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华文明演进史,视野锁定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是56个民族的文明史,不只是汉族的文明史。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本国的文明史,高校在读的学生更应熟悉中华文明史。这本书稿是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的讲义基础上撰写的,希望能够作为高校学生的研渎教材。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急需关于文明史范式的通史著作,相信此书对中学历史教师是有参考作用的。全书对文化或文明的常识性知识不求面面俱到,对学术观点也不求四平八稳,但求归纳和创新,或者存疑,启示学生思考。
图书 | 中华文明史稿/崇文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部中华文明演进史,视野锁定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是56个民族的文明史,不只是汉族的文明史。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本国的文明史,高校在读的学生更应熟悉中华文明史。这本书稿是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的讲义基础上撰写的,希望能够作为高校学生的研渎教材。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急需关于文明史范式的通史著作,相信此书对中学历史教师是有参考作用的。全书对文化或文明的常识性知识不求面面俱到,对学术观点也不求四平八稳,但求归纳和创新,或者存疑,启示学生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视野锁定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是56个民族的文明史。注重生态环境与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环境对文朋的作用,注重衣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关系,以农耕文明为重点,涉及工商文明和外来文明。 目录 第一章 文明概说 一、文明与文化辨析 二、关于文明的分歧 三、关于文明史的研究 第二章 生态与文明 一、生态与古典文明的兴衰 二、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文明 三、生态环境构建了中华农耕文明 四、生态环境决定了农耕与游牧合一的太极文明模式 五、生态环境引发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 第三章 史前:文明的孕育 一、中华文明孕育于本:卜 二、漫长的文化童年:石器时代与氏族文明 三、巫术与原始宗教 四、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方面贡献 第四章 中华政治文明的门槛 一、有关文明门槛的争议 二、文明的奠基者黄帝 三、治水中的大禹 四、“天下皆去益而归启” 五、夏朝进入了文明门槛 第五章 商代:中华文明初放异彩 一、由游牧商贸而强盛的商朝 二、以甲骨为载体的文字 三、以神道设教为特色的宗教 四、以青铜为代表的物质文明 五、发明创造与文化传播 第六章 西周:农耕文明的奠基 一、典型的农耕社会 二、建构在农耕基础上的制度与思想 三、文化的传播 第七章 春秋战国:农耕文明的动荡与激活 一、文明的动荡与构建 二、思想的激活与诸子的学脉 三、巫文化理论的终结 四、工商与科技的发展 第八章 秦朝:农耕文明的专制开端 一、从游牧部族过渡到农耕社会 二、实行中央集权,推出一系列举措 三、“以刑杀为威”,用法家思想治国 四、秦朝速亡的原因 第九章 汉朝:农耕文明的兴盛 一、汉承秦制:推陈出新 二、农业受到高度重视 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汉匈战争与和亲 四、外戚、宦官、朝臣之间的斗争 五、社会流行的思想:从黄老之学到谶纬神学 六、主要的文化成就 七、佛教的传人与丝路文化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农耕文明的动荡 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内移 二、北人南迁与庄园土族文化 三、南北文化异同 四、动荡中的玄学与儒释道 五、农耕社会与各种文化 六、中外文化互动 第十一章 隋朝:文明有破有立 一、隋文帝与开皇之治 二、隋与秦之比较 第十二章 唐代:农耕文明最辉煌的时期 一、唐代的辉煌及原因 二、繁盛的农牧业 三、完备的制度 四、政治集团的斗争 五、儒释道的鼎立 六、博大的文化成就 七、多元的文化交流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文明的重心南移 一、五代十国的时代特点 二、宋辽夏金的鼎立 三、宋朝的积弊与改革 四、重心南移与工商科技发展 五、思想、学术、艺术的活跃 六、宋代的民族问题及历史地位 第十四章 元代:游牧民族的极至时代 一、引弓欧亚的蒙古族 二、元代的社会与行省建制 三、农业与工商 四、多元的文化 第十五章 明朝:文明的沉闷与开新 一、中央专制的加强 二、农业文明的新发展 三、工商与科技 四、文学艺术与学术 五、宗教与思想 六、游牧民族的困扰 七、海洋文明的新动向 第十六章 清代前期:文明的交织与回光返照 一、满清的建立与专制 二、农耕文明的新高峰与挑战 三、乾嘉学术.文学艺术。科技成就 四、窒息中的思想抗争 五、开放,排拒,闭关 第十七章 近现代:农耕文明的解体与转型 一、清末是衰世 二、传统与振兴 三、西化与回应 四、文明的新构建 第十八章 对中华文明的思考 一、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悠久的文明 二、中华文明是统一的文明 三、中华文明是农耕思想的文明 四、中华文明是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文明 五、中华文明应当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文明史稿/崇文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玉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3131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02 |
宽 | 14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