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为实践的文化(精)/社会学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在《作为实践的文化》中,鲍曼尝试对文化的意义进行分类。他区分了作为概念的文化、作为结构的文化和作为实践的文化,并分析了“文化”这一概念在各类情境下的不同用法。对于鲍曼来说,文化是人类互动中一个不断变化的方面,它必须作为人类生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来被理解与研究。
鲍曼认为,文化是内在矛盾的。因此,文化既是导致失序的能动者,也是维持秩序的工具;既会陈旧过时,也会永垂不朽。文化的运转并不在于保存自身,而在于确保进一步实验和变革的条件。
本书是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也展示了社会学大师鲍曼思想发展的关键环节。鲍曼自己认为,在他的著作中,这是第一部探索一种新的社会理论而非谬误的作品。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鲍曼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Amalfi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门口的陌生人》等作品。
目录
导言
作为现代社会自我意识的文化
系统还是矩阵?
文化与认同
文化的相对性和人性的普遍性
第一章 作为概念的文化
作为等级概念的文化
文化作为差异性概念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章 作为结构的文化
结构的概念
结构的本体论地位和认识论地位
结构主义规划的纲要
第三章 作为实践的文化
文化的与自然的
文化与社会学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导语
齐格蒙特·鲍曼对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流动的现代性文化的阐述。本书是一部30年前关于文化的书,对文化概念的解构最终是在社会科学“文化”的觉醒中开始的,这只是类似悖论中的一个。文化概念具有哲学愿望的所有标志,包含了作为逻辑悖论而被“回收利用”的人类境况的现代图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为实践的文化(精)/社会学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齐格蒙特·鲍曼
译者 译者:苏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304380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48
CIP核字 2022042472
中图分类号 G05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5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