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阳光与阴影的交织(郭宏安读加缪)(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阳光与阴影的交织:郭宏安读加缪》收录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郭宏安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文章共二十四篇,涵盖研究方法与思路介绍、对加缪文章创作的总体介绍和评价、加缪主要作品细致解读、翻译加缪作品时的译后记等,完整立体呈现郭宏安先生研究和翻译加缪作品的丰富成果。
目录
代序:说“批评之美”
阿尔贝·加缪
加缪与小说艺术
阳光与阴影的交织
美与历史的博弈
《局外人》: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
《西绪福斯神话》:荒诞·反抗·幸福
再读《鼠疫》
《堕落》:法官—忏悔者
《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
《流放与王国》
我读《不贞的妻子》
《叛教者》的参照
《沉默的人们》与现实主义问题
我读《来客》
《约拿》别解
《生长的石头》:一块西绪福斯的巨石
《反抗的人》:敢于抵抗一时风气的人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译后记
谁是“第一个人”?——我读《第一个人》
《阳光与阴影》:加缪的秘密
一个拒绝进入先贤祠的人——《孤独与团结:阿尔贝·加缪影像集》译后记
我为什么将书名译作《孤独与团结》?
代跋:标准·效果·理想·方法——以加缪的《局外人》为例谈文学翻译
导语
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郭宏安加缪研究成果完整呈现
四十年孜孜不倦潜心研究,四十年笔耕不辍忠实翻译
炽热赞美,冷静分析,深入详解加缪其人其文
特别附赠书签和封面同款纪念卡片
后记
代跋:标准· 效果· 理想·方法
——以加缪的《局外人》为例谈文学翻译
(一)
《圣经·创世记》说:先民本来言语口音
是一样的,他们商量在巴别这个城市里修一座塔
通天,告诉后代,以防他们分散居住而沟通不畅
。耶和华怒其狂妄,说:“看哪,他们要成为一
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
,以后他们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于
是,上帝变乱他们的言语口音,引起他们的纷争
,这塔也就停工不造了。从此,人们以语言的不
同而分散居住,其间的沟通交流不得不通过语言
的转换,即翻译。据称,中国用文字记载的翻译
,始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的诗歌。可见无论
中外,翻译都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事情。
然而,什么是翻译?翻译理论家、翻译工
作者和翻译爱好者给出了多少有些不同的回答。
我的回答是一个翻译爱好者的回答:翻译就是用
一种文字(语言)传达用另一种文字(语言)写
成或说成的作品,最后形成文字的作品而不变更
所表达和蕴涵的意义与信息。用杨绛先生的话说
,翻译就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
达。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
译文也怎么说”。这是一种平实可靠、人人可以
接受的定义。什么是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就是一
种具有文学性的翻译。翻译有许多种,口译且不
论,有科技翻译,有文学翻译,有理论翻译,有
实用翻译,有社会科学翻译,有人文科学翻译,
有自然科学翻译,等等,唯有文学翻译具有文学
性,有的哲学、历史等著作的翻译也具有文学性
。那么,什么是文学性?文学性就是“那种使特
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例如想象力、虚
构、描写、象征、比喻、修辞等等,即我们在今
天的语境中所理解的严复的“翻译三难说”中的
“雅”字,此为文学翻译所独有。“信、达、雅
”之中的“雅”字,历来解说甚夥,然而大多斤
斤于字面,多皮相之谈,唯钱锺书先生从反面予
以阐释,谓“雅非为饰达”,“非润色加藻”,
一个“非”字搔着了“雅”字的痒处,较之“文
雅”“高雅”“古雅”“汉以前字法句法”等等
,更能切中肯綮,打开思路。以文学性解“雅”
,可以与时俱进,对一个旧的概念给予新的解释
,令其获得新的生命,所以,并非所有新的说法
都显示了认识的深入和观念的进步。译文对原作
以雅对雅,以俗应俗,或雅或俗,皆具文学性,
此为文学翻译也。故“雅”字在文学翻译中断乎
不可少。
“译事三难:信、达、雅。”当合而析之
,不应分而观之,以此为标准,可以分出译品的
好坏善恶,全面而精当。大部分的翻译家对“信
、达”取信服的态度,对“雅”字则如履薄冰,
做种种或明或显的抗拒状,以文学性解“雅”谅
可消除其对“雅”的疑虑。如果扩大一些,对“
雅”做广泛的理解,则可以为“神似”,然而神
似并非形似的反面,完全可以以形出神,不必“
弃形取神”。“神似”的说法,以傅雷的观点最
为著名,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
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请注意,这
里说的是“效果”,而非标准。标准是衡量事物
的准则,而效果则是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再说,“不在形似”不等于
不要形似,完全可以既要形似,又要神似,形神
兼顾,形留而神出。有一种说法,认为“神似”
进一步发展,则进入“化境”。“化境”的说法
来自钱锺书先生,他在1979年的《林纾的翻译
》(收在《旧文四篇》里)中说:“文学翻译的
最高理想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
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
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
得入于‘化境’。”所谓“原有的风味”者,乃
是原作的风格之谓也。《林纾的翻译》于1964
年首次发表,当时,“最高理想”一语是写作“
最高标准”的,后来标准改为理想,显然不是信
手随意的,必是深思熟虑而后的产物。“理想”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故
标准是现实的存在,理想是追求的目标,两者不
是同一性质的东西。因此,标准、效果和理想不
是同一范畴的事物,不可混为一谈。由“信、达
、雅”而“神似”,而“化境”,刘靖之先生将
其看作一条由浅入深、不断延伸的线,“一脉相
承”,我觉得,由标准而效果,而理想,不妨看
作一个面,不断扩展,仿佛一圈圈涟漪。这样产
生的译作可以称作善译,而其实现的方法,则如
杨绛先生所说:“把原文的句子作为单位,一句
挨一句翻。”换句话说,就是以句子为单位的直
译。于是,标准,效果,理想,方法,由点及面
,一种翻译理论就宛然在目了。
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换句话说,决定一件作品是否文学作品,不是
因为它讲述或描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它是怎么
讲述、怎么描写的。一件作品的“怎么”形成了
这件作品的精神风貌,它是简约的,还是繁缛的
,是清丽的,还是浓艳的,是婉约的,还是豪放
的,是优美的,还是雄伟的,等等,都是由其选
词造句、结构框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阳光与阴影的交织(郭宏安读加缪)(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宏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84412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5
CIP核字 2020210725
中图分类号 I565.065-53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