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精)/田晓菲作品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烽火与流星照耀下的国土,一半隐藏在阴影里,这正好是对萧梁王朝的最好象征。本书试图为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勾勒一副肖像画,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 作者简介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Early Medieval China)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秋水堂论金瓶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英文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颜之推集》。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参与主编并撰写《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公元900年)》。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梁武帝的统治 登基之前的岁月 想象的族谱 梁朝的政治文化 “皇帝菩萨” 最后的岁月 第二章 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上):经营文本 文本生产与传播 书籍收藏与分类 文学与学术活动 第三章 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下):当代文学口味的语境 “文化贵族”的兴起 文学家族 虚构的对立 萧统和萧纲:个案研究 梁代的文学口味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刘勰的焦虑 博弈 体痈:关于徐摛 北人的裁决 “主义”的陷阱:解读徐陵《玉台新咏序》 春花飘落始自何时? 断桥与六尘 第五章 幻与照:六世纪新兴的观照诗学 蜡烛小传 梁前关于灯烛的诗文 洞察现象界的真谛:佛教的“观照” 观照的诗学 水,火,风:体验幻象 烛光下的棋盘 第六章 明夷:皇子诗人萧纲 少年时代 年轻的雍州刺史 人生的转折点 春宫岁月 感知与再现 末年 第七章 “南”“北”观念的文化建构 南北之争 征服者的文学观 想象北方:边塞诗的诞生 造作的雄健:“北朝”乐府 采莲:建构“江南” 表演女性:吴声与西曲 第八章 分道扬镳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一:颜之推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二:沈炯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三:庾信 尾声之一:杨柳歌 尾声之二:真正的结局 结语/劫余:梁朝形象的浪漫化 参考文献 导语 对梁人来说,他们的时代充满了崭新的开始,“新变”,及能量充沛的创举。他们生活在现下,完全沉浸于“此时与此地”,投入地经历每一个时刻。他们在智识上极为精微渊雅,精神上却又相当天真。对梁朝的文化精神最好的概括,不是“颓废”,而是“康强”。 本书是田晓菲学术力作,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再现文学与历史构建过程,文学与文化的整体构想。 在“烽火”与“流星”光芒的照亮下,勾勒南方帝国的文学版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精)/田晓菲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晓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29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2 |
CIP核字 | 2021211720 |
中图分类号 | I206.3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39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