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明的故事/时代少儿人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发明的故事》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它从人类最初的原始祖先讲起,叙说了人类从步行到飞行的跨越,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的进步历程。在房龙看来,第一个石器工具、第一顿熟食饱饭、第一件陶土器皿、第一个文字、第一只小船……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全都蕴含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这些东西的最初发明者已经无从考证,但他们无疑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我们不能小觑每一项小发明:也不能漠视每一个新发现,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把人类无穷的能量激发出来,搭建起了现代文明世界的摩天大厦。

内容推荐

《发明的故事》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它叙说了人类从兽皮到摩天大厦,从步行到飞行的进步历程。在房龙看来,第一个石器工具、第一顿熟食饱饭、第一件陶土器皿、第一个文字、第一只小船……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蕴含着人类无穷的智慧。我们不能小觑每一项小发明,也不能漠视每一个新发现,正是这些平凡的东西把人类无穷的能量激发出来,构建出了现代文明世界的轮廓。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发明家

第二章 从兽皮到摩天大厦

笫三章 驯化之手

第四章 从步行到飞行

第五章 千变万化的嘴

第六章 鼻子

第七章 耳朵

第八章 眼睛

试读章节

好了,我们最好不要再纠结于地球在宇宙中无足轻重的地位了,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这颗小星球上的囚徒。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颗小星球都是我们的家园,而且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会如此。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进入太空,偶尔拜访一下天穹中的其他角落,可那些星球究竟适不适合人类居住,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要么生命根本无法在那里存活(太阳系中的大部分星球似乎都是如此),要么它们已经孕育出了自己的生命形式,那也许比我们这个漂浮着的星球要古老得多。也许在一两百万年前,那里就已经诞生了文明的萌芽。可以想象,我们要想融入那里的文明会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如此痴迷于侦探小说?

对于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是“神秘的谜团在吸引着我们”,或者“眼见一条模糊的线索逐渐演变成一连串铁证,这个过程实在是让人着迷”。

在我看来,恐个白这就是正确答案了。但我搞不懂,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地质呢?要知道,我们地球家园的故事,本身就蕴含着一个又一个的未解之谜。人类现今已经揭开的谜题仅仅是冰山一角,前方仍旧迷雾重重——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无从下手,其实每个谜团里都有线索可寻。

古人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迫使地球上的岩石和平原述说出人类的起源和地球的早期历史。可惜的是,他们的后代——那些谦恭的中世纪人——尽管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英雄,却是理性王国里的懦夫。他们从不质疑,只是恭顺地接受古书上的教义。如果有人对地球的秘密流露出些许好奇,就会被视为亵渎神灵。

今天,中世纪已经成为博物馆里尘封的历史。再过一两万年,这块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的地壳,就会变得像阿司匹林药片和南瓜派一样毫无秘密可言。

我似乎把几万年、几十万年一笔带过,以至于让几个世纪的时间显得过于随意了。但我必须如此,因为,新的史前发现将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4倍。此外,意识到我们熟知的事物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学会谦卑和忍耐。当我们认识到祖先们花了大约50万年的时间才学会了直立行走时,我们对当代那些未能如期解决的问题会更加宽容,也会更好地审视自己。我们不再高估自己的位置,而是看清自己只不过是在大多数生物出现在地球上的亿万年之后,才姗姗来迟地成为地球新贵罢了。

说到人类如何在自然演变中进化为直立行走,我们仍有很多细节无从知晓,却能猜测一二。

从地表温度冷却到可以让生命存活起,这种演变便开始了。很快,各种各样的植物就遍布在地球表面,水中还出现了甲壳类生物,它们是地球上名副其实的最早的主人。  我们知道,有些动物一直以海洋为家,成为我们食用的鱼类的祖先;有的长出了翅膀,翱翔于天际,繁衍出现代的鸟类;还有一些与今天的蜥蜴和蛇同属一类的爬行生物,遍布在辽阔的疆域里,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它们大有统治地球的趋势。那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很适合大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广阔的水域,也是它们生存的好地方,这些庞然大物在水里游动得那么自如,活像神气十足的战舰。

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空中、水中和陆地上,都生活着这些巨型动物。它们高达40—60英尺①,肚子大得简直就像游艇的船舱。可后来,这些巨兽却悄无声息地从地球的各地消失了。

