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共和国的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奎编写的《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的全景和脉络,并眼于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力的虚弱,我国领导人认识到仿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开始了部分的仿制。1950年10月,我国仿制苏联7.62mm冲锋枪获得成功,并迅速装备部队。

李奎编写的《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主要讲述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的故事和发展历程。

目录

一、陆战武器

 第一辆国产主战坦克诞生

 新型火箭炮装备部队

 火箭炮实现简便射击

 设计新式反坦克武器

 坦克架桥车研制成功

 研制七四式火箭布雷车

 七九式火箭布雷车诞生

 成功研制轻便小火箭

二、海战武器

 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

 第一代水陆坦克定型

 水陆坦克横渡琼州海峡

 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诞生

 研制新中国第一艘潜艇

 成功研制七三式冲锋舟

 七九式班用冲锋舟诞生

三、空战武器

 研制新中国第一架教练机

 试制生产首批教练机整机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升空

试读章节

当时,杨楚泉等人只有一些陆上车辆的书本知识,对两栖车辆的原理与设计一无所知,而且,国外报道的有关资料也少得可怜。

杨楚泉后来说:“当时,我们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政治热情高涨,敢想敢干,无所畏惧。”

当时,设计组全体成员努力拼搏。他们利用一辆破旧的英国维克斯两栖车,把螺旋桨推进改装成了带旋转喷口的喷水推进,冒着很大风险驶入松花江进行试验。确实是实践出真知,试验中由于干舷过低,掌握不住操作要领,曾经造成顺江漂流,险些出事故。但经改进后,终于证实了喷水推进方式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优越的。

这个令人欣喜的结论为设计组增添了极大的信心。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但是,广大科研人员仍然凭着为实现我军装甲机械化作贡献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仍然艰难地进行着新坦克的研制工作。

1970年2月,科研人员又试制出三辆样车,经试验,整车性能基本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同年,五机部决定进行批量生产,但由于一些部件的技术生产条件不成熟,又被迫中止。

1971年,五机部决定,新坦克不成熟的部件暂时下马,基本成熟而质量不稳定的部件抓紧进行攻关。于是,又重新组织力量进行设计。为尽快推出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科研人员在原战术技术指标较高的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简化方案,经有关部门重新审查后,军委装甲兵和五机部正式批准试制出定型样车,并由装甲兵组织进行定型试验。

1974年3月26日,我国坦克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六九式中型坦克。

六九式中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夜间作战能力方面,较之五九式中型坦克均有所提高。

当时的一位军人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所在盼部队装备的是五九式中型坦克,1976年时看到-友邻部队换装了六九式坦克,着实让人羡慕,因为它比我们的车跑得快多了,而且有车长、炮长夜视仪……

六九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以后的坦克研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坦克工业已走上自行设计、研制的道路。

六九式坦克与五九式坦克相比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100 毫米滑膛坦克炮。坦克炮身管长5450毫米,炮身全长5705毫米,身管前中段靠前的位置布置有抽气装置,火炮全重为1970千克,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

这种炮是我国第一种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坦克炮。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一种次口径的穿甲弹,也叫“长杆弹”,它的穿甲威力要比普通标准口径穿甲弹的威力大得多,而且滑膛炮便于保养……

这辆六九式中型坦克,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无数心血。

杨楚泉后来回忆说:

从1958年起,我国便开始自行研制轻型坦克、水陆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和其他配套车辆,这表明年轻的中国坦克工业从此开始从仿制走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力更生发展道路。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加上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陷入了暂时困难。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使我国的坦克工业雪上加霜,处境更加困难。

P5-7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有如弹指—挥间,但它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六十多年里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卖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六十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但对身处其间的个人却是并非无足轻重的。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的历程》。

《共和国的历程》虽为故事形式,但与戏说无关,我们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4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共和国的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10790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8
CIP核字 2013305422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