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人物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朱自清不仅是散文家,同时也是语文教育家,他在语文教育目的、语文教材撰写、语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在朱自清同时代,同时对当代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书详细分析了朱自清人格教育的语文教育观、示范立本的教材编写观和切实有恒的读写教学观,阐述了这些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并加以实践举例。 作者简介 蔡忠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学语文教研员,上海市长宁区中学语文优秀学科带头人,“初中现代文阅读内容把握与方法突破”项目领衔导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初中语文培训班特聘专家。独创八阶语文教学法,按照“点-线-面”思路,构建了初中语文“点的聚焦”“阶的突破”“篇的综合”序列,著有《八阶语文·语文教改》,主编八阶语文教学系列丛书等。 曾荣获全国青少年成才特殊贡献奖、上海市“长宁区园丁奖”,被评为全国作文“伯乐”、上海市教委信息宣传先进个人、上海市长宁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先进个人等。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语文教育目的 第一节 人格教育:朱自清的语文教育观 为学: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 做人:发展思想,涵育情感 第二节 全面发展: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落实: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语文教材编写 第一节 示范立本:朱自清的教材编写观 示范:“切用”的语文训练 立本:“明达”的文化训练 第二节 能力序列:语文教材改革的趋势展望 认识:学科发展与学生发展 展望:教材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第三节 主题突破:“青少年精神成长”教材体系建构案例 编与思想 基本框架及单元构想 单元示例 编写说明 第三章 语文教学实践 第一节 切实有恒:朱自清的读写教学观 阅读:了解基础上的欣赏 写作:做人的训练 第二节 自觉自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有序:课程理解与宏观把握 有效:整体理解与教学优化 第四章 名著品读 第一节 教育目的:培养健全的人格 品读提示 教育的信仰 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古文学的欣赏 第二节 教材编写:以学生为本位 品读提示 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 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教材问题(节选) 论大学国文选目 《经典常谈》序 《文心》序 精读指导举隅·例言 鲁迅《药》指导大概 略读指导举隅·例言 《胡适文选》指导大概 第三节 阅读教学:打好鉴赏力和表现力的基础 品读提示 了解与欣赏——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 国文教师在教室中做些什么事 怎样学习国文——在昆明中法中学讲演 第四节 写作教学:拿假想的读者作对象 品读提示 论教本与写作 写作杂谈 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改文与作文 第五节 诵读教学: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品读提示 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论诵读 论朗读 诵读教学 论百读不厌 第五章 朱自清传述 第一节 出身世家酷爱读书 “文学家”的启蒙 “自清”“佩弦”的警策 第二节 不断求知不惮请教 “小先生”的起步 “高山仰止”的教学 “在所不计”的追求 第三节 未尝一日不认真努力 “开创”“开拓”的思想发展 “摸熟了”“按实际说”的实践总结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人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蔡忠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7114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5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6 |
CIP核字 | 2020188799 |
中图分类号 | K825.4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1 |
宽 | 17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