地球早期的这些统治者们到底是怎样凄惨地走向灭亡的?为什么今天地球上只能找到它们的袖珍版本呢?几年前我们还是一头雾水,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说,造成它们灭绝的原因不止一个,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物极必反”这条定律,似乎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个谜团。

就拿武器装备的现状做个比喻吧。与各国扩充军备相比,一切出于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而产生的良好意愿与建立的国家联盟,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现代的军事装备庞大、笨重,想让它们动起来,成了越来越棘手的事情,眼看着它们就要变成既不能飞,也不能跑,又不能走的废铜烂铁。它们笨拙地移动着,就像陷入泥沼的卡车一样寸步难行。

远古时代的那些大型动物也经历了这样的进化过程。它们的体形越来越庞大,身上的盔甲也越来越厚重,直到压得它们再也走不动、游不远了,只能在无边的沼泽里艰难栖息着。那个时候,地球表面被大面积的沼泽所覆盖,除了芦苇和海藻外,几乎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东西了,这些庞然大物尝到了饿肚子的滋味。

随后,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突变(那时的气候比现在更容易发生这种变化,因为现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比例更为均衡),导致了这些,低智商的大家伙无论在海里或陆地上,都无法找到适合生存的地方和足够的食物,等待它们的只有灭顶之灾。这些曾经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爬行动物——主宰了地球长达数百万年的统治者,就这样彻底地消失了,没有一个能活着看到大型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诞生。

今天,它们只能站在博物馆(只有博物馆才有如此大的空间来容纳它们庞大的身躯)的展台上,用它们那副滑稽的骨架朝我们龇牙咧嘴。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历史,但我不敢肯定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是否还可以从另一个我们从未想过的角度解释这个过程?我想,它会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版本一样引人人胜。

小到微生物,大到骡子,气候的变化关乎所有生物是否能快乐舒适地生活。气候的变化并不总是致命的,除非剧烈到足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这种灾难跟经济危机类似,遭殃的都是没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懂得采取自卫措施的人才能够存活下来。

P2-5

序言

房龙全名为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于1882年1月14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这位荷裔美国作家才华出众、文笔优美,他的许多著作一直备受赞誉,久传不衰。房龙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地理学家,他的著作涉及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多个方面。在房龙的书中,读者处处可见理性、宽容、进步等宏伟主题。他以浅显易懂、风趣流畅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普遍真理,使读者汲取到广博的知识,感悟到人类辉煌的历史及文明。

房龙的主要著作包括《宽容》《人类的故事》《人类的艺术》《文明的开端》《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在每本书中,房龙还会配上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对后人来说也是一笔极其珍贵的遗产。

在儿童时期,房龙曾经和舅舅在荷兰生活过一段时间。正是在鹿特丹教堂的塔楼上,房龙对人类世界有了最初的印象,并开始痴迷于人类历史。他始终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观察和叙述全人类的历史。

房龙以他那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让一部部历史巨著读起来是那么津津有味。正如郁达夫所说:“实在巧妙不过,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它从人类最初的原始祖先讲起,叙说了人类从步行到飞行的跨越,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的进步历程。在房龙看来,第一个石器工具、第一顿熟食饱饭、第一件陶土器皿、第一个文字、第一只小船……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全都蕴含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这些东西的最初发明者已经无从考证,但他们无疑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我们不能小觑每一项小发明:也不能漠视每一个新发现,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把人类无穷的能量激发出来,搭建起了现代文明世界的摩天大厦。

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关于发明的科普著作,正如房龙所说,“这不是‘发明史’,也不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先知们不幸经历的文集。相反,本书只是想从智慧方面开阔人的眼界”。人类的智慧和潜力没有穷尽,它正等着我们继续开发。与此同时,房龙坚持:人类所有的发明都应当为自身的解放服务,而不应被战争、专制、压迫所利用。

《发明的故事》是大师的经典之作,既包含有趣的科学知识,也具有独特的人文视角。我们摘取了其中最精华、最可贵、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重新进行编辑、组合,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同时我们根据文字内容,精选了多幅图片编排在本书中,力求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精粹、知识含量更高且赏心悦目的版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明的故事/时代少儿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译者 郭晓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80290
开本 16开
页数 1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儿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2015313896
中图分类号 N19-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