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吴亚丁短篇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吴亚丁编著的《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吴亚丁短篇小说集)》内容介绍:不知他来自何方,也不知他将去到何处,但是只要他从人们的生命里经过,就应该被人们注视,哪怕只有一瞬。本书视野开阔,语言朴素优雅,故事构想别开生面,是当代中国小说的一道独特风景。

内容推荐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吴亚丁短篇小说集)》系吴亚丁的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写作的10个短篇。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叙述角度新,时间跨度大,简洁而多层面地描摹了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世俗生活图景,通过揭示小说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力图呈现一个较大跨度下社会生存状态的不同侧面。简朴动人的故事,凝聚了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各自际遇和命运。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吴亚丁短篇小说集)》视野开阔,语言朴素优雅,故事构想别开生面,是当代中国小说的一道独特风景。

目录

柴火

酒宴

骷髅纸牌

眺望英格兰

一九七五年的大雪

一头猪的私奔

勇气

书香门第

我们的追逐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试读章节

寒风四起的日子,大雁开始一行一行的,从头顶掠过,往南飞去了。

住在村子背面的鳏夫老柴头,每天早上,总会佝偻着身子,爬到村东头的小山坡上,站在暮秋寒冷的霜风里,朝南方张望好一阵子。他的孙子柴火早先跟着村里的年轻男女,一起到南方打工去了。村子都走空了,留下来的不是拄杖而行的蹒跚老者,就是浑身泥污的懵懂孩童。只有到旧历新年来临,候鸟似的人们,一拨一拨地回来了,村子才又慢慢热闹起来。柴火这次去,又快一年了。是的,柴火才十五岁呐,瘦弱得像只没长大的耗子,一脸稚气。他心里念叨着柴火该回来了,去年过年柴火和村里的同伴木根一起喜气洋洋地回来。虽然赚钱不多,可是孩子还小,能带回那么些票子不容易了。事实上,老柴头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的钞票呢。过年的时候,他和孙子躲在土屋里数着钱,那个开心呀。柴火给他买三花酒喝,买大肥肉吃。每逢想起当时的幸福情形,他就忍不住擦眼泪。柴火现在是他唯一的亲人,柴火娘早亡,他的儿子,也就是柴火的父亲,五年前的夏天突然得了一场怪病,没多久也死在乡医院。天意弄人啊……这些年,孙子成了他心头唯一的牵挂。他的眼睛藏在老脸里,几乎看不清东西。可是,他心里是清楚的。是的,他的孙子,柴火这孩子,这几天是该回来了。

他这么念叨着,心里涌过一阵高兴。秋凉才起,冬天跟着就来了。村里去南方打工的村民们,也跟这季节悄悄更替一样,陆续都回来了。过年了嘛,谁都要回个家嘛。柴火这孩子,也该回来了。

但是今年过了年二十二,却仍不见柴火回来。去年,柴火年二十二就已回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啊?老柴头的心一阵紧,有点沉不住气,遇见南方打工回来的人,就问是不是见着他的宝贝孙子了?有认识的,就好心宽慰说,你家柴火么?好着呐,欢蹦乱跳的,年前公司赶任务嘛,再说回家的车票也不好买……你就不用操心啦,肯定很快就要回来了。有不认识的,或许眼一斜,甚至不耐烦地啐道,谁是柴火?不知道!搞得老柴头心里一阵松一阵紧,只不住叹息。

冬天虽说看上去老态龙钟模样,又是风又是雪,可是冬天的脚步还是蛮轻快的。老柴头看着别人家喜气洋洋的,又是杀猪又是宰羊,准备热热闹闹过新年,终于忍不住,一颠一瘸,跑去村南面找木根的父亲六斤。柴火跟木根,自幼就最要好。六斤家或许能打听点消息来?憨厚稳重的六斤见老柴头来,客气地请他在板凳上坐,倒上一杯茶,然后说木根这两天也没来电话呐,又宽慰道,柴叔你放心,柴火那么机灵的孩子,你还担心出什么事呢?木根前几天电话里还说他们一切都好嘛。老柴头神情黯然。六斤看在眼里,过意不去,就留老柴头吃饭。老柴头害羞不肯,起身倚门而立,却又没有离去的意思。六斤诚意地说,柴叔你回去也是清灯冷屋的,有什么意思,不如随便吃点好了。立刻吩咐木根的娘去鸡笼里寻来一只鸡蛋多炒个菜,又令木根的妹妹小芹去村头小商店打两斤水酒。两个男人,沉默地就着一盏孤零零垂下的昏暗电灯饮酒。老柴头慢慢喝着寡淡的水酒,听见六斤在灯影里絮絮叨叨的,心猿意马地聊孩子们的陈年旧事。老柴头着急地说,六斤呀,你看这现在不都年二十五了呀,去年他们早就回来了呀。

是哩,去年柴火年二十二那天就回来了。只一年不见,老柴头就瞧见自己的孙子柴火又长高了,而且小脸竟也有些红润。那时,他多高兴啊。去年的冬天,好像也没有今年这样寒冷。去年在简陋的家里,老柴头和柴火,爷孙俩烤着热烘烘的炭火,聊得可开心呢。柴火挥起略微有些像男子般的手臂——他还是个孩子嘛,跟他眉飞色舞讲述在南方打工的见闻……老柴头觉得,柴火长大了!嗬嗬,这孩子,什么时候也变得能说会道了?柴火眨巴着眼睛问,爷爷,其实我们在南方打工的日子也很苦很累很难熬。怎么回家说起来,倒又像蛮有意思的了?老柴头心疼地说,苦么?太辛苦我们就不去了。‘炭火前,柴火的脸烘得红扑扑的,腼腆地笑着说,爷爷,去还是要去的,过了年我又长大一岁了。长成大人了,就没有人敢欺负了。

六斤望着老柴头,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心事。六斤呷了口淡酒缓缓说,真是哩,今年么,真的快过年了哩,孩子们是该回来了!老柴头心里寂寞得厉害。他默然喝下些薄酒,起身告辞,正好听见外面小芹尖声叫起来,娘!二姨娘来了!

