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通识教育评论(2020年总第7期)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包含了,名家论通识、专栏: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访谈录、高校通识教育、通识教与学、通识新视野、他山之石和书评等内容。本书主要探讨通识教育理念演进以及理论问题、不同类型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回顾、通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识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其具体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动态、书院建设以及理念性探讨、第二课堂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 目录 名家论通识 通识教育、经典与经验 通过博雅教育培育面向未来的学生——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经验 专栏: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访谈录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情况 一流本科教育目标下的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实践 传承与创新中的南京大学通识教育 厚积而薄发——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高校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演进、困境与前景——台湾“清华大学”的实践经验与未来课题 从学生核心能力报告出发看个案大学核心课程和书院教育之学习成效 新型通识教育:创造力、试验与沉浸式学习 核心课程项目的实施及质量保障——香港科技大学的经验 通识教与学 在大学本科低年级阶段开设西方古典语言课程的经验与反思——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本科生拉丁文课程为例 从“为己”之学到“为人”之学——实践通识教育的反思 “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与心得感悟 通识新视野 我们需要怎样的通识核心课教师?——构建“复旦通识”核心课程教师共同体 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师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以书院为中心的通识教育——北京论坛(2019)第十三分论坛“书院中心的通识教育:国际经验与亚洲探索”会议综述 他山之石 跨学科课程设置的陷阱——日本大学人文、社会系学部的本科课程设置 书评 隔膜与创新——兼评马文·卡尔森《戏剧》 《规模》:找寻跨学科、跨尺度的创新智慧 《通识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通识教育评论(2020年总第7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甘阳//孙向晨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530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9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8 |
CIP核字 | 2020154542 |
中图分类号 | G40-0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5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