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名师工程教师修炼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名师工程教育管理力系列》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分册。

内容推荐

《名师工程教育管理力系列》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分册。

目录

第一章 爱国守法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3.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4.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三、修炼

1.热爱祖国修炼

2.依法执教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爱国守法修炼之一:自然

教师爱国守法修炼之二:自知

教师爱国守法修炼之三:自觉

教师爱国守法修炼之四:自由

第二章 爱岗敬业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2.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3.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4.不得敷衍塞责

 三、修炼

1.教育信念的修炼

2.爱岗的修炼

3.敬业的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爱岗敬业修炼之一: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修炼之二:精业

教师爱岗敬业修炼之三:乐业

第三章 关爱学生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3.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4.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5.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修炼

1.保护学生安全的修炼

2.爱满天下的修炼

3.尊重学生的修炼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修炼

5.严慈相济的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关爱学生修炼之一:尊重

教师关爱学生修炼之二:理解

教师关爱学生修炼之三:关爱

教师关爱学生修炼之四:严爱

第四章 教书育人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2.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3.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4.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修炼

1.育人的修炼

2.教育艺术的修炼

3.创造教育的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教书育人修炼之一:教育目的修炼

教师教书育人修炼之二:教育艺术修炼

教师教书育人修炼之三:创造教育修炼

第五章 为人师表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2.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三、修炼

1.严于律己的修炼

2.以身立教的修炼

3.教师集体的修炼

4.家校合作的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为人师表修炼之一:经师与人师

教师为人师表修炼之二:神性与人性

教师为人师表修炼之三:表与里

教师为人师表修炼之四:公与私

教师为人师表修炼之五:个人与集体

第六章 终身学习修炼

 一、条文比较

 二、条文解读

1.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2.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4.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修炼

1.科学精神修炼

2.自我修炼

3.教育创新修炼

 四、总结与概括

教师终身学习修炼之一:职业

教师终身学习修炼之二:专业

教师终身学习修炼之三:事业

试读章节

此次修订将原来的“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这是因为“依法执教”的要求相对狭窄一些,而“爱国守法”既包括要求爱国的内容,又包括要求依法执教的内容,较为宽泛一些。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虽然明确了教师的身份为专业人员,然而直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颁行时,仍然没有完全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去考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因此,可以这样说,1997年规范中第一部分的要求仍然是在以干部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去要求中小学教师。此次修订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将原来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内容删去了一些,代之以更为平实的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与国家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与法律的关系等。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这一层次在2008年修订规范时将1997年规范的内容几乎全部删去,“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被代之以“两个热爱,两个拥护”——“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假若说1997年规范主要从思想政治素养的角度要求教师的话,那么2008年规范则更多地倾向于从公德的角度去要求教师。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一部分内容在2008年规范修订过程中存在争议。有的专家认为“两个热爱,两个拥护”属于公德的内容,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德要求,没有必要写进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有些专家则认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而青少年学生行为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向师性等特征。只有教师率先成为一名公德的模范遵守者,才能培养出模范遵守公德的学生。正如于漪老师所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立志为四个现代化贡献毕生精力的人,做教师的心中必须揣着一团革命的火,热爱无产阶级事业,与党同心同德,为伟大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奋斗终生。”(教育部师范司:《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一)》,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基于此,这次在修订规范时还是将“两个热爱,两个拥护”写进了新规范中。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爱国”的内容。

在这一层次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热爱祖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巨大凝聚力与向心力。热爱人民,就是对人民满怀深厚的感情。热爱人民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人民饱含感情,而且要努力工作,积极为国家和人民出力,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进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热爱人民集中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上,体现在热爱学生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祖国与人民是不可分的,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基于此,热爱人民与热爱祖国也是密不可分的。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人民,热爱人民也就是热爱祖国。“两个热爱”要求教师在教育生涯中必须做到:一是对祖国、对人民炽热的爱,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二是珍视与传播祖国优秀文化传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满怀激情地写道:“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写成的佳品,身受教育和感染,觉得无比幸福和自豪,真是乐在其中。”(教育部师范司:《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一)》,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三是积极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四是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教育是祖国事业的一部分,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祖国的兴衰。一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其实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口号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作贡献、为人民谋幸福上。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则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进一步升华。《现代汉语词典》对“拥护”的解释是“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可见,“拥护”既含有在情感态度上的同意,也含有在动作行为上的赞同。仔细分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这“两个拥护”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社会主义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选择的我国发展的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换言之,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选择的一种社会基本制度,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基于此,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注意做到“两个拥护”,并随时教育学生做到“两个拥护”。

3.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

教师职责权利

此次修订规范的内容包括:一是将1997年规范提出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一句话继续保留。二是将1997年规范中提出的“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改为“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这样与原来的表达内容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却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三是新增加了“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这句话重在强调教师职责和权利的统一。这一层次主要强调的是“依法执教”的内容。

贯彻依法执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务必注意彻底实现或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方针尽管有种种提法,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国家教育方针应该也必须以这一法律规定为准。

二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从积极的角度看,就是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依照教育法律法规行动。从消极的角度看,就是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教师应该遵守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及大批教育法规。P6-8

序言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这场深刻又艰苦的教育改革中,涌现了无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探索、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善于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发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内涵和宝贵财富。这些优秀教师就是我们的名师,这些新内涵就是名师的核心教育力。整理、总结、发展、推广这些教育新内涵,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的一件大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于以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系列教育丛书——《名师工程》。希望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宣传名师的核心教育力,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在教育实践层面切实推动从教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实现“打造名师的工程”。

丛书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特色:

一、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丛书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将人本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

二、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丛书选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全面地针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而展开。施教者的能力决定教育的效果,教育改革的落实、教育效果的提高无不体现在教师身上。丛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选题。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三、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

丛书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四、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教育、出版界同仁的支持与努力下,《名师工程》陆续推出了《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教育细节系列》《创新语文教学系列》《教育管理力系列》《教师修炼系列》等系列,共60余个品种,后续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丛书在出版创作过程中得到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本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飨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出版创作中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名师工程教师修炼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毓珣//王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148005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51.6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9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