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与离娄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今天的课是《孟子》的《离娄篇》。《孟子》一共有七篇文章,以前我们讲了一半,第一篇是梁惠王,第二篇是公孙丑,第三篇是滕文公,这三篇文章都分上下两章。如果我们把它们做一个研究,前面这三篇,是孟子周游诸侯国,与帝王之间谈话的记述。孟子之周游各国,是想推广他的思想,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维持中国文化的王道精神,所以说《孟子》这本书,相当于孟子的传记。

从《离娄》这一篇开始,是他上半部思想的延续发挥,等于《孟子》的下半部。可是,想要真正了解《孟子》,了解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延续中国传统的文化、政治哲学,其精神就在下半部的几篇里。

《孟子》这本书,我想在座的诸位小时候都念过,文字上大家都看得懂;我们现在讲这个课,是从它的哲学精神,以及维持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下手。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因为文字太容易懂,反而会被文字所骗,看不出其真正的含义和精神,所以现在特别把它指出来,帮忙诸位同学。

《孟子》的文章,我们过去已经讲过,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一般过去的旧文学著作,所谓学术、文学思想的文章,都以孔孟的文章为正统。孔子的文章长篇大论的不多,而《孟子》的文章却都是长篇大论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孟子》的文章代表了战国时候的文学风气;另如《庄子》,都属于同类性质,都是文字优美而且篇章较长。以后就演变成为南方的文学,像《离骚》等就出来了。

孔孟的文章,在我的观念,它们代表了周鲁文化的系统,也代表了当时的北方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正统写法。由《庄子》下来到《离骚》等,都是南方文学的系统。仔细研究文章的精神和写作方法,《孟子》与《庄子》是两个关键,值得我们注意。至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周易》的思想是周朝的文化,代表了黄河上游的文化系统。《书经》的思想代表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因为当时中国没有完全统一,不过文化是统一的。

现在我们看《离娄》这一篇的本文,然后再研究,就可以发现一些道理。《离娄》这一篇的文字,也应该像读佛学著作中的《宗镜录》一样,要朗诵的,这些文章不朗诵的话,不容易看出它们的精神来。不过我们现在不主张朗诵,只介绍文字的意思。这些文章也许不是孟子本人写的,可能是他的门人学生所写,文字非常明白。聪明技巧之外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我们年轻的时候念这些文章,很不在乎,尤其当时碰到西方文化进来,也碰到五四这个阶段,老实讲,对这些文章太反感了,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过念念好玩而已。经过几十年再加反省,才发现它们的深意。当时读这些书,老师也只有解释文字,其中真正的含意,问他也不讲,也许他也讲不出来。  这一段提出了五个人,包括两个皇帝。离娄是孟子以前的人,不过比孟子早几十年,或者早一百年,没有办法确定。虽有许多的考据出来,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完全断定,只晓得是前一辈的人。

“离娄之明”,此人非常聪明,聪明绝顶。古代相传,有人是眼睛厉害的聪明,有人是头脑特别聪明,离娄是怎么聪明,这里没有详细地讲。历史上有好多聪明的人,不过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一生,也骗了人家一生。孟子说离娄,这是一个聪明的人。

第二个人是中国古代的工程师,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名叫公输班,鲁国人,也比孟子的年代早,比孔子晚。我们中国的泥水匠、木匠,所拜的祖师爷就是公输班。大家都晓得墨子跟公输班斗过法,两人在战术工程上比过本事。“公输子之巧”,这个巧就是现在讲第一流的科技人士,什么机械都能够做,什么战斗的工具都能够发明,这是第二个人。

第三个人是音乐家师旷,孔子佩服他,孟子也同孔子一样佩服他。在上古,相传这个音乐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了学音乐自己把眼睛刺瞎了。为什么刺瞎呢?《阴符经》上所讲的道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一句话包括很广泛。

