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图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诠释3000年前的养生经典精华,破解生死迷津。

运用通俗的语言,解读顺应自然的中国式养生智慧,五大养生法,八大经络养生术,让你长命百岁,35种身体不适及疾病的防治方法,让你健康不生病。

内容推荐

作为中医之源,《黄帝内经》奠定了阴阳平衡的生命科学理论,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本书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以《黄帝内经》为主旨,适当引用了古代医家及养生家的观点为佐证,将《黄帝内经》深奥的养生理论精华加以整理,帮助人们达至养生长寿的最完美境界——“活百年”。

目录

第一章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观

 不治已病治未病

 阴阳协调是健康的根本

 人体小天地与自然大天地

 顺应自然保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

 精气是生命的原动力

 协调脏腑不生病

 健康长寿的秘诀

 我们究竟能活多久

 生命的周期

第二章 《黄帝内经》疾病观

 人为什么会生病

 外感“六淫”

 辨明自己的体质

第三章 《黄帝内经》养生法一:食养药补

 食养是“精气神”的物质基础

 五昧调和五脏

 五色滋养五脏

 用食物改善体质

 根据季节选择食物

 饮食有节,百病不侵

 每天吃多少才健康

 食物怎样搭配才合理?

 饮食要清淡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饮食要忌口

 食养“治未病”

 食养对病后的调养

第四章 《黄帝内经》养生法二:经络导引

 经络及其主要功能

 经络穴位导引养生

 经络穴位灸法养生

 疏经活络运动养生

第五章 《黄帝内经》养生法三:日常生活

 长命百岁重在起居

 睡得好才能活得好

 房事养生,阴阳和合

第六章 《黄帝内经》养生法四:情志闲适

 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情志

 生命现象的总称——神

 神宜静不宜躁:养神之道

 养神之术

第七章 《黄帝内经》养生法五:四季保养

 生命之本,通乎天气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生,护“肝”为首

 夏季养生,关“心”至要

 秋季养生,以“肺”为重

 冬季养生,养“肾”当先

第八章 《黄帝内经》防病治病法

 常见病防治法

 女性疾病防治法

 男性疾病防治法

 中老年病防治法

试读章节

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的健康长寿观就是防病重于治病,就是人体在没有产生疾病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等到病已形成再去用药,乱已经产生了才去治理,就好比渴了才去挖井,要打仗才制造兵器一样,岂不是太晚了吗?所以要“不治已病治未病”。

其实,人每病一次,就会给身体造成一次伤害,而这个伤害在病愈后看似已经消失,但实际上它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阴阳失衡和看不见的虚损。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修理一次,它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总体性能都会不知不觉地下降,不管怎样修理,换上多好的零件,这种配合永远都比不上原装。聪明的爱车人,会加强日常的保养,不让汽车出问题。人体也是一样,所以金元时期的朱丹溪在其书《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与其等有病后抢救治疗,不如在没病前就进行身体保养。

当然,要身体完全不生病是不可能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但是人们却完全可以通过日常养生,做到“疾病没来早预防”,尽量推迟“大修”的时间,减少“大修”的次数,让寿命更接近天年。

阴阳协调是健康的根本

阴阳的概念最初足非常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但是随着人们观察面的拓宽,观察深度的增加,最终出现了以日光向背为基础的若干相对的概念,比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冷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总之,活动的、向外的、温热的、明亮的、向上的都属阳,而沉静的、向内的、寒冷的、阴暗的、衰退的都属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阳就会有阴,阴阳平衡,昼伏夜出,四季调和。

人体也是一样,人体阴阳的平衡其实就是生命活动的根本。阴阳如果协调,人体就能够健康;阴阳如果失衡,人体就会生病、早衰甚至死亡。那么,究竟什么是阴阳平衡呢?看看美丽的太极图就清楚了。太极图用s线一分为二,表示着阴阳双方不停地消长转化,也就是人们说的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阳极则阴,阴极则阳。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表现在大自然中就是阴阳气化的平衡,于是就有了春夏秋冬、温热寒凉。在人体这种平衡表现就是阳气和阴精的平衡。如果人们体内的阳气和阴精能够平衡的话,人体就一定会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

