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内容
内容推荐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读者在收获语言学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里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作者简介
郑子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语言学达人,了解英语、法语、土耳其语、老挝语等语言,熟知常州话、上海话、西安话、广州话、海口话等多种汉语方言。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过与历史、文化、民族尤其是语言相关的文章近百篇,著有《东言西语》一书。
目录
清浊:字母的前世今生
要想强国,先学吴语?
吴语中的浊音如何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字母?
陕西人把“稻子”念作“讨子”是怎么回事?
卷舌音:最具争议的卷舌音
北方话的卷舌音是其他语言带来的吗?
把“小公主”说成“小公举”是怎么回事?
南京式卷舌音是怎么影响到云南、宁夏等地的?
腭化:“鞋子”“孩子”与“上街”“上该”
四川人为什么把“鞋子”说成“hai子”?
天津的“双港”要读成“双jiang”吗?
陕西瓦窑堡、吴堡的“堡”为什么读“bǔ”?
张各庄、李各庄的“各”是怎么回事?
北方说的“来qiě了”是什么意思?
声调:老外说汉语最大的障碍
是不是记住12431,就可以普通话转河南话了?
广东话的声调为什么比普通话多出一倍?
“六安”为什么会念作“lù安”?
尖团:梨园人念念不忘的一条铁律
你说话“新”“欣”不同音吗?
太原人语多不正?
福建话为什么把“枝”说成“ki”?
鼻音:只要说汉语,就前后鼻音不分
南方人说话前后鼻音不分?
前后鼻音不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山西人爱吃的“擦尖”真是“尖”吗?
上海人为什么把“生煎包”念作“双肩包”?
n、l不分是南方人的说话特征吗?
上海人为什么自称“上海宁”?
轻唇化:“胡建”“扶兰”与“一蚊”钱
“hú建”人为什么发不出f这个音?
广东话的“一蚊”钱与“Ip Man”有什么关系?
元音:各方言都搭乘过的“列车”
广东人为什么把“鸡”说成“gai”?
“胭脂”其实是错别字?
唐朝的“矩州”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贵州”?
“远上寒山石径xiá”的读法有没有道理?
湖北人、云南人为什么把“去”说成“ke”?
为什么这么多人把“疫情”说成“yu情”?
导语
继《东言西语》《中国话》之后,郑子宁又一语言学科普力作!
趣说各地方言话题,解锁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发现更本真的中国。
名词实例通俗解读,从你熟悉的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
古人说话究竟是怎样的?
你真的了解这些地名吗?
网络流行语的读音有没有道理?
你知道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常识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子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709595
开本 32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372
CIP核字 2022050292
中图分类号 H17-49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0
143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