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管理智慧(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管理智慧》所写的是作者曾仕强多年来通过对三国人物的认识融合中国传统智慧,所领悟出的管理之道,是一部比较有文化底蕴的经管书。

三国时代,战乱频发,英雄辈出:功过难评的曹操、艰辛守业的孙权、以仁为本的刘备、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忠义骁勇的关羽、一身是胆的赵云……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安身立命之本,有着独特的为人处世原则。作者以独特视角品评三国人物,带你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解密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管理智慧。

内容推荐

《三国管理智慧》共分六章,分别是曹操:乱中取胜的权谋之道;孙权:夹缝求生的守业之道;刘备:“以仁为本”的用人之道;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谋之道;关羽:兼顾原则的忠义之道;赵云:谦逊低调的协作之道。

《三国管理智慧》由曾仕强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曹操:乱中取胜的权谋之道

 行刺董卓:成就大事需要胆识

 误杀吕伯奢全家:做错事情该怎样处理

 以退为进:推举能力不及自己的人为领导

 冒犯长官:意气用事造成无人敢用

 料事如神:初出茅庐看法独特

 几捧刘备:自己塑造强劲对手

 挟天子以令诸侯:凡事找到合理化理由

 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显智慧

 割发代首:纪律严明方可带好团队

 兵败赤壁:从吃亏中占便宜

 杀荀于无形:为达目的六亲不认

 杀吕布:借刀杀人的运用

 杀杨修:身边不留能揣测心意之人

 逼司马懿出仕:具有发现人才的眼睛

 乱世奸雄:选择错误造成褒贬不一

 治家传位:另类精明

 唯才是用:爱惜一切人才

 奖罚分明:收买人心难得真诚相待

 杀华佗:多疑导致无药可救

 致命弱点: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三大过失:后世当引以为鉴

第二章 孙权:夹缝求生的守业之道

 出身显赫:得父兄余荫少年即位

 天赋异禀:从小做好接班准备

 周旋在曹操、袁绍之间:夹缝中求生存的技巧

 孙刘联盟:因缘际会成就霸业

 尊重张昭:领导倚老卖老的下属

 几杀刘备:目光短浅终害人害己

 重用江东才俊:领导者应具有容人雅量

 会激励:转负面情绪为积极心态

 讨荆州:寸土必争难成大事

 晚节不保:迷信暴虐葬送江东前途

 有术无道:并不高明的领导艺术

 三大特征:守业者可适当借鉴

第三章 刘备:“以仁为本”的用人之道

 仁德皇叔:真假难辨的仁慈

 寄人篱下:屡遭不顺决不放弃

 桃园三结义:把握人生的重要关卡

 投曹操:逆境求生等待转机

 三顾茅庐:用行动证明求贤若渴

 凡事问孔明:把事情留给最合适的人来做

 携民渡江:人和是刘备成功的关键

 长坂坡摔阿斗:危难之中得人心

 信任赵云:对待下属的正确方式

 借荆州:拖拉的艺术

 用庞统:不以貌取才

 教化马超:以情动人的领导方式

 纵容关、张:对下属应有适当限制

 刘备用人:一个时期专注一个人才

 为人处世:有原则又会随机应变

 称帝:顺水推舟达到目的

 重品德:后世拥刘是为“拥德”

 伐东吴:因私废公断送基业

 恩威并重的领导艺术

第四章 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谋之道

 生于乱世:人生要有准确定位

 躬耕南阳:淡泊明志等待明主

 高卧隆中:选择之前考验领导

 火烧博望坡:烧好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舌战群儒:准备工作要充分

 诸葛亮吊孝:用智慧战胜敌人

 空城计:对手也能相辅相成

 守荆州:谨守本分,尊重领导决定

 善意提醒庞统:为公事不掺私心

 白帝城托孤:获得领导绝对信任

 辅佐阿斗:尊重老板的最后决定权

 七擒孟获:以德服人最有效

 斩马谡:用人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

 病逝五丈原:尽人事,听天命

 治家有方:扫一屋更要扫天下

 儒法兼用的领导艺术

第五章 关羽:兼顾原则的忠义之道

 崇拜关羽不是崇拜偶像

 早年的坎坷经历:更珍惜得到的机会

 白门楼救张辽: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降汉不降曹”:两难之中的最优选择

 土山约三事:有时候逆来顺受也很高明

 斩颜良:成功关键要看机缘配合

 千里走单骑:从容应对难关

 华容道义释曹操:有原则也要顾及情义

 收服黄忠:君子不乘人之危

 拒绝政治联姻:成功要靠正当途径

 大意失荆州:盲目自信终会带来恶果

 重礼义:行事皆有自己的准则

 文化符号:为后世所推崇

第六章 赵云:谦逊低调的协作之道

 成功的一半在选择

 不当领袖: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投刘备:谨慎选择老板

 会配合:明白团队的作用

 不争功:人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适度原则:凡事都有一个“度”

 过江东:介入老板家事导致劳而无功

 拒绝赵范提亲:好员工不能因公废私

 救阿斗:做事学会随机应变

 善学习:能够发现他人长处

 劝谏领导: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不完美:没有缺点不见得最成功

试读章节

一直都有很多人很喜欢曹操,但是不敢公开说明。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伪君子的做法,但是你想过没有,一旦有人说自己喜欢曹操,就会被看成是小人,因为曹操是个世人公认的奸雄。到底要不要完全说真话?