那么,怎样协调阴阳呢?《黄帝内经》中说“凡人之有生,受气于天,故通天气者,乃所生之根本。”意思是说人体的阴阳只有与自然界的阴阳相通相应,才能保持平衡协调。所以,人们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进行阴阳平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阳是怎样互根的

人们说,外为阳,内为阴。但没有外,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可见,阴和阳的每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依存于阳,阳也依存于阴。这就是阴和阳的互根,也是大自然最基本的法则。

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对人们的身体来说,“阴”通常就是指物质,而“阳”则是指机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体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阳是内在物质的体现,因此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说阴为“阳之守”。人体机体的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相互依存,也是阴阳互根的表现。人体内血液的循行借助于气的推动和统摄,即所谓的“气为血帅”,但气之所存,又要血的寓守,即所谓的“血为气母”。可见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一旦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依存的条件,有阳而无阴或者有阴而无阳变成了“独阳”或“孤阴”,就无法再生化和滋长。就生命体而言,如果没有机体的功能活动,就没有物质的生命;没有物质能量的释放,也就不会有功能活动的动力了。所以古人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这个道理。

生命中的阳气变化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关于阳气的最重要的经旨,是说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为太阳的光线普照而显现出来的,而人身的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也应是向外向上的,并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假如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不能发挥其作用,人的寿命就会减损甚至夭折。可见,古人对阳气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视。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为稚阳之体;青壮年为盛阳之体;年过四十则阴气过半,阳气开始渐衰,因此人们常说“人过四十天过午”;到了老年的时候,阳气渐减,生机也日减;进入暮年,如不加强锻炼,加强保养,身体每况愈下;人死以后,阳气就没有了,就变成了纯阴之体了。

可以说,宇宙万物的生长衰亡都取决于阳气的盛衰,就好比一粒种子,它之所以能够生根发芽,就是因为它内涵阳气,所以才有生机。如果它的阳气被破坏了,比如被煮了或炒了,就成了死的种子,就是纯阴之体了。

我们身体的“阳”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三阳”,上阳、下阳和中阳,上阳就是上焦心肺之阳,下阳就是下焦肝肾之阳,中阳就是中焦脾胃之阳。“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它是“真阳”、“元阳”、“真气”。人体的阳气异常,就会损及体内的肝肾之阳,这是阳气的底线,是决不能失守的。一旦肝肾之阳消散,那么人的生命也就随之结束了,所以“春夏补阳”要补肝肾之阳。

P2-5

序言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之源,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医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达所有知识领域的哲学思想巨著。它以天人相应的观念和阴阳五行的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改善自我体质、调正体内阴阳平衡、维护健康的养生方法。通过阴阳调和、四时顺养等养生理论,指导人们走向人类养生长寿的最高境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更为重要的是《黄帝内经》所谈论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如春夏秋冬,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不像西医学那样让外行人看不懂的数据和专业术语,所以说《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医学之宗,还是指导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健康法则,更是最适合指导人们的养生长寿之道。

然而,《黄帝内经》中层层交错的概念、相互叠加的理论以及古奥刻板的术语,常常会使我们如坠入云雾之中。为此,我们历时一年之久,经多方考证,得以抽丝剥茧,从饮食、经络、日常生活、情志、四季以及防病治病等全方位地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精华为大家一一详解,并遵循《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之外又特别从历代中医经典中摘取了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不生病的智慧,从而长命百岁。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又附加了现代生活中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希望能够帮助你“没病防病,有病祛病”。

另外,为了能够方便你的理解,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绘制了几百幅生动而贴切的图画来辅助说明书中的知识,让你能够轻松而准确地掌握《黄帝内经》的精髓。在此,我们也希望本书的图文并茂能够有效地将《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准确地传达给你,并祝愿你通过《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获得健康长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图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子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034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1-6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