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下)/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是英国BBC前资深记者、优秀的历史调查学家、传记作家汤姆·鲍尔深刻揭秘石油、政治、权利与人性的真实故事。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深刻揭露纽约贪婪经纪人,莫斯科的石油拥有者、达拉斯与伦敦的商业巨子、坐着飞机到处游说的狡猾政客对能源的控制欲望!

本册为下册。

内容推荐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是近20年来出版的一本难得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书。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纵览全球石油风云,刻画业内千奇百怪众生相,作者在书中深刻揭露纽约贪婪经纪人,莫斯科的石油拥有者、达拉斯与伦敦的商业巨子、坐着飞机到处游说的狡猾政客对能源的控制欲望!

本册为下册。

目录

第13章 流星

第14章 龙卷凤

第15章 孤注一掷

第16章 衰败

第17章 警报

第18章 挣扎

第19章 幸存者

第20章 反冲效应

第21章 忏悔

第22章 寡头之争

第23章 灰心的监管者

试读章节

在收购阿科期间,外界对于声名狼藉的石油巨头的态度非常暖味。受此刺激,布朗决定通过整合新的收购项目,使行业摆脱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和布兰特史帕尔储油平台事故的梦魇来重塑BP品牌形象。与此同时,他已经全神贯注于他的最新的豪情壮志:拯救地球,共同抵制全球变暖。他相信能源公司能够引领行业限制气候变化。1997年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布朗宣称BP是世界上第一家“绿色”石油公司。为了赢得环保主义者的同情,他使BP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支持就气候变化于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他说,到2010年BP将投资10亿美元用于开发太阳能。据称,至2025年世界50%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此举就是为完成这一目标的一个贡献。除了太阳能,BP在未来10年投资80亿美元开发可替代能源,包括生物燃料项目。BP还捐助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5亿美元开展一个为期l 0年的生物能源研究项目。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他以一家大型石油公司高层的身份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他的演讲被广为流传并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司徒慕德除外,他亲自给布朗打电话说壳牌的年报早就描述过气候变化这个主题。布朗有风度地同意不再对外宣布“第一”了。在与奥美广告公司长时间的讨论中,布朗决定将BP品牌进行重新塑造,叫做“超越石油”。此广告语原来用于内部,但是布朗抓住机会重新定位公司。他的愿景表述解释说,新的BP致力于“重新定位为一家人们可以信赖并能激发倾听公众诉求的能源公司。而且如果不是全解决方案的话,也要提供BP承诺的证据”。

布朗重塑品牌的热情并未得到BP所有董事的认可。一小部分人害怕这与BP原来的形象“英国”石油相去甚远。现在的提法是创建一个从英国分离出去的全球化的公司,虽然仍旧依靠英国政府的支持。对于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布朗过分迷恋托尼·布莱尔热衷于改变一切事物,包括把英国叫做“不列颠尼亚”。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们的观点是BP将仍然是一个石油公司,用传统的方式应对熟悉的挑战。布朗坚定不移地认为BP英国成为环境友好型公司。1997年绿色和平组织激进分子爬上北海平台钻机阻挠地震调查。公司就此仍记忆犹新。为了避免布伦特斯帕尔灾难,BP高层小心翼翼低调处理公共关系,对抗议者敬以香茶,并送回岸上。把问题最小化以后,BP开始将绿色和平组织诉诸高等法院,索赔140万英镑。当然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对绿色和平组织反对化石燃料及支持太阳能表达同情,BP通过借此抚慰绿色和平组织。然而,BP董事会的怀疑尚未冰释瓦解。有人问布朗:“你如何证明BP是‘超越石油’的?”“我们只是一家石油公司。它就是一句简单的、具有鼓动性的广告语。媒体将会是愤世嫉俗的。他们可能会把它掐死在摇篮里。埃克森也会这么做。”布朗无动于衷。他知道,没有人敢正式向他挑战。奥美公关公司使用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作为自己的企业标识。这让布朗感到非常震惊,并对他有很强的启发性。一个具有跳跃效果的绿、白、黄三色,即BP的传统颜色,构成一个向日葵型图案。布朗的聪明才智和独断专行彻底击败了反对派。这是个人方面的因素。“超越石油”捕捉了时代的精神,传达了布朗对未来深邃内涵的定义。

