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杂文/超阅读中学生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理想读本。所选的文章内容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内容推荐

好文章,值得一生钟爱……

好文章会和你终生相守……

好文章消融困扰,滋养心灵……

好文章,给人力量,改变人生……

本书为“超阅读中学生典藏书系”之《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杂文》。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思想健康、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启发性强、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对中学生一生有重大作用。

目录

第一辑 人生可以另起一行

 爱迪生为何不是中国人/黄克庭

 书有药效/葛春富

 校长的植物园/仲达明

 最好的位置/尚庆海

 善良比聪明重要/蒋凤姣

 每个人都应争当“齐天大圣”/秦若水

 风景比攀登重要/朱国勇

 适得其选/徐广忠

 童真的失落/周礼

 踩踩影子又何妨/刘会然

 人生可以另起一行/吕麦

 安慰也是另一种伤害/苏霁虹

第二辑 博客也是江湖

 对小偷笑笑/谢丰荣

 搞笑时代/邓立中

 李白写博客/王清铭

 地球要小到什么程度/大卫

 不当那个作家/王光佐

 饶过喷嚏/周海亮

 代办文凭者言/李秋河

 大学的骨气/游宇明

 代词/刘建超

 窗子是什么/王海椿

 博客也是江湖/郑如

 傲慢与偏见/凉月满天

第三辑 赢过昨天的自己

 短命的音乐家/何葆国

 相由心生/葛春富

 谈鱼说蛙/张伯祯

 赢过昨天的自己/冠豸

 寻找一个支点/侯建臣

 悬赏时间/候拥华

 永远的配角/郭华悦

 都需要不找借口的人/蒋光宇

 我可以登上太空针塔/方益松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游宇明

 和局的人生/雪含冰

 城市的忧伤/鲁先圣

第四辑 司马光砸缸的唯一证人

 鲁迅会作什么广告/王清铭

 名将的悲哀/余显斌

 丘吉尔的两次演讲/蒋光宇

 清代的潜伏/青丝

 看破空城/厉周吉

 百年掩埋/杨汉光

 从“一钱落职”说起/钱欣葆

 雍正朝的万蚕同茧/青丝

 司马光砸缸的唯一证人/冯伟山

 戈登的愤怒/姜钦峰

 从晏子治东阿说起/魈鸣

 李夫人与其他/庄学

第五辑 用手来踢的足球

 站立的画眉/葛会渠

 把“丰功伟绩”都遗忘/张渤宁

 我的加拿大邻居压国民

 有些事情不去做就是在行善/崔修建

 墓碑的两面/葛会渠

 用手来踢的足球/清山

 你的宽容都给了谁/王国军

 一元钱的尊严/冠豸

 人生如杯/苏雪莲

 最重要的财富/王旭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怜悯之心/朱成玉

 速溶时代/照日格图

 手帕里的人生/苏雪莲

第六辑 被市长抱过的孩子

 饕餮之态与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侯建臣

 愚昧与愚弄/杨汉光

 人的尾巴/仲利民

 猪八戒的怪病/高军

 采访对话/黄健生

 被市长抱过的孩子/刘吾福

 判官庭审记/郭震海

 “不容易先生”传/彭永强

 孔融“让梨”与罗尔斯“分粥”/孙贵颂

 椅子有几条腿/仲利民

 菩萨多了/欧湘林

 关于同一个采访对象的三种版本/胡炎

 脚与鞋/宋述欣

第七辑 还有什么是真的

 略懂/姜钦峰

 劳力士的“守旧”/徐立新

 信念能坚持多久/李菊香

 骗子和预言家/沈岳明

 在美国读《论语》/朱大路

 还有什么是真的/郑如

 说“穷”道“富”/樊发稼

 老友换房子/顾文显

 崇拜对象/庞启帆

 我说你说/王发财

 下跪与传统/曾纪鑫

 天堂与地狱之别/徐志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林振宇

第八辑 过街不能没有伴

 菊花里的隐士情结/刘玉秋

 一个有趣的问题/叶华荫

 慢下来,等等灵魂/马国福

 看球杂感/樊发稼

 去“铜锣湾”的方向/高低

 谁在传播谣言/秦若水

 不同的遭遇和用途/纪广洋

 我本多事/陈振林

 文字的清贫/安昌礼

 感谢自卑/顾晓蕊

 警惕情绪的感染/杨贵星

 聆听错误的左耳/尤培坚

 过街不能没有伴/陈力娇

试读章节

对小偷笑笑

文/谢丰荣

我醒来的时候,眼前多了一个人。

他就坐在我的对面,右手两根指头轻夹着我的衣领,左手中指和食指伸向我的衣兜,指头绝对碰到我的那些钞票上了。

一见我醒来,他收回手去,脸上笑笑,然后走向车厢前面,和他的四个同伴聊天去了。

奇怪的是,我竞也对他笑笑,笑得那样自然,自然而又自然。

然后,我的心狂跳不止,沉重不已,我再也没有了睡意。

这是七八年前,发生在一辆公车上的镜头,它就这么“残酷”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任我怎么使劲地擦也擦不掉了。

对小偷笑笑!我的一生中,有这么一次,竞对着小偷笑了笑!

笑得那样自然,自然而又自然!