现在从事大众传播的人士都认为我们要说真话。但是我们有能力句句说真话吗?没有。即使再高明的科学家都没办法完全了解事情的真相,更何况是一般人。大众传播者自己也没有权力说真话,他们只有资格说妥当的话。人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和立场的局限,大众传播者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受到的限制更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说的就是真话。因此,喜欢曹操而不明言也很正常。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文学造诣也很高。但为什么很多戏剧作品都把曹操塑造成奸雄形象?一说到曹操就有很多争议?这是因为他对后代风气有不好的影响。一个人活着时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过去了,死了以后对后代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我们都知道,曹操并没有篡位,是他儿子曹丕篡位了。如果用西方的观点来看,儿子的问题不关爸爸的事。但是中国人却认为,儿子做事跟爸爸绝对是有关系的。不是一家人,不做一家事,曹丕是向他爸爸学习才篡位的。其实曹丕是向董卓学的,如果没有董卓做榜样,他可能还不会去想这些事情。所以有时候前后任之间是会有些影响的。

结合历史来看现代人的事可以看得更清楚。其实曹操到底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连他儿子都不清楚。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言行来进行揣测。当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想当他肚子里的蛔虫,只是想通过他的所作所为反观现代人该如何说、如何做。

行刺董卓:成就大事需要胆识

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乱的时代,身处乱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你认为是幸运,就是幸运;你认为是不幸,就很不幸。乱世造就很多英雄,也淘汰了很多老实人,可见做老实人也不见得绝对好。

在乱世,当皇帝其实是很倒霉的事,尤其是小皇帝。可能有人觉得年纪轻轻就能当皇帝很好,但是小皇帝能做什么?如果听妈妈的话,那就是太后垂帘听政。如果妈妈不懂事,就找娘家人帮忙,也就是外戚,外戚干政也很糟糕。渐渐地,小皇帝知道不能老是听妈妈的话,不能总是受舅舅的干涉,要自己培养势力。他能培养谁?身边的人只有宦官。所以不是外戚干政,就是宦官作乱。宦官跟外戚斗来斗去,这样一来朝政就乱了,乱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能找大臣来平息,那就更糟糕了,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董卓就是名副其实的狼,一得势就把少帝废掉,自己拥立了汉献帝。这是谁都明白的招数,因为这样对他最有利。其他人一看皇帝都是他立的,谁敢不听他的话?他不用再做什么就一呼百应了。

后来董卓的野心越来越大,就想把汉献帝废掉,自己当皇帝,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过生日的时候大臣们去他家祝寿,他们痛哭着说:我们拿董卓一点办法都没有。大家都在哭,只有曹操一个人笑。大家都很惊讶,就问他是不是董卓派来的。曹操说:“哭有什么用?把他刺死就好了。我跟他交情不错,常常给他献策,可以取得他的信任,慢慢接近他,找机会把他刺死。听说王司徒家有一把宝刀,我可以用这把刀刺杀他。”王允却怀疑曹操是想趁机把宝刀骗走。

为什么人总是要怀疑别人?站在怀疑的立场来相信别人才是正确的做法。不能完全怀疑,也不能完全信任。当发现曹操是真心真意要刺杀董卓之后,王允二话不说,立刻把宝刀给了他。

曹操在刺杀董卓的时候的确很英勇,绝对不奸诈。他服侍董卓午休,看到机会来了,正要动手时,董卓翻了个身,他只好说自己是要献刀给董卓。董卓没有怀疑他,反倒让他以试马为借口走了。但是董卓旁边的人就怀疑了,这哪里是献刀,明明是要刺杀。又说想要知道曹操是真心还是假意很容易,现在就派人叫他过来,如果曹操欣然而至就是真的献刀,如果曹操推托不来就是假的献刀。董卓马上派人去叫曹操,发现他已经逃跑了,于是董卓就命人画了图像追缉曹操。

P3-5

序言

经三十余载改革开放,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从管理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的问世,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确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就个人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对于中国人实现中国梦,乃是不可多得的裨助。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术,并具多年管理实务与管理顾问经验,学问渊深,世情洞达,自20世纪80年代首倡中国式管理,主张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以达成持续有效的管理。三十年来他不辞艰辛,奔走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通过咨询、培训、讲座、著作及电视节目,逐步丰富、完善了中国式管理理论并广为传播,在海内外政、商、学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二十四卷《中国式管理全集》首次面世,正是曾仕强先生中国式管理系统理论与系列方法的集中展示,是中国管理界与企业界的一大盛事,也是众多热心读者、学员翘首以盼的幸事。

我们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中国思维方式、伦理传统与西方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是一种基于传统和现实实践的理论创新。于国人而言,它是获得事业成就与圆满人生的一种利器,于国家而言,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种可资有效运用的理论资源。我们期待,明道进德,持经达变,修己安人,和合群伦,会成为每一位中国管理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倘能如此,则事业兴旺有日,家国梦想可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管理智慧(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仕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22458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9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3272357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