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志、黄鑫、胡晓编著的这本《轻松学会独立思考》承接《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从学会提问进一步延伸到学会思考,特别是批判性思考。传统的思维更习惯于寻找认同而不是寻找真相,这本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批判性思维之作,便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更好接地近真相、追求真理,引导我们从学会批判开始,锻炼有效思考、辨别信息障碍、巧妙避开逻辑的陷阱。

学会思考,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去应对各种局面,有逻辑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做自己思想的主人。

内容推荐

你是否曾为一些事情纠结,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你是否受制于别人的影响,却没有自己的判断?你是否质疑过一些信息,却不知道如何发现真相?你是否掉入过逻辑陷阱,却在开始的时候不自知?

张志、黄鑫、胡晓编著的这本《轻松学会独立思考》,承接《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在帮大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搜索、学会简单归纳和整合信息的基础上,教会他们思考,特别是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要不断训练才能养成。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批判性思维: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空想;学会快速鉴别信息的真假;以德服人?要以理服人;十种最容易犯的逻辑陷阱;学会批判性思维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创造性思维,从学会批判开始。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从依赖性的轻信思维、从众性的盲从思维、逆反性的愤青思维开始,最终到达成熟的理性思维的过程。批判性思维让你不再处处需要别人建议,走出受人影响的思维困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目录

第1章 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空想

 请别让你的大脑空转!

 你的思考模式受别人影响吗?

 温水煮的不是青蛙:从轻信到审慎判断

 像训练运动员一样训练思考能力

 大部分人会主动放弃批判性思维训练

 学好批判性思维可不是让你成为辩论赛冠军

第2章 学会快速鉴别信息的真假

 别想偷懒,学会独立思考必须培养“搜商”

 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先搜一下

 没有可靠来源的信息,先放一下

 惊人之观点,应有可靠之证据

 因为是权威发布的数据,就可以相信吗?

 不靠谱的数据有哪些?

 微信朋友圈卖面膜月入百万是真的吗?

第3章 以德服人?要以理服人!

 为什么说理很重要?

 请问你的观点是什么?

 小心,很多概念都被偷换了!

 大学生开房的很多,所以我是太保守了?

 别给我乱贴标签

 别相信所谓的铁证!

 抱歉,你的创业项目无法获得投资

 当你无法说服别人时,请注意!

第4章 十种最容易犯的逻辑陷阱!

 轻率概括:河南人就是骗子多!

 预设谬误:你是不是向我隐瞒了你过去的那些烂事?

 不当类比:政府像父母还是像物业?

 简单归因:我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因为简历写得不好?

 乱赋因果:如果我当初没有遇到这个人就好了

 树稻草人:彭浩翔真的是港独分子?

 人身攻击:柴静抽烟移民是小三,她的话你怎么能信?

 滑坡谬误:如果我不努力,全人类就会被淹死!

 虚假两难:老妈和女友同时掉水里,你会救谁?

 诉诸权威:两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你都不信?

第5章 学会批判性思维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为什么男女之间爱吵架不爱讲理?

 90后都任性霸道吗?

 我怎么就不能坚持上自习?

 我的想法父母总是不同意,怎么破?

 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地方工作?

 为什么网上阴谋论总是很流行?

 想考研,但我真的适合做科研吗?

第6章 创造性思维,从学会批判开始

 从批判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框架内的创新思维,你听说过么?

 能不能少花点时间也能通过英语四级?

 学渣们为什么学不会举一反三?

 情人节示爱,为什么会被拒绝?

试读章节

温水煮的不是青蛙:从轻信到审慎判断

看了上一节,你们就知道了,即便是秋叶和黄鑫老师,要学会批判性思维也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积累,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处于轻信盲从的阶段,不要着急,一步步来就好。就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也经常感到自己还是会犯轻信的错误。

要不先给大家说一个让你们脑洞大开的故事吧,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热死。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受启发,从中总结出了不少教训: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3.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

不知有多少前辈在教训别人的时候都用到了这个故事,反正我自己每次看到这个故事,也总是告诫自己:“要敏感,要警觉,千万别被环境影响,变成煮熟的青蛙啊!”

突然有一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很多人都在转发一篇名为:《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的文章。

文章的大意是,曾经有一位北京的女教师,组织全班来做“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来看看究竟青蛙会不会这么蠢。

实验的结果如文中的女教师所说:

“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会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有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多么精彩的实验和结论啊!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追求真相的好老师却因为这个实验被校方找借口开除了。

该文的作者还写道:

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赞赏并鼓励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带出来的孩子,将来该是何等的优秀!孩子们那么喜欢和认同她的教学方式,却不能改变她被逐出校园的命运。

后来,我无意中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此事,问他对“温水煮青蛙”怎么看?他耸耸肩,抱歉说从未听说过这个原理,但说会请教做过实验的专家。

啊!在我们这里几乎人尽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并非是全球流行?难道这又是营销段子手编的故事?

