论两个妻子打得多么厉害,乃至双方公婆参战,一直闹到分家,也没有动摇这个“一夫多妻”家庭的框架。真正动摇这个家庭的决定因素,是丈夫投入抗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虽说他入党时,村支部和上级组织都了解他不满十一岁时的两次婚姻,全是由家庭包办的,对此并无追究,加上抗日救亡要紧,无暇顾及什么个人婚姻问题。但随着这位丈夫的成长和思想上的成熟,认识到共产党员是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妻子的,虽说两个妻子(她们之间有矛盾)对他都一往情深。可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是不能违背“一夫一妻制”的。尤其随着职务的提升,唯恐因自己有两个妻子会给党造成消极影响,便毅然忍痛割爱,离掉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被离掉后,无颜面对娘家人,就背着亲人们参加了八路军。至此,这个“一门两不绝”、“一夫两妻”的家庭彻底崩溃!

纵观历来描写家庭题材的作品,从《红楼梦》到《家、春、秋》,以至后来的《大宅门》等累计无穷的电影、电视连续剧,《中和人家》是独一无二真正描写一夫多妻制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确实填补了家庭题材的一个空白!

以上只是对《中和人家》做一点提示,使关心它但还没有读过全文的朋友和读者们多一些了解和认识,仅此而已。

申跃中张小鑫

2012年1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和人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跃中//张小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9626
开本 16开
页数 6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2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94
CIP核字 201315111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