小芹的二姨娘在镇里开了个小店,店里摆了个公用电话对外营业,兼带着自己也用。柴火和木根平时打电话回家,都是打到二姨娘店里再让她转告的。她来了,一定会有木根和柴火的消息。老柴头正怔怔地想着,却见小芹的娘陪着年轻又有点风骚的二姨娘携带着冷风进来。他打了一个激灵。小芹人小鬼灵,推了妹妹小菊一把,让她赶快去关门。小菊下面虽然还有个小弟弟,可惜年纪太小,还在摇床里睡觉,怎么能爬起来关门?她撅着小嘴,老大不情愿地跑去关门,又急跑回来,想听大人们说什么。二姨娘一眼就瞅见房中间那张破饭桌跟前木讷的老柴头。她风风火火地说,哎呀,柴叔也在呀!今天下午就接了木根的电话,正想着赶快告诉你们呢。谁知一直忙着又没人看店,所以到现在才来。

啊,有电话了?这消息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最可笑的是老柴头,他立刻像长颈鹿似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老头可怜巴巴地说,有、有柴火的消息吗?二姨娘搔首弄姿,歪腰站着,一只手扶在土墙上笑道,有呀!木根和柴火好得跟什么似的,怎么会没有?

老柴头就急急地去拍拍青筋毕露的额头,那上面竟然已经沁出微微细汗了。老柴头连忙俯身作揖,哀求说,急死我了,急死我了,烦你快点说呀。

想要博人欣赏的二姨娘本想慢慢道来,一来展露一下自己有异于那些普通村妇们的动人风韵,二来也好显摆一下自己地位的重要性。但她又是一个善良的妇人,眼看着老柴头着急的样子,便不忍心,只叹道,柴叔,看你急成那样?木根也没有多说什么呀。他电话里只是说工地没有完工,得留些人看管工地呢,所以要晚几天回来。P3-6

序言

写这本书里的每一篇小说,差不多都倾注了当时的某个幻觉,某种好奇,某些特定的境况与情绪,以及某种异想。其中的大部分篇什,几乎集中在一年内写完。因此,读它们,可能不至于有太多突兀之处。——它们的跳跃、连贯与顺遂,也是我认可的。

很多人提到短篇小说,说它们是现实生活的记录,我不这么看。我更多认为,好的小说,是写现实唤起的某种东西。来自现实,却又徘徊于现实之上,若即若离,是某种灵动飘逸的东西。我相信,一篇优秀的小说,在它的“头顶”,一定有一种类似古代的五彩祥云般的东西存在。

收录在这部集子里的作品,就其视野而言,跨度颇大。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学生,乃至中年及暮年,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生。这些东西,写得自由,代表了我写作它们的那一年里(以及后面的日子里),我的“东张西望”,“偶有所及”,“若有所思”。倘若读完它们,不知道能否构成对一个已然逝去了的时代,以及正在经历的年代某些富有情致的回望与遐想?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唐宋以来,那里就是一个富庶繁荣的好地方。南昌境内,众多天然洁净的大大小小明珠似的湖泊,构成我童年世界里最深最美的记忆。少时,我经常与小伙伴们结伴步行去到赣江之畔观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烂景致。当然,在这部小说集中,我没有写到它们。但是,我得承认,那些隐藏在中国南方一座著名古城里的汩汩水泊和一江胜景,影响了我的文学观念。我喜欢的文字,与故乡有关,更与湖及江河有关。

这部书中三篇稍长的小说,都是写深圳的。来深圳近二十年,深圳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最初的一部长篇小说《谁在黑夜敲打你的窗》,以及后来的长篇小说《出租之城》,写的都是深圳,是这座毗邻香港的现代之城。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有限地自由迁徙的时代,比之过去的禁锢,是大大地进步了。而自由的迁徙,对一个作家来说,乃是长途跋涉中的驿站,是生命过程所经历的华彩转换,是宛如水一般流动的生活之路。深圳这地方,因改革开放而建,是在国家文件指导下催生的一座城市。这里,于极短的历史,汇合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规模不断膨胀,扩大。又因其持续领衔全国的经济影响力,而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一隅。用文学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关注,成为我的重要方向。我希望,读者在我的作品中所读到的深圳,是有别于报章杂志之外的深圳,是被文学光束点亮的深圳,也是更接近历史底色的深圳。

其实,小说不在乎写哪里,写这座城,还是写那座城。写出生命的气息,写得有洞察力,有力量,才有价值,才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自己亲自去观察、触摸、闻嗅、倾听,品味和感知这个复杂的世界。而小说,尽管是虚构文体,却相对独立和完整地提供了来自他人的一个正式视角。我期待,我在这里所提供的,能够给您带来新鲜和惊奇,带来点别的什么。

吴亚丁

2013年冬天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其实,小说不在乎写哪里,写这座城,还是写那座城,写出生命的气息,写的有洞察力,有力量,才有价值,才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自己亲自去观察、触摸、闻嗅、倾听、品味和感知这个复杂的世界。而小说,尽管是虚构文体,却相对独立和完整地提供了来自他们的一个正式视角,我期待,我在这里所提供的,能够给你带来新鲜和惊奇,带来点别的什么。——吴亚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吴亚丁短篇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亚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7990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325340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28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