布朗对于BP的品牌再定位非常满意。此举被广泛认可。布朗本人也名声大噪,被称为开拓者。他再一次成功地计算出概率。一夜之间,他被媒体称为“太阳王”。人们对他肃然起敬,感觉他无所不能。他说:“我无处可藏。”为了达到目的,布朗着手排除候选接班人。在最具实力的年轻一代石油专家里面,罗德尼·柴思将“挤掉皮特·柏克豪斯”。在董事会里,没有人可以挑战布朗,包括彼得·萨瑟兰,爱尔兰前大法官、银行家和国际官员。28000座加油站也被重新设计形象,一跃变成了环境友好的“BP”形象。

不可避免地,一些批评家脱颖而出,特别是李·雷蒙德,被有些人称为赞同没有全球变暖的异教徒。1997年,雷蒙德公然反对就世界石油大会上提出的保护环境而日益增长的疑虑。第二年,他把再生能源当作“时髦的”和“科学上无根据的现象”。美国石油学会主席引用_份于1998年由17000名科学家签名的请愿书。该份请愿书就全球变暖方面的证据提出疑问。证据显示该份请愿书的组织者俄勒冈科学医药研究所设在一个锡皮仓库内。签名科学家中有“姜汁辣妹”以及“MASH”字样。雷蒙德勇敢地将“超越石油”改成“绿色漂洗”。“你最好履行承诺。”他出其不意地攻击布朗,被他的自我推销所激怒。自认为比布朗更强,他知道美国政府的致命弱点。1997年以后,在乔治·布什政府的领导下,石油工业希望得到改善。受到“血液换石油”的谴责,2001年“9·11事件”以后,布什疏远了石油工业。在石油巨头的眼里,不像吉米·卡特,布什的可取之处在于它避免公开地谴责石油工业。在雷蒙德看来,华盛顿政府对石油工业的困境视而不见,不能为其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尽力攻克全球变暖的难题。P271-273

序言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中心议题,甚至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心。国家间围绕世界能源的控制权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所制定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各国政府积极主导的替代能源开发,使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而油价波动、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诸多问题,不仅是政府首脑、智库学者的案头工作议题,而且成为切切实实的民生问题。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伴随着能源问题的国际化,中国也从国际社会的幕后走到台前,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

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着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围绕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一战略目标,积极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注重国内外资源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能源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往往伴随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引人瞩目的中俄石油管线一波三折,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无果而终,无不打着深刻的政治烙印。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创业经验,给扩大国际能源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组织国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与企业决策支持相结合,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我们考虑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外引进一批优秀的国际石油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类图书,翻译出版,并与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组成“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系列。计划每年出版10种左右的图书,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和决策支持作用。

我希望通过“读点石油财经丛书”的陆续出版,为石油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石油财经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为大众读者拓宽能源问题的全球视野。

王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书评(媒体评论)

“《能源博弈》主题气势滂沱,思路一气呵成,颇具秋风扫落叶之势。然而,细节微妙处却入木三分,……纵览全球石油风云,刻画业内千奇百怪众生相。这是近20年来出版的一本难得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书。”

美国《纽约时报》

“石油,一个不能再狂热、无序和纷乱的主题。鲍尔倾其心力挖掘石油的现代历史渊源,透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工程师、交易员、寡头、诸如BP约翰·布朗和埃克森公司的李·雷蒙德这样的业内行家里手的立体人生,及时地把一部活脱脱的石油现代史描绘得淋漓尽致。”

《今日美国》

“一部充满曲折离奇、令人荡气回肠的巨著……鲍尔抓住了话剧的灵魂:抖尽包袱、吊足胃口,使得瞬息万变的众多能源企业的台前幕后浮出水面。”

英国《每日电讯报》

“鲍尔的战略判断切中要害,百发百中!”

英国《星期日时报》

“把一本翻江倒海的世界石油故事讲述得如此扣人心弦且步步引人人胜。其人物刻画及事件描述毫不逊色于《石油风云》,包括油价飙升至历史新高在内的细节精彩纷呈。鲍尔的书极尽针砭时弊之能事,文字风格极具灼烧般尖刻与辛辣……呈现出太多鲜为人知、且又令人神魂颠倒的幕后故事……现代石油工业最一流、最权威的真实写照,同时指点江山,给未来石油走向把脉领航。”

英国《金融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能源博弈(21世纪的石油金钱与贪婪下)/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汤姆·鲍尔
译者 杨汉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2304
开本 16开
页数 5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16.2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2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6555
版权提供者 CURTIS BROWN—U.K.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