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东<青岛>大学史--1929-1958
内容
内容推荐
20世纪30-50年代,山东大学选址青岛(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利用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创造了其发展史上两个“黄金期”,赢得“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文史见长”三大美誉,同时为青岛的城市品格和文化特质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作者以第三方视角,以截面史范式,全面挖掘并着力整合第一手史料,将山东(青岛)大学置诸中国近现代大学创办、形成和渐趋成熟的宏观背景中,深入探讨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刻诠释大学与城市、教育与政治、学府与官府的复杂关系。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选址与筹建:1922-1930
第一节 国土重光与青岛“天然文化中心点”的定位
一 中华教育改进社济南年会与陶行知的提案
二 岛城官绅的企盼与教育部员李贻燕的报告
第二节 历史际会与应运而生的私立青岛大学
一 高恩洪的创举与地方大学融资机制的确立
二 宋传典的疲惫应对与民营高校董事会体制
第三节 山东大学选址与国立青岛大学的筹建
一 舶来的大学区制与省立山东大学的短暂办学
二 “五三济案”与不克筹办的国立山东大学
三 蔡元培、蒋梦麟等国立青岛大学的谋划与筹备
第二章 夯基与中兴:1930-1932
第一节 杨振声的教育理念与整肃规范的校政体系
一 校长报告、演词与“校长之上”的校务会议
二 三度改订的院系设置与两次颁行的学则规制
三 平权制衡的教务处、总务处、秘书室和图书馆
第二节 寓青大学名师职业模式与学术研究氛围
一 闻一多、梁实秋等文科教员及其作家型学程
二 黄际遇等理科教员群体及其课程与教学
三 黄敬思等的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辅系课程
四 名家演讲会、科学年会与中基会“莎译”项目
第三节 教授作家的创作与斑驳的学府文化空间
一 大学作家群体的形成与闻诗《奇迹》及其他
二 “左联”“剧联”组织及“海鸥剧社”的活动
第四节 中共地方组织的学运方针与两年三次学潮
一 褫夺学籍、轨令退学引发的“反甄别”罢课
二 校内反日救亡活动与“赴京请愿”权的夺取
三 抵制学分淘汰制及非常学生自治会的斗争
第三章 易名与勃发:1932-1936
第一节 赵太侔的治校方略与积极努力的校政格局
一 老资格的国立山大筹委与稳妥的承续履新
二 秘书长、教务长、训育主任与“3+1”组合
第二节 趋于综合性大学的院系设置与教学科研
一 文理学院的创制与理主文辅的办学倾向
二 工学院的土木、机械专业与实践性教学范式
三 草创中的农学院与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离合
第三节 文艺、科学、体育社团与繁荣的校园文化
一 老舍、臧克家等的文学创作与张煦等的理论成果
二 王恒守等的自然科学研究与校内外学术报告会
三 《励学》《科学丛刊》等自办期刊与校园社团活动
四 宋君复的奥运情结与大学竞技性体育赛事
第四节 资金短缺下的场馆设备与毕业生质量
一 基础设施建设与部省办学主体及经费博弈
二 自主招考制度配置与精英化的高产出现象
第五节 抗日爱国热潮与青岛1935-1936年学生运动
一 抗战社会动员与国立山东大学地下党的活动
二 1936年青岛元宵节事件与赵太侔被迫辞职
第四章 曲折与断裂:1936-1945
第一节 林济青的治校方针与特殊时期的教育施策
一 敦促受命的林济青与共同担责的校政制度
二 三院八系建制与名师流失后的传统转续
第二节 益自奋励的教学生态与斐然的科研成果
一 课程教学责任制与教务考试成绩的优化
二 生物化学馆室建设与特色化的学术研究
三 大学体育的竞技标准化与军事训练的强化
第三节 抗战时局与山大校园内外的政治动向
一 抗战援绥“劳军”与西安事变的应对之策
二 联青悼念鲁迅与“民先”山大队部的成立
第四节 七七事变后的因应开学与内迁失败停办
一 消极防御下的新学年与举棋不定中的仓促内迁
二 脱长衫打游击的留青学生与青岛党组织的恢复
三 多变颠沛的校产迁贮与此起彼伏的复校呼声
第五章 复员与赓续:1946-1949
第一节 因战胜利的复员大计与扑朔的复校困局
一 不无悬念的人事校址之争与先期校产接收
二 赵太侔走马回任与停办8年后的复学准备
第二节 复校院系扩容与战后大学专业取向
一 文学院失衡的中、外文系与止步规划的历史系
二 理学院专业结构改革与部批海洋教科系所
三 农学院的农园传统专业与首创大学水产学系
四 工学院的土木、机械专业与新增电机工程学系
五 医学院西医课程本土化与医护卫教体系的初构
六 纳入训导体制的体卫组与不计学分的体育课程
第三节 战后新思潮下的校政管理与多样化的社团
一 部令修正的《学则》与招生考试等教务管理
二 内战硝烟中的大学学术与多有框限的学生活动
三 训导制下的学生自治会与进步学生的社团组织
四 教职员中的新群体与争待遇权罢教的教授
第四节 反美倒蒋运动与黎明前的校园地下风云
一 接连不断的反美行动与1947年“六二”学潮
二 抗议“特刑庭”拘捕学生与反迫害争自由斗争
三 1949年房争风波与水产学系借读及护校运动
第六章 重生与动迁:1949-1958
第一节 军事接管小组与校务委员会的接办改造
一 军管会莅校接管与王哲、罗竹风的方针策略
二 丁燮林、华岗校务委员会与军管后的校政变迁
第二节 华东大学来青合
导语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山东(青岛)大学发展历程的史著。介绍了从1928年省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意味着山东文化中心的东移,至1958年返回济南成立新山东大学,即山东文化中心的西迁为止,时间跨度30年。
本书以真实而翔实的史料,全面总结了山东(青岛)大学曲折的办学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东<青岛>大学史--1929-1958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翟广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027206
开本 16开
页数 5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6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84
CIP核字 2021004019
中图分类号 G649.285.23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0
3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