读者们,现在你看到这里,还相信“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是真的吗?

反正,我微信圈里的好友们都恍然大悟了。

他们在转发的同时,纷纷评论道:“原来青蛙不会那么笨啊,相信了很久的实验原来是假的!”

“事实比言论更重要,大家来看真正的实验结果吧。”

“这就是有批判性思维的好老师啊,速速围观转发!”(这真是让我欣慰的评论啊。)

特别巧的事情是,我在校园里也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甲:“网上说温水煮青蛙的结论是错的,你知道吗?青蛙在一定温度下,都会蹦出来呢!”

乙:“啊,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们真的容易轻信典故和名人名言呢。”

但是,打住打住,过去网络说温水煮青蛙,我们信了;今天网络说青蛙是不会傻到被温水煮,我们又信了。似乎哪里不太对啊?

我明明记得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主演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就提到过“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啊。片中的戈尔正在进行一场演讲,当他将与青蛙实验有关的段子抛出之后,下面的观众们心领神会地笑成了一团而且掌声四起。

最起码,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可以看到,美国观众们对青蛙实验并不陌生,否则戈尔团队的人怎么可能拿这个实验当包袱抖出来呢?

如果不熟悉,抖出来也不会是那样的效果。

我们进一步的疑问是:青蛙实验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的只有中国人才爱讲这个段子?P13-16

序言

在2010年初,我们开始关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这个领域。

为什么关注这个领域?原因很简单,我们这些作者开始系统性的读一些批判性思维的书,读完以后,第一个受教育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觉得我们这些老师需要首先接受批判性思维教育,而不能只是天天去对大学生讲你们要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人,一定就有完整的独立思考能力?果然就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果然就能做到对权威的观点加以批判吸收?果然遇到事情就能三思而后行?

我自己思考的结论是一还真不能。

批判性思维不是听一场讲座、看几本书就能具备的能力,它是一个需要不断训练才能养成的能力,我们过去接受了这方面的一些零碎训练,但不系统不专业,我们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人啊。

2010年后,我开始广泛阅读批判性思维的书,写读后感或者制作PPT,还写博文分享,这些对于我自己其实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越来越认同国内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看法,大学生太需要批判性思维教育了!

这样的教育,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从阅读相关领域的好书开始。

但是我们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愿意看批判性思维领域图书的大学生不多,还不如职场人多,不过其实这方面的好书还真不少!这是为什么?

我们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大学生接触范围里,推荐励志书,推荐好玩的小说,推荐考证考研的图书太多,推荐这种烧脑又看起来不能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太少。

第二是目前市面上的批判性思维书,要么写成了教材,文字晦涩难懂,你如何指望一个连批判性思维都不知道的孩子去和你讨论逻辑三段论呢?要么这些书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案例都是国外孩子关注的案例,你让中国学生讨论应不应该堕胎,要不要禁枪,这完全没有文化共鸣啊。

所以我们的答案很简单——批判性思维教育首先要批判思考下自己,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不够接地气?

说到接地气,又要提到第三个原因,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要学批判性思维,而是要先学会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一个不会提问的人是很难建立对别人观点和论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

比方讲很多大学生问我们:“我该不该考研?”如果一个人的提问质量停留在这个水平,就算我们为他提供了好的答案,他也不会有长进,原因是他的思考还处在很低级的阶段。提问的能力反应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提不出好的问题,就发现不了好的思考路径,只会越努力尝试独立思考越痛感迷茫。  所以我们先写了一本《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我们想先帮大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搜索,学会简单的归纳和整合信息,一个人必须有独立的搜索信息、归纳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才能对别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独立的思考。

但会提问还不够,我们还是得了解独立思考需要的批判性思维,那么这本书我们想承接上一本《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从学会提问进一步延伸到学会思考,特别是批判性思考。

为了让大家觉得批判性思维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努力让这本书中的案例都来自生活场景,并且接地气,也许这样,才是会受到读者欢迎的批判性思维教程吧。

还有一件事,我想特别说一句,很多人问你写给大学生看的书,我们职场人也能看吗?——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一般是你不能假定读完了大学,大学阶段应该学会的知识或者技能就都学会了啊!

比如本书提倡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界公认大学生应该学习,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学会啊,难道你一上班,就突然会了?

保持初心,成长更快,对职场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耐心看下去,你们收获也许更大。

最后,希望你们喜欢这本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志//黄鑫//胡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37364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5118290
中图分类号 B80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