我被我当时的表现所震惊!这莫名其妙的一笑,让我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我一定要知道这样做对还是不对,错又错在哪里,我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为在当时情况是明智还是怯懦。可是,我越是想知道,就越是糊涂。七八年来,我不愿意提起这件事,因为它还在我的心里不断地权衡着,权衡着,—直没有结果。

我在许多个静夜,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强迫自己去接续这个没完的故事。

假若当时我一纵而起,将那个小偷的手抓住,大喊一声:“你是小偷!”那会怎么呢?他们五个人会群起而攻之?我将吃不了兜着走?或者我根本不能“走”下车,“走”回家?或者我的脸上将肿起一个大包,两只眼睛被打成熊猫,手被拧断,肚子上插上—刀?而当时仅有的两个“其他人’——司机和售票员,他们也许只会漠然视之。

假若我在下车的时候突然向大街上的人高呼:“来人啦!他们是一群小偷!”这时候,是否将围上来成百的人?也许其中就会有警察。我会不会落下个诬陷人的罪名?会不会带走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会不会反而让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如果我的钱“顺利”地进了那个小偷的腰包,然后我才醒来,才发现自己已经—文不名,我马上对售票员宣称自己丢了钱,他们会在前面冷冷地看着我吗?钱上没有名字,甚至那伙人会不会将我的钱拿出来晃给我看,我却无可奈何?

我强迫自己这么想啊想,想得十分苦十分累。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这时候又施加在自己身上。我恨自己当时没有一点英雄行为,也庆幸自己当时能够全身而退。但我恨是恨了,庆幸也是庆幸了,却至今也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庆幸!

唉,七八年来夜夜地想,还想不出当时如何表现最为妥当,何况当时思考的时间只有几秒钟。

所以我自然地笑了笑,选了一个最不费力气,最不吃眼前亏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取向是模糊的,正因为取向模糊,所以更让我思来想去,备受折磨!

唉,做人真难!做个小人物真难!

此后,我对有关小偷的事情就十分留意,当然,最让我留意的是当事人的表现。我总是拿每次听到的故事来与自己的相比,看自己的做法到底有多么的不应该。正因为留意,所以听了不少。

有一位同事讲:一次,她在拥挤的公车上坐着.感觉到膝盖被碰了一下,往下看,只见一个小伙子蹲在她的旁边,正伸长手,掏靠窗坐着的人的裤袋。她看着小偷,小偷也看着她,继续摸钱。汽车一颠一颠地开着,给小偷增添一定的难度,那小偷脸上的肉不断地抖来抖去,这么持续了两三分钟时间,而被偷的人竟毫无知觉。后来她看着一迭红票子经过她的膝盖,从_边消失到她的另一边。

她说:“当时不害怕,也不吃惊,只是觉得时间是不是太长了点,心想,怎么老偷不出来,你得快点呀!”最后她又补充了一句:“有什么办法?”

那么,我有什么办法!这使我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但是,一想起那件事来,我的心还是难以平静。这正像我们好些其它事一样,有一半的辩护等着我们,还有一半的苛责等着我们。也正像我们小时候,做了错事,不敢回家一样。因为虽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召唤着我们,也有一个严厉的父亲用他的竹篾片在威吓着我们。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原则与世故的连线上生活着的。一个人,你从原则的角度去看,会觉得他有点世故;你从世故的角度去看,会觉得他有一定的原则。英雄本身也是这样的人,只是在很多时刻或者关键时刻,他向原则那头靠得最近。

此后,受这件事的影响,便常常审视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我觉得对小偷笑笑的,大有人在。比如,领导的做法明明不合理,或者是违反规定的,或者是有损群众利益的,背地里,大家一起痛陈其非;但当着领导的面时,没有一个不大赞其是,听领导的胡言乱语,还一个劲地点头,附和着微笑。甚至还为领导们牵强附会地找到一些“根据”,好像事情突然变得合情合理。

对小偷笑笑!

唉!我们固然有自己小人物的无奈,但是,对小偷笑笑,这种做法多么可笑,多么可冷!

搞笑时代

文/邓立中

有一种笑,叫“搞笑”,虽说词典里至今尚未收录这个词儿,社会生活及公众用语中却早已流行很久很广了。有人因此说,现在是搞笑时代,想想也不无道理。

常常打开电视机,遥控板“啪啪”一路把频道换下去,几乎都会碰到在搞笑。古装戏中男女主人公在打情骂俏;娱乐节目在低能的游戏中搞笑;综艺主持人男女双方相互开涮;通俗歌手为造热烈气氛,挤眉弄眼送秋波;生活剧中硬拉进去的噱头更是拚命抖“包袱”;连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主题的连续剧,也是笑料不绝。更不用说什么“戏说××”、“大话××”中的众多滑稽场面了。这些还是正二八经的媒体,至于四处打游击的“草台班子”,几乎不搞笑就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广告把搞笑当作一大法宝。或以嗲声嗲气的小姐,加上暗示性强的说词“×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或让老翁老妪扭摆着,滑稽可笑地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等等。当然,这些搞笑的“含金量”都是很高的。手机也有搞笑,不论何时打开手机,冷不防就有搞笑段子送进来。只要需要,有专营者按需供货。当然不是白给,要收服务费的。

公务活动也来搞笑,典型要数“工作餐”上的黄段子,平时公开场合庄严惯了的官员也可来两段。似乎不如此就吃喝不香,难以充分放松和营造亲和气氛。也不管是否男女有别、有伤大雅了。

搞笑遍地开花,不搞笑反而显得没生气,不出彩。君不见这么些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哪一年少得了搞笑的小品?搞笑的小品也几乎年年拿大奖。

搞笑时代的出现必有深沉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不能一概否定搞笑。然而,据我观之,搞笑过头了,就有故意粉饰生活之嫌。搞笑“超标”了,就有“戏不够,笑来凑”之陋。

搞笑庸俗了,就有误导人们精神生活之险。更不要说拿喜剧大师卓别林那种高品位的“含泪的笑”来比了’那是另一种境界。

P26-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杂文/超阅读中学生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76254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