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淳安守艺人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描述了淳安手工艺匠人目前的现状,有木匠、雕匠、修谱人、焊接技师、制琴师傅……作者通过现场采访撰写的一个个手工艺匠人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淳安的乡土和生活,揭示了淳安手工艺的兴衰,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
目录
管国柱:悠扬的胡琴声一酸
方江鸿:帮木头讲故事洪美娟
方小平:刻章,从好奇到精品江百里
欧阳小惠:传神的根雕诞生于她的巧手胡月华
汪奇湖:良工与故物的美丽邂逅洪美娟
陆德中:以砖雕为生的人胡月华
洪发军:青溪有人家,只为一方砚胡月华刘政
陈苏兰:以石为纸,点石成画一酸
王昌归:一片匠心,归于锔瓷章公平
唐彦湘:最后一代谱匠邵航锐
方竹兰:麦秆扇里藏匠心曹雪玮
童超仁:他编织的竹马跳进了北京城胡月华邵翠
余允省:巧手能编天下物谢敏慧
鲍丁海:天生就是篾匠卢燕敏
方小长:用篾丝编织千岛湖的梦想洪美娟
余华兰:喜欢做时装的小裁缝洪美娟
余慧:她仍在用一针一线缝纫岁月卢燕敏
胡小根、胡解凤:夫妻铁匠铺王建才
厉良德:有个铜匠叫德德鲁永筑
蒋念和:以铜为媒,让硬冷姿态成为生命灵动泽木
程小爱:一个女焊工的成长与坚守孙邦建
方和平:活少了,手艺还在手上余娇艳
叶百亮:弹出来的闪亮人生王萍
胡月球:爱出来的理发师洪美娟
方长福:一生只够做补鞋一件事谢敏慧
金光君:修鞋就找金师傅卢燕敏
郑国平:一生厮守,开锁万千泽木
胡志刚:一个修理时间的人洪美娟
胡仁奎:乡村酿酒师卢燕敏
刘建军:在富文土烧里酝酿乡愁谢敏慧
陈伟平:千岛湖镇吊酒香泽木
何鸿亮:索面人生汪燕萍
汪小桃:人间百味,一碗馄饨谢敏慧
缪竹根:这双手,揉了28年面粉卢燕敏
郑春妹:走村串户的女骟师章公平
潘政明:橘乡嫁接师潘政军
郑财江:他把箍桶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徐富荣
导语
《王昌归:一片匠心,归于锔瓷》《唐彦湘:最后一代谱匠》《方竹兰:麦秆扇里藏匠心》《童超仁:他编织的竹马跳进了北京城》《余允省:巧手能编天下物》《鲍丁海:天生就是篾匠》《方小长:用篾丝编织千岛湖的梦想》《余华兰:喜欢做时装的小裁缝》《余慧:她仍在用一针一线缝纫岁月》《胡小根、胡解凤:夫妻铁匠铺》……作者通过现场采访撰写的一个个手工艺匠人的真实故事。
精彩页
第一次去王阜乡山川村,不认路,虽然有导航,但最后一条小路还是开错了,车子在阴坞村的小巷里过不去。只好下车问老乡山川还有多远,老乡指着前面说就几百米的路。干脆就把车停在了阴坞村口,打算走上去。顺便问一名老乡:“会拉二胡的管师傅知不知道?”老乡笑着说:“知道哇,这周边村里人都知道。”
沿着小溪往上走,不到5分钟就到了一个大停车场,“山川村”3个大字就在眼前。隐约地听到了悠扬的二胡声,二胡的声音在乐器中识辨度较高,频率接近人声。他们奏的是越剧《红楼梦》选段。走近时,见到3个人,各拉一把二胡,高音低音相互配合,奏出动听的合音。
一位老者迎了上来,短白发,看起来60岁左右,脸圆润。我猜想肯定是管师傅。
之前通过电话,听声音,感觉管师傅年龄并不大,一见面,更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当我问起他年龄时,72岁,还是出乎意料,外貌明显年轻于实际年龄。
我开口一提二胡,管师傅马上给我纠正,淳安常见的是越胡,而非二胡。二胡和越胡统称为胡琴。两者略有区别,二胡的琴简要大些,所用的蛇皮也不同,越胡一般用乌梢蛇的蛇皮,二胡用蟒蛇蛇皮。拉出来的音乐,二胡更加浑厚,而越胡的声音偏高。
管师傅十几岁开始学木匠,刨、钻、锯、打磨样样都精通。那时在农村多学门手艺就多一条出路,每年农闲时可以帮人家打打家具,赚点钱补贴家用。在奔走各村时,接触的人多了,不知不觉就对音乐有了偏爱。当时接触的多为民间传统音乐,淳安农村也有自己的乐器,有锣鼓、笛子和胡琴,最常见的还是胡琴。经常见到一些拉着胡琴走村串巷,从事摸牌算命的人,那如诉如泣的胡琴声,从此在管师傅心里安居下来。