P4-6

目录

出版说明

离娄章句上

 聪明技巧之外○孟子回家讲课○慈悲而无方法的人

 ○帝王和臣子的著作○凡事皆有原则○不忍人之政

 是什么○时代的怪现象○什么是恭什么是敬○领

 导人的三大毛病○效法尧舜怀疑尧舜○《书经》

 记载的尧○顺治与洪承畴的问答○尧如何磨炼舜

 ○对人民社会不好的果报○富贵出身的天才○因仁

 而得不仁而失○废兴存亡四现象○什么是仁○又

 怕醉又要喝○好心没好报○古语说自求多福○贤

 者与能者在位与在职○杜牧与贾谊○有道无道

 ○顺逆与存亡的关系○努力振作转弱为强○谁能

 天下无敌○再说杜牧○社会福利要方法○平乱或利

 用乱○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得民心得天下

 ○长寿富有平安享受○獭祭诗书○古代的人口

 ○孟子的预言○良医的趣事○什么是自暴自弃○项

 羽刘邦的自暴自弃○孟子说的道○亲情孝道爱天

 下人○人与人相处之道○诚是基本○世事正须高着

 眼○什么是信○承欢膝下○谁明白善○天之道人之

 道○二老归服仁政○鸣鼓而攻之○春秋笔法○非战

 思想○哲学相法○宦情不厌少低头○恭俭之道○常

 礼与权变○儿女的教育○“不责善”的真义○曾国

 藩笔记——《英雄诫子弟》○孝的真义○放纵的挑

 剔○调和鼎鼐○怎样看待毁誉之间○贵耳贱目的故

 事○聪明不靠耳目○好为人师○人才和才人○朱子

 的错误○中国的十字架

离娄章句下

 中国的地域观念○子产施小惠○知识与学问的区别

 ○君臣不能相处○名臣的言行○有能力的人该如何

 ○宗教家的精神○留宽前面路○以“义”为准○君

 臣相处难○大少爷功业难成○赤子之心○养生送死

 ○由博而约的教育○根本智与差别智○水的哲学○

 谁是万物之灵○师道是什么○才、德、学兼备○中

 国历史的公平精神○中国纪年的算法○取与之道○

 传非其人交非其友○圣人能征服自己○新娘为大

 ○公义私情○张弘范与范文程○施琅的故事○入

 缘不好自我反省○圣人的用心○不孝有五○曾子

 与子思○齐人的故事○古代的三个寓言

序言

离娄这个人,并非孟子的学生,他是早于孟子时代的人,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

从《离娄》这章开始,属于《孟子》的下半部,由文章的性质看来,这下半部发挥孔子思想的精神,具体而微,并且深入又广阔地阐释了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

孟子从离娄的聪明说起,再讲到做人做事的规范,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以及礼的问题等,最重要的,是有关个人的修养,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品有格的人。

古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就是脱胎于《孟子》这篇中的“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也算是孟子的民主思想吧。

最妙的是,孟子在篇尾说了一个笑话。孟老夫子说笑话,虽非幽默大师,却也呈现出他为人师表的轻松人情味的面貌,可敬又可爱。

本书在印行前,已经南师怀瑾先生审定了。

刘雨虹记

二〇一二年五月于庙港

内容推荐

《孟子与离娄》简介:《孟子》今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与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从《离娄》开始,属于《孟子》的下半部分。《孟子与离娄》作者南怀瑾先生从孟子的哲学精神以及维持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入手进行解读,认为《离娄》继承了孔子著《春秋》的精神,具体而微、深入又广阔地阐释了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

南先生指出,《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再如“不得罪于臣室”,并非向土豪劣绅恶霸低头,而应理解为民主政治的运作要注重沟通意见,不可得罪政党和大众民意,等等。

《孟子》一书的整个精神,都以《春秋》责备贤者的立场为出发点。尤其在《离娄》这一章中,大部分讲的是“君道”,就是一个领导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以及“臣道”,负有行政责任的高官厚禄者做人处事的道理;乃至“师道”,学术文化的修养以及如何担负社会人类所赋予的责任。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曾于1976年应台湾《青年战士报》之邀公开讲解《孟子》,其中关于《梁惠王》的讲授整理成《孟子旁通》(一)于1984年出版。因缘境遇波折,三十年多年后的今天,南先生关于《孟子》的其余讲授在整理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鉴于他对其中各篇的讲授皆可单独成书,整理《梁惠王》以外篇章的讲授时不再沿用《孟子旁通》之名,而是各篇自成一书、各书重定书目。《孟子与离娄》是南先生讲授《孟子》第三篇《离娄》的整理,南先生将之定名为《孟子与离娄》。经南先生授权,由我社首次出版横排简体字本,献给广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与离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怀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0011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5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