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丛刊(第14卷第2期)》编著者周勋初。
本期看主要论述:《诗经 豳风》源于鲁地略考、从创作时间看唐传奇与行卷之关系;论“词圣” ;《诗薮》中“格”的含义与功能、晚明传记小品的文体嬗变;周氏兄弟的“时差”——白桦派与厨川白村的影响;从“旧事重提”到“朝花夕拾” ;“革命”、杨鄙人与鲁迅——从《答杨邮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谈起……
图书 | 文学评论丛刊(第14卷第2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学评论丛刊(第14卷第2期)》编著者周勋初。 本期看主要论述:《诗经 豳风》源于鲁地略考、从创作时间看唐传奇与行卷之关系;论“词圣” ;《诗薮》中“格”的含义与功能、晚明传记小品的文体嬗变;周氏兄弟的“时差”——白桦派与厨川白村的影响;从“旧事重提”到“朝花夕拾” ;“革命”、杨鄙人与鲁迅——从《答杨邮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谈起…… 目录 论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多重内涵
《诗经 豳风》源于鲁地略考 从创作时间看唐传奇与行卷之关系 论“词圣” 《诗薮》中“格”的含义与功能 晚明传记小品的文体嬗变
周氏兄弟的“时差”——白桦派与厨川白村的影响 从“旧事重提”到“朝花夕拾” “革命”、杨鄙人与鲁迅——从《答杨邮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谈起 梁启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考辨 风景再现与诗歌变革 ——以新诗确立前后对西山风景的再现为例 中国现代新诗中色彩美的反思 从废名新诗中的“影子”意象解读废名的生死观 从“无言的教训”到“抽象原则”:论沈从文思想的神秘底蕴 讽刺的式微——十七年文学(1949—1966)中讽刺类乡土小说考察 抒情作为史诗的完成——论汪曾祺和80年代早期小说风格的一次改变 试论两岸乡土文学得失——从台湾乡土文学谈起 90年代中国女性私小说:现代消费,快感想象和自惭情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评论丛刊(第14卷第2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勋初//陆建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093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