于是就对胡琴产生了兴趣,起初只是拉着玩。用自己赚的钱买了把二胡,一有闲就拉着玩,看刘天华的书,慢慢地摸索拉二胡的技巧。偶尔二胡出了点小毛病,就试着自己修。有木匠基础的管师傅,又喜欢琢磨。玩着,修着,胡琴的结构也就了如指掌,成了胡琴专家。
胡琴的结构并不复杂,可分为琴托、琴筒、琴杆、两个弦轴、拉弓、两根弦,还有两个小部件,一个弦与琴筒交接处,那个叫“马”,弦与琴杆中间用一根线固定,这线也有个名字,叫“千斤”,拉弓上的线叫“马尾”。
经过几次琢磨,就开始自己学着做胡琴。别看结构简单,做好一把胡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音乐讲究的是律,某个部件大一点或小一点,都会直接影响到音质和音准。
“做人也一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聊着胡琴,管师傅冒出一句话,还着实让我有了感触,“一把胡琴,就像一个家,谁是丈夫,谁是妻子,都有明确的分工,不能乱,这就是律,有了律,弓和弦才能奏出和谐的音。”
“各人有各人的分工,但还是有主次的,一把好的胡琴,琴筒很重要。就像一个家里的主心骨,把家带到哪个层次,全靠它。”
他边说,边拿出一个成形的琴筒和一个正在加工中的琴筒。
琴筒是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筒,所用木材多在本地山上取材,檀木、红木都可用,木质越硬音质越好。琴筒用料是6片大小一样的木板,每片木板交接处刨成60度斜面,用木胶黏合后,再用铁丝或绳线缠绕几匝进行固定,过上三五天,去掉固定的铁丝或绳线,进行刨光、上漆等工序。琴筒在发声的那头蒙一层蛇皮,只有蛇皮可以让一把胡琴发出悦耳的声音,目前还没有其他材质可取代蛇皮。蛇皮的固定也很有讲究,蒙的时候不能让蛇皮松掉,松了,音质就不好。
取蛇皮也有讲究,只能取腹部以后的皮,腹部以前的皮因为蛇进食的原因,有弹性,不能用来蒙胡琴。越胡最好选用乌梢蛇皮,二胡选蟒蛇皮。一条3斤重的蛇可以蒙两把胡琴。
一把胡琴需要钻3个孔:琴筒上端钻孔,安装琴杆;琴杆上端两个孔,用以安装弦轴。
琴杆可用常用的木料。最让管师傅津津乐道的是,他第一把胡琴的琴杆是用一杆废弃的秤杆做的,不想效果还挺好,稍微加工下就能用。
琴弦选用特定的钢丝,一般的乐器店里都有出售。弦一头固定在琴托上,跨过安装在琴筒上的“马”,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两个弦轴上。旋转弦轴可调节弦的松紧度和音准。
弦固定之后,就开始缠千斤。千斤一般选用蚕丝线,这样可以提高胡琴的音质。千斤的绕法有讲究,它既起到音阶固定作用,又可将两根弦分开,将两根弦的间距调到合适位置。太紧太开都不行。太开,拉起来效果就差;太紧,拉起来不流畅,马尾容易磨损。在拉的时候,在马尾与琴筒的接触点加些松香,这样既可增加马尾与弦的摩擦力,又可减少马尾与弦的直接接触,起到保护作用。
一把胡琴从选料到最终完成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时间耗在琴筒的制造上。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淳安守艺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邵红卫//江琦军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91794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2021-04-01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1061489
中图分类